首頁 > 宏觀 > 正文

引江補水調水系統“動”起來 江蘇一個月調來一個“洪澤湖”

2022-08-22 08:02:04來源:揚子晚報  

長江、水陽江、石臼湖創歷史同期最低水位;太湖水位持續緩降,日均降幅0.01-0.02米……6月以來,江蘇平均高溫日數32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全省平均降水量為329.6毫米,較去年同期偏少四成六,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七;長江流域發生大范圍干旱,淮河干流幾無來水進入洪澤湖,河湖庫水位普遍偏低。8月19日,我省啟動淮河以南地區抗旱Ⅳ級應急響應。面對較嚴重的氣象干旱,江蘇如何確保用水無虞?

引江補水,調水系統“動”起來

8月15日16時,省太湖管理處新溝河江陰水利樞紐工作人員在中央控制室按下按鈕,室內啟閉機轉動起來,室外總凈寬48米的節制閘閘門緩緩上提,長江水涌向新溝河。

“我們利用長江高潮位開閘引水,日均引水400萬立方米。”省太湖地區水利工程管理處樞紐負責人張瑾說,這是江陰水利樞紐自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后首次開閘引入長江水,之前承擔的都是澇水外排任務。

為保障生產生活用水量、確保太湖安全度夏,同一天,江陰水利局江堤閘站管理中心沿江13個水利樞紐,有12個開啟,引入長江水。

為緩解持續高溫少雨帶來的氣象干旱,省水利廳啟動江水北調、江水東引、引江濟太三大調水系統,全力維持全省主要河湖水位,保障農業灌溉和城鄉生產生活等用水需求。

引江濟太——利用望虞河等太湖流域骨干水利工程調引長江水入太湖及周邊河網,維持太湖水位,保障太湖安全度夏。這是10余年來首次在主汛期啟動這項工作。

江水北調——先后調度江都、淮安、淮陰、北坍、大套等站開機翻水,解決里運河、總渠、二河等沿線用水,節省洪澤湖水源。

江水東引——里下河地區是我省的重要糧倉,泰州引江河管理處抽江補給里下河地區,并調度高港站向通南地區補水。

7月以來,江水北調、江水東引、引江濟太三大調水系統累計抽引江水34.6億立方米,相當于正常情況下1個洪澤湖的蓄水量。

挖掘潛力,因地制宜“補”起來

8月20日凌晨4點,在南京市高淳區的水碧橋抗旱補水點,來自省防汛防旱搶險中心的搶險隊員們已經就著星光踏著露水開始架設機泵、進行翻水,緩解當地旱情。

“高溫依舊持續不下,水碧橋閘進水口全力抽引水陽江江水,向固城湖補水,保障當地的用水需求。”省防汛防旱搶險中心防汛搶險隊副隊長雷天宇告訴記者,現場最關鍵的就是出水情況。“一是出水作業面比較小,二是送水長度比較長,這兩個問題都要考慮。所以必須要把出水管道的位置控制得很精準,保證出水不會對河岸的護坡和河床造成沖塌。”

據了解,應南京市請求,8月15日省防汛防旱搶險中心出動20多名搶險隊員,50臺套潛水電泵支援高淳區,每天可以向固城湖補充97.6萬立方米的水。

水碧橋抗旱補水點是全省挖掘補水潛力抗旱的一個縮影。“前天,我們已派出由廳領導帶隊的3個工作組赴南京、鎮江、無錫、常州、淮安、揚州等地督查指導抗旱工作。”省水利廳廳長陳杰介紹,工作組和專家組赴旱情較重地區,現場掌握第一手旱情,了解抗旱應急措施及需求,挖掘補水潛力,督促指導各地沿江地區口門全力搶潮引水,對自引不足或難以自引的,啟用泵站抽水,全力確保用水需求。(洪葉 程瀛)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