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白羽肉雞苗價上漲接近翻倍 業內普遍看好行業未來發展
2月份以來,白羽肉雞價格快速上漲,一個月漲幅接近翻倍。對此,卓創資訊分析師高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主要是因養殖戶集中補欄所致,此外毛雞價格上漲也對雞苗價格上漲有一定推動作用。
雞苗價格月內上漲近翻倍
在經歷2019年養雞史上最好的年份后,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雞肉消費不振,再加上供應增加,白羽肉雞行情急轉直下。盡管中間有反復,但到10月份時,雞苗價格已降至多數企業成本以下,養雞企業盈利狀況不佳。
根據業績快報,民和股份202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67億元,同比下降95.86%。益生股份則預計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0.9億元-1億元,同比下降95.4%-95.86%。仙壇股份預計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3億元-3.7億元,同比下降63.02%-67.02%。
不過,2021年春節前后,雞苗價格開始回升。Choice數據顯示,2月份以來,山東煙臺白羽肉雞價格從月初2.9元/羽上漲至5.55元/羽,上漲幅度接近翻倍。
“雞苗漲價主要還是受市場供求影響的。”高翔表示,此前因為擔心疫情因素,加上飼料價格上漲,很多養殖戶減少雞苗采購,后來疫情較為穩定又開始集中補欄,市場需求有所提升。導致2月以來,雞苗價格快速上漲。此外,近期毛雞價格保持高位,養殖戶有一定利潤空間,也使得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有所提升。
高翔表示,2021年2月雞苗價格整體高位運行,孵化企業利潤較為可觀。從近期資本市場來看,民和股份、益生股份股價都開始回升。2月18日以來,民和股份股價漲幅超過20%,益生股份上漲也超過8%。
看好行業未來發展
盡管去年白羽肉雞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下滑明顯,但業內還是普遍看好未來的發展前景。
山東某肉雞行業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雞肉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重要優點,在發達國家肉類消費中占首位,我國人均消費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同時,肉雞養殖以現代化、集約化的生產方式為主,生產成本低,從發展角度來說,未來肉雞增長空間很大。”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19年中國人均雞肉消費量為12.01公斤,相較于美國46公斤、歐盟22公斤、日本40公斤的人均消費量仍有不小的增長空間。
正是因為看好未來發展,養雞企業雖然遭遇業績上的巨大滑坡,但各大肉雞企業繼續保持擴張態勢。
仙壇股份2020年底通過增發募集資金10.45億元,建設年產1.2億羽肉雞產業生態項目。民和股份去年也啟動了非公開發行項目,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7億元,用于年存欄8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養殖園區、年孵化1億只商品代肉雛雞孵化廠、3萬噸肉制品加工以及3萬噸熟食制品加工等項目的建設。此外,2020年金鑼、雙匯、新希望等企業也紛紛啟動肉雞擴產。
前述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企業通過擴產可以提升原料采購話語權,降低采購成本,實現規模效益;另一方面,大企業擴產很多是為了延伸產業鏈條,借此平滑養雞行業周期性波動,進而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趙彬彬)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29省份2020年GDP出爐 6座城市晉級GDP“萬億俱樂部”
各地2020年經濟成績單陸續揭曉。截至1月26日,除了河北、新疆外,其余29個省區市均公布了2020年GDP數據...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