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科創板開板運行近兩周年 助推科創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搶抓發展契機

2021-03-16 09:02:35來源:證券日報?  

“科創板開板運行近兩周年,期間不斷完善審核機制,提升審核效率和質量,助推了一批批科創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搶抓發展契機。”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上交所網站統計,截至3月15日17時,科創板注冊生效的企業數量達到238家。而此時,距離上交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系統正式上線運行(2019年3月18日)將近兩周年。此外,記者統計發現,自科創板開板以來共有545家企業申報科創板IPO,除238家已經通過注冊環節外,還有25家注冊生效,6家終止注冊,1家不予注冊,90家終止審核,25家上市委審議通過,其余160家企業則分別處于提交注冊、受理、問詢或中止等流程。

“在上交所審核階段,目前科創板項目從申報受理到上會,在審天數已經較初期大幅壓縮,充分體現了審核各個環節的協作力度和銜接性全面提高。”陳靂說。

資深投行人士何南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科創板審核環節提質成效顯著。一是近兩年時間科創企業上市數量遠超過往多年,對我國科技產業的支持力度較大。二是在機制方面,有效地提升了企業上市的可預見性,讓注冊制的實踐在我國得以貫徹落實,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利于未來向全市場進行推廣。

“當前科創板運行平穩,審核機制透明公開,企業上市效率高,上市成本有所降低。”何南野表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讓不同特點、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擁有登陸資本市場的可能性。同時,在新股發行中放開市盈率的限制,上市企業可以市場化定價,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在上市時就能充分體現。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3月27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進一步增強了把握科創板定位的重點和方式。《暫行規定》結合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工作實踐,精簡了優化評估和核查內容,并專門制訂了示范格式。發行人和保薦機構的評估判斷將聚焦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重點突出、簡便易行,進一步降低發行上市信息披露成本、提高發行上市審核效率。

陳靂表示,《暫行規定》使有關科創板定位的原則性要求得到了制度化和具體化,有助于進一步將符合科創屬性要求的科創企業集聚,更好發揮促進資本和科技相融合的示范和引領功能。“科創板審核2.0”的重要變化之一,就是突出審核問詢的重大性、針對性,突出為投資者做判斷提供有效服務,按照上述重要性原則和有效性原則,精簡優化問詢內容,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減輕發行人及中介機構不必要的負擔。

為了遏制違法違規行為,科創板還應完善哪些方面的基礎制度?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需要進一步提高審核稽查質量,力促科創板擬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合規運作,實現科創板的高質量發展。

何南野建議,一是加大對信息披露的質量要求,尤其是對真實性、正確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同時,要增加披露文件的可讀性、可理解性,讓投資者能充分了解公司的發展機會及風險。二是加大對科創板硬科技的要求,突出科創核心技術的高端定位。三是后續應在退市機制上做更嚴格的規定,對于不符合要求的上市企業嚴格執行退市。(孟珂)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