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抑制和減少對鐵礦石投機行為 鐵礦石期貨暴跌7.49%
鐵礦石期貨終于掉頭向下了。
5月13日,鐵礦石期貨2109合約早盤以1313元/噸小幅低開,開盤后全天價格震蕩低走。全天最高1326.5元/噸,全天最低1190元/噸,最終報收于1216.5元/噸,較上一交易日結算價跌7.49%。
鐵礦石期貨高燒已退?銀河期貨首席策略分析師沈恩賢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今日鐵礦石價格的單日跌幅創出3月10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原因一方面與下半年市場對鐵礦石供應增加的預期有關,最重要的還是受到政策面的影響。”
5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做好市場調節,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加強貨幣政策與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沈恩賢表示:“國家層面非常重視鐵礦石價格過快上漲的問題,目前采取的政策會抑制和減少對鐵礦石的投機行為,對鐵礦石價格過快上漲具有一定的降溫作用。”
二季度以來,鐵礦石和螺紋鋼等“黑色系”價格齊飛,一再突破前期高點,截至5月13日,大商所鐵礦石主力合約2109已累計上漲30.67%。分析這一現象,沈恩賢認為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一、全球經濟復蘇,對鋼鐵需求明顯增加,帶動鐵礦石的需求和價格;二、中國港口庫存中高品位鐵礦石結構性短缺,鋼廠在高利潤驅使下為迅速增加產量更樂于采購高品位鐵礦石,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矛盾;三、全球鐵礦石的供應集中于澳大利亞和巴西兩國的四大供應商,在定價上易形成默契;四、受疫情影響,非主流礦山增長緩慢;五、前幾年鐵礦石價格大幅下跌抑制了對新增鐵礦石資源的投資,這放大了價格漲幅。
南華期貨金屬分析師王澤勇王澤勇則認為,“鐵礦價格再度快速拉漲,也與環保限產等因素有關。‘五一’假期后,鋼材價格迅速上漲,鋼廠利潤擴大,對原料價格上漲接受度高,疊加假期鋼廠主要以消耗庫存為主,節后補庫采購表現積極,港口現貨成交活躍。”
為保障鐵礦石期貨平穩、健康運行,抑制鐵礦石價格過快上漲,5月11日,大商所就鐵礦石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修改方案征求意見。擬調整鐵礦石交割標準品、替代品的質量標準和質量升貼水,增加滾動交割;擬將鐵礦石標準倉單注銷期由每年的3月份最后1個交易日改為每年的3月份、9月份的最后1個交易日。
對此,王澤勇評論稱,“總的來說,本次意見稿進一步保證交割貨源的可得性、提升交割效率,加強期現貨聯動性,利于促進期貨功能的發揮。不過目前看,意見稿仍處于征詢階段,短期暫時不會影響當前主力合約,具體執行時間需要等待正式文件發布。”
對于鐵礦石期貨的后市展望,王澤勇表示:“目前看,鋼廠在高利潤下,生產持續不減,鋼廠補庫需求仍在,對于原料需求較為旺盛。此外,貿易商間交投不斷,為鐵礦石上漲持續提供動力。但中長期國內壓減粗鋼產量意愿較強,鐵礦石需求走弱預期仍在,后續風險點在于鋼材價格調整以及政策落地。”
沈恩賢則表示,“目前,我國政策還難以影響國際鐵礦石價格,下一步關鍵還在定價權。普氏指數是國際上對鐵礦石價格影響較大風向標之一,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具備與之爭奪定價權的基礎和條件。未來鐵礦石價格走勢仍主要由全球共需關系來決定,在國際主流礦山和非主流礦山增加產量前,鐵礦石價格很難出現較大幅度調整,估計仍將以高位震蕩走勢為主。”(姚堯)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公募基金行業“馬太效應”持續加劇 權益基金“千億俱樂部”進一步擴容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公募基金總數達7846只,資產凈值規模超過21 96萬億元。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