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增收致富內生動力 河南以工代賑擴大至107個縣
羅山縣打造130多支幸福工程隊,去年通過以工代賑方式,讓5800名貧困群眾成了建筑工、采茶工增加收入。6月30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為了讓更多群眾從以工代賑中獲益,我省將拓展以工代賑實施范圍,由原來的53個貧困縣擴大到107個縣(市、區)。
以工代賑是通過組織農村群眾參與工程建設獲取勞務報酬,以取代直接賑濟的一項幫扶政策,通過自身勞動獲取報酬,激發其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我省累計在53個貧困縣安排以工代賑項目1708個、資金16.76億元,新建基本農田1406畝,新增和改善農田灌溉面積10.66萬畝,修建鄉村道路1398公里、橋梁108座2588延米,建設堤防50.4公里,小流域治理329平方公里,支持75個村莊開展村容村貌整治,解決15.02萬農村群眾飲水困難問題。這些以工代賑項目累計發放勞務報酬1.01億元,惠及1.8萬農村群眾。
“為了讓更多群眾從該模式中受益,我省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有了新要求。”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唐興麗告訴記者,除了實施范圍擴大到107個縣(市、區),還要拓展建設領域,由過去的基本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等七個方面,全面拓展到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務工對象由過去主要支持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拓展為廣泛組織動員當地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其他低收入人口。薪資發放也有了新模式,除了發工資,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項目還可以通過“資金變資產、資產變股權、農民變股民”的方式,讓群眾從中分享收益。(逯彥萃 王志鋼)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