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18.8元進門體驗卻欠下5300元貸款 大學生美容遇“套路貸”

2022-06-24 10:32:05來源:大眾證券報  

本來是想體驗美容,誰知卻被騙辦理了消費貸。近日,南京某高校學生木同學在被騙辦理了消費貸后,消協聯合學校與公安部門共同赴美容店成功幫助該同學維權,取消該分期消費貸,退還木同學已還一年的分期金額,包括本金和利息。

18.8元進門體驗卻欠下5300元貸款

2021年6月20日,南京某高校學生木同學在視頻網站刷到一家專業美容店18.8元的活動,于是預約了7月4日到店體驗。

來到美容店,服務人員先給木同學做了皮膚檢測,然后向她推薦稱購買套餐更劃算。在木同學以無法近期連續到店為由拒絕短期套餐后,服務人員又推薦不限次數的年套餐,木同學則以現金不足予以拒絕。不過,在聽到木同學以現金不足的理由拒絕推銷后,服務人員仍未停止推銷,而是聲稱可以給木同學做貸款,且不會影響征信。

在美容店服務人員輪番洗腦推銷下,木同學的服務項目從最初的18.8元的體驗到500元的單次項目,再到3000元的短期套餐,最終變成了5800元的年服務,且產生了5300元的貸款,兩年期共需還款7200元。

回到學校后,木同學回過神來,對自己被洗腦推銷感到很后悔。而對于沒有自主收入來源的她來說,7200元已是高額消費,還被欠下了5300元的消費貸。此事對她的心理產生了巨大的壓力。

此后,木同學嘗試在網上將美容服務卡打折賣給其他人,可服務人員宣稱全國的連鎖店都可轉套餐的說法并沒有得到其它店認可。

多方聯手最終成功維權

不久,木同學的輔導員發現了她的異常。在了解原因后,輔導員迅速向學院和大學保衛處報告了情況。2022年3月4日,木同學在12345熱線對該美容院進行了投訴,并報了警。然而,由于疫情原因,學校封閉管理、美容店暫停營業,木同學的維權行動只能暫時擱置。

不過,這段時間內,學校并未停止維權行動。期間,學校保衛處聯系到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希望雙方能聯手維護在校學生的合法權益。

在咨詢了相關主管部門,征詢了律師的法律建議后,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在做好了充分準備后,于2022年6月15日聯合學校和公安部門共同赴該美容店維權。雖然美容店接待人員以需要向上級公司報告為由進行了搪塞,拒絕維權,但消協工作人員在查看了該美容院營業執照后指出,該美容院為個體工商戶,且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存在誘導在校學生辦理貸款時否認學生身份的行為。

隨后,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通過聯系貸款辦理公司和美容店負責人,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取消木同學此次被騙辦理的分期消費貸,退還其已償還一年的本金和利息。

金融機構未經批準不得向大學生放貸

而上述木同學的遭遇并非個案。近年來,部分小額貸款公司以在校大學生為目標,通過和美容、培訓、健身公司合作等方式進行誘導性營銷,發放針對在校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貸款,引誘大學生過度超前消費,導致部分大學生陷入高額貸款陷阱,侵犯其合法權益,引起惡劣的社會影響。

而早在2017年,針對“學生貸”、“校園貸”亂象,原銀監會、教育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2021年,銀保監會、網信辦、教育部、公安部、人民銀行又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強大學生網貸業務監督管理,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網絡貸款,放貸機構外包合作機構不得采取虛假、引人誤解或誘導性宣傳等不正當方式誘導大學生超前消費、過度借貸,不得針對大學生群體精準營銷,不得向放貸機構推送引流大學生。進一步加強消費金融公司、商業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大學生網貸風險管理,未經批準一律不得向大學生放貸。

暑假來臨,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在此提醒廣大學生消費群體: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及時糾正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從眾消費行為;要加強金融知識學習,了解不良網貸危害,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識;學習理智有效的網貸問題解決辦法,不要害怕問題、隱藏問題,多與同學、老師和家長交流;如對生活、學習產生較大負面影響要適當采取心理干預輔導。(朱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