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托縣:打通基層治理“脈絡” 構建服務“綜合體”_視訊

2023-05-05 09:23:55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托縣著眼于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提升服務能力為目標,在治理中同頻共振網格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探索建立起“構建組織體系、深化黨建引領、聯動多方力量”的服務模式,全面匯集治理合力。

構建組織體系,打牢治理基礎。一是構筑“治理中樞”,健全鄉鎮“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組織架構,科學劃分網格345個,建立網格黨小組283個,配備網格員956名,形成“網格吹哨、馬上就到”的響應機制,零距離解決各種“疑難雜癥”,既賦能減負,又提升“關照”指數。二是打通“治理脈絡”,在農村建立“1+10+N”黨員聯戶機制,充分發揮黨員問政、問需、問效核心力量,統籌推進鄉村治理、民族團結、社會保障、應急管理、社會救助等工作;在社區建立“社區—網格—樓棟”網格“小三級”組織體系,由黨支部委員任網格長,以黨員中心戶為中堅力量,鼓勵退休黨員積極參與,共同負責居民動態管理和服務。

深化黨建引領,打通治理微米。一是組建“陣線堡壘”,按照“1+6+N”模式,建設1個縣級、6個鎮級、136個村(社區)級黨群服務中心,規范設置“五辦一中心”,在便民服務大廳“一站式”服務基礎上,以“15分鐘便民服務圈”為半徑,聚焦“一老一小”,匯聚縫補、理發、餐飲、托管等多項民生基礎服務,把“指尖上”的治理做細做好。二是激活“神經末梢”,進一步提升小區的自治力,探索建立小區矛盾調解共同體,重點解決了部分小區停車位緊張、冬季供暖不熱和下水管網損壞等問題。同時,用活用好“居民說事”制度,各社區設立“居民說事室”,通過“說事、協商、辦理、評價”四大環節,發動群眾敞開“話匣子”,把問題放在明面上解決,在回應群眾急難愁盼中暢通治理路徑。

聯動多方力量,釋放治理動能。一是學會“就地取材”,利用現有社區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義診和入戶隨訪,聯合鎮司法所建成社區法律服務平臺,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的同時做好幫教人員、刑滿釋放人員和兩勞釋解人員的監管工作,聯合社會組織為居民提供就業指導、兒童關懷、心理疏導等專業化服務,實現了公益項目和便民服務的有機結合。近年來接續開展的耳鼻喉科、眼科醫院義診及“兩癌”篩查、攝影家協會愛心攝影、手工藝培訓等各類活動受到了群眾的歡迎。二是用好“它山之石”,組織到社區報到的機關單位黨員和小區志愿者、居民代表組建153支志愿服務隊,積極開展理論宣講、文藝表演、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健身養生、助學支教等“8+N”志愿服務活動,既推動治理服務由社區“單向推動”向“人人參與”轉變,又增強了社區與群眾的雙向互動,用一樁樁小事暖了民心、聚了人心。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