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正文

多措并舉發展新型高技術服務業 助力現代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

2021-05-10 14:05:14來源: 科技日報  

深刻理解新型高技術服務的內涵是發展新型高技術服務的重要前提,培育重點發展方向和加強主體建設是新型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構建優質高效、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服務產業新體系”。由數字和前沿科技賦能的新型高技術服務業,對于實現高質量發展、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將是“十四五”期間服務產業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新型高技術服務業是歷史的必然

縱觀人類發展史,由于所處時代特征、技術環境和發展階段差異,服務經濟發展進程各有特色。自2015年以來,我國服務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均穩定在50%以上,并持續增長。與此同時,我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更加凸顯,數字技術廣為應用,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正在重塑,數字和前沿科技賦能的新型高技術服務業,是我國服務經濟發展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一輪科技革命提升新型高技術服務對產業創新的價值。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新興技術深度影響產業變革與發展:5G、人工智能、AR/VR、量子信息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全面滲透各行業;新一代智能制造、能源存儲、可再生能源、納米技術等深刻影響了制造模式;基因編輯、干細胞、生物育種等為標志的生物產業體系正在形成。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結構優化和創新能力提升的基本驅動力,創新鏈融入是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高的根本抓手。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科研機構主動融入產業鏈,為產業鏈升級、區域發展轉型提供專業性、綜合性科技創新服務;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展成專業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為其他中小企業提供藥物研發、醫療器械、AI算法等專業化創新服務;部分技術復雜度高、發展前景好的產業,正衍生出對新型專業技術服務的需求,如航空航天產業。

數字化的全面滲透正重新定義高技術服務的業態模式。當前,數字技術向各行業全面滲透,促進了產業組織網絡化、生產交易平臺化、數據要素資產化。數字技術賦能的現代服務高技術化,高技術服務業內涵面臨重構。首先,數字技術直接賦能科技服務模式,如技術交易在線化、企業研發眾包化、科技服務綜合化。數據正成為科技研發的基礎要素,材料基因組、生物細胞、生態環境等數據,在分子設計、藥物研發、氣象學研究中至關重要。其次,數字賦能服務新業態,一是促進傳統服務業升級為知識密集型行業,如新零售;二是創新數字服務產品,如數字創意設計。再有,數字生態衍生新的服務需求,如App、第三方支付、在線醫療的蓬勃發展,將誘發對新型檢驗檢測服務的需求。

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新型高技術服務業戰略價值凸顯。首先,研發與創新服務把創新資源對接給實體產業的同時,也把創新需求反饋給科研機構,是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循環的關鍵環節,是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數字賦能生活、生產和公共服務,將有力實現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從而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促進發展新格局的形成。另外,我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長期處于價值低端的制造環節,而數字技術賦能使得我國制造業規模化優勢成倍放大。依此發展數字賦能的制造服務,可順勢搶占全球價值鏈的服務增值環節,促進我國在外循環體系中的高價值占位和高質量發展。

新型高技術服務的復雜性需引起充分重視

作為一種新現象、新業態、新趨勢,數字和前沿科技賦能的新型高技術服務的科學界定較難,受到的重視也相對較少。

由于新型高技術服務涉及范圍廣,因此很難科學界定其內涵和范疇。《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分類(2018)》中高技術服務業包括九大類,涉及82中類。隨著數字技術的賦能和前沿科技的進步,高技術服務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豐富,新型高技術服務內涵和范疇將更為復雜。基于新的技術環境和發展趨勢,探索新型高技術服務的本質內涵具有一定必要性。

對新型高技術服務業的科學分類面臨挑戰。《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分類(2018)》充分考慮新技術環境下的高技術服務分類。但由于技術快速進步,新型高技術服務業態不斷豐富,越來越多的新型高技術服務在該文件的分類體系下難以歸屬:如在線技術交易平臺是屬于互聯網科技創新平臺還是屬于科技中介服務?基礎科研數據共享應該歸屬于哪一類別?正是由于新型高技術服務業的范疇和類別難以界定,導致其發展尚未得到充分重視。

多措并舉發展新型高技術服務業

深刻理解新型高技術服務的內涵是發展新型高技術服務的重要前提,培育重點發展方向和加強主體建設是新型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內容,而新基建和新機制則是新型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新型高技術服務是數字和前沿科技共同賦能的,借助新基建、專業技術和平臺模式,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服務、為高品質生活提供專業服務的經濟活動。新型高技術服務業是提供新型高技術服務的新興業態,是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為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提供科技創新、專業技術、數字賦能等服務的新興產業,具有引領性、高成長性、知識密集等特征。

首先,立足高質量發展和強鏈補鏈,重點培育新型高技術服務若干方向。一是新型研發和轉移轉化服務新業態,包括主動融入產業鏈的自然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大科學裝置與科研儀器共享服務,基礎科研數據的維護、共享與創新服務等;數字賦能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技術交易服務、知識產權服務、技術咨詢服務;新業態新模式賦能的科創服務、眾創空間、眾包平臺、科技產業園、孵化器、加速器等。二是新型專業技術服務,包括支撐重大工程建設和關鍵產業發展的新型高技術服務,如高端知識軟件的云化服務,面向重點產業關鍵設備、基礎元器件、基礎軟件、核心材料可靠性的中試和驗證服務,面向航空航天與海洋領域的服務;數字和新技術賦能的檢驗檢測新服務,如視覺設計、激光、太赫茲等新技術賦能的檢驗檢測服務,面向第三方支付、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平臺和研發創新等的檢驗檢測新服務。三是數字賦能服務,包括數字技術賦能生活服務,如新零售、智慧出行、智慧餐飲、共享經濟、智慧康養等;數字技術賦能生產服務,如區塊鏈金融、在線辦公、在線會展、智慧物流、智慧供應鏈、工業互聯網、服務型制造;數字技術賦能公共服務,如在線教育、在線醫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水務、智慧旅游、智慧場館服務、政務信息服務、公共數據服務等。

其次,加強新型高技術服務的主體建設。一是進一步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的高質量發展:加強發展各類新型研發機構,鼓勵地方政府、企業、行業協會、高校、國家科研機構共建新型研發機構;鼓勵產業基金、公益基金乃至個人捐贈等社會資本投入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加強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合作。二是加強新型高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發展研發眾包服務平臺、線上技術交易平臺、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云服務平臺、新型服務集成商等新型高技術服務主體;發展科研儀器、數據、檢驗檢測認證等創新資源的開放共享服務平臺;加強建設面向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新基建,鼓勵研發創新服務平臺瞄準市場需求,注重強鏈補鏈。

再次,完善新型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支撐體系。一方面,以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提出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思想為指導,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和傳統基礎設施的融合。建設生活服務數字化基礎設施,加強智能自助服務終端布局。加強公共數據平臺建設,依托視覺終端、5G、傳感器等實現環境、建筑、交通、地下管廊、水資源等公共資源的數據收集和互聯互通。全面提升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空間的數字化水平,打造智慧場館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加強創新要素和服務產品的線上線下市場建設,完善在線交易機制,促進新型高技術服務的模式創新。推進基礎數據的確權、脫敏、管理協同、安全、共享與交易機制的建設,發展基礎科學數據、科研儀器和研發創新資源的開放共享模式。創新補貼機制,提升中小企業對新型高技術服務的采購需求。培育若干示范區,發展新型高技術跨境服務。(洪志生 王曉明)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