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今年首批502家企業入圍創新層 專家:新三板“腰部力量”顯著增強
隨著新三板年報披露的完成,市場分層管理工作“應聲落地”。5月22日晚間,全國股轉公司發布2020年首批分層名單,502家企業調入創新層,本批調整后的創新層公司將達1146家。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兩批分層實施后,創新層企業數量有望超過1300家。
談及今年創新層企業數量大幅增長的原因,華財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長、首席行業分析師謝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隨著企業基于新三板平臺獲得融資和發展,能夠進入創新層的企業數量增加;二是全面深改之后,創新層入層條件有所降低,比如:對融資額度期限的規定由“最近12個月融資額累計不低于1000萬元”改為“掛牌以來融資額累計不低于1000萬元”;三是掛牌企業的心理預期改變,深改前部分符合創新層條件的企業并未積極申請入層,而此次深改后推出精選層,企業入層積極性明顯提升,超過95%的符合創新層條件的掛牌公司提交了入層申請。
謝彩進一步表示,新入創新層公司行業分布廣泛,整體研發創新能力較強。這502家新入層企業共分布于52個行業,集中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技術含量較高、研發投入較多的行業。其中,屬于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知識密集型產業的企業數量為301家,占比59.96%。新進入創新層企業的2019年平均研發費用為1340.40萬元,較市場整體高624.16萬元,研發強度達到6.50%。
“新入創新層公司財務狀況良好,優質公司聚集效應逐步顯現。”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諸海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盈利能力方面,新入創新層的公司營業收入中位數為2.2億元,最高達208.36億元;凈利潤中位數2548萬元,最高達3.47億元。
諸海濱進一步分析稱,本批調整后,創新層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中位數分別是基礎層公司的3.2倍和9.2倍,389家創新層公司凈利潤超過3000萬元;營收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較基礎層公司分別高出6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體現出對優質公司的聚集效應。
“本次新晉創新層的公司,如果前期精選層工作準備充分,就等創新層的臨門一腳,輔導驗收后最快下周就可正式遞交精選層申請資料,與現已申請排隊的30多家企業一起擠上精選層的‘首班車’,保證了前幾批精選層能吸納到更多的新三板優質企業。”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相比首批公示的505家名單,包括卓易科技、友誠科技和太一云在內的3家企業“落選”,主要原因分別是屬于“不予調入創新層”的情形、以及涉嫌出現《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分層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的情形,暫不作出層級調整。另外,根據全國股轉公司數據,本批調整后共有695家公司符合精選層財務條件,占比66%,其中包括新入層公司377家,公開發行后備企業資源充足。
在謝彩看來,在新三板市場“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的多層次架構中,創新層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新三板市場重要的“腰部力量”,創新層企業的數量和質量對新三板市場的健康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尤其對于精選層意義更加重要。創新層是精選層板塊的重要“后備資源”力量,隨著創新層企業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升,將為精選層帶來優質的“源頭活水”,有助于建立一個更有活力的精選層板塊,提升新三板市場的交易量和融資額,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