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德新材IPO招股書27處信披錯誤,這樣的招股書投資者還敢相信嗎?

2020-11-25 11:25:22來源:北京商報  

近期,尚在IPO階段的奇德新材火了,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IPO申報稿里有27處信披錯誤,這樣的招股書投資者還敢相信嗎?公司招股書就算發(fā)布出來,投資者又如何相信招股書里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雖然現(xiàn)在注冊制下公司IPO簡單了許多,但是相關IPO材料的真實性和正確性還是需要保證的,畢竟它是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最重要的參考和判斷依據(jù)。

IPO是個嚴肅的事情,不僅關乎擬上市公司的未來發(fā)展,同時也關系到眾多投資者的荷包。擬上市公司如果在申報材料的正確性上都沒有足夠的重視,那么又如何能保證將來的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中的數(shù)據(jù)都是真實正確的?注冊制下雖然不再有發(fā)審委,但是投資者依然需要真實準確的信息披露,否則如何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

奇德新材的申報材料能出這么多的錯誤確實讓人意想不到。雖然直接原因是中介機構的問題,但本欄認為,與擬上市公司的要求不嚴格也有一定的關系。如果擬上市公司對相關中介機構提出很嚴格的要求,對于申報材料在申報前進行很嚴格地校對和審核,那么即使相關中介機構犯了很多低級錯誤,也一定能夠在遞交申報材料前發(fā)現(xiàn)其中的大多數(shù)錯誤,并做出正確的修改。

人無完人,是人就有犯錯誤的可能,但是如果制作材料的人和檢查材料的人都能盡心盡力,那么就不會出現(xiàn)這么多處的低級錯誤,如果真的只是1處或者2處錯誤,本欄相信管理層也不會專門對此問詢,投資者也不會這么重視。往嚴重了說,招股書里出現(xiàn)這么多的低級錯誤,都可以被認為是擬上市公司對于上市的態(tài)度不夠誠懇。

奇德新材的大股東肯定是愿意讓公司上市的,畢竟他們是最大的受益方,而公司董事長本人或許也不會把申報材料看得那么仔細,出問題的應該還是在中介機構工作人員身上,最大的可能是奇德新材的員工認為各類機構都是很專業(yè)的,他們出具的材料不會有任何問題,所以也就疏于檢查,而專業(yè)機構認為奇德新材的員工還會再檢查一遍,所以也就不那么細心,結果是兩邊都把責任推給對方,于是有了這么多的錯誤,這其實反映的是奇德新材的內(nèi)部管理問題。

招股書里出現(xiàn)如此多的信披錯誤,本欄認為公司招股書里其他的信息真實性也會令投資者生疑,因此,監(jiān)管層可以考慮讓奇德新材重新更換包括券商等中介機構,對公司重新盡調(diào),對招股書進行重新核對,以打消投資者對公司招股書的疑慮,進一步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現(xiàn)在管理層已經(jīng)對奇德新材非常關注,投資者也要在未來可能申購奇德新材股票時多留個心眼,對于奇德新材招股說明書的內(nèi)容要多加核實,不能說啥信啥,誰知道是不是又是低級錯誤。(周科競)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