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銀行板塊持續走強搶占了A股市場“C位” 低估值+盈利轉暖獲主力資金追捧

2020-12-02 09:51:17來源:證券日報  

12月份的首個交易日,銀行板塊延續上個月的強勁走勢,再度上漲2.63%。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銀行板塊月累計漲幅逾9%,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等股價均創歷史新高,上半年一直保持低調的銀行板塊終于搶占了A股市場的“C位”。

北京中和應泰財務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呂長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經濟明年復蘇預期強烈、上市銀行估值處于歷史性底部、明年銀行業周期性改善預期強烈,這三大因素共同推動了此輪銀行板塊的強勁上漲行情。

板塊月漲幅9.13%

多只銀行股創歷史新高

11月份,滬深股市走出一波震蕩上揚走勢,銀行板塊對指數的拉動作用功不可沒。

“11月份A股震蕩上行,上證50指數更是創下2015年以來的新高。上證50指數的強勁表現,離不開金融股特別是權重占比較大的銀行板塊的推動。”呂長順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

進入11月份后,銀行板塊作為證券市場及金融機構中最為重要的板塊之一,一改以往的低調走勢,表現異常強勁。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盡管在11月份的最后一天有所回調,但當月銀行板塊累計漲幅仍高達9.13%,37家A股上市銀行的股價全部上漲。其中,漲幅超過10%的銀行多達11家。今年10月27日剛剛上市的廈門銀行單月累計漲幅達53.62%,在上市銀行中領跑。此外,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的股價也均創出歷史新高。

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銀行板塊的11月漲幅排名第五,僅次于有色金屬、采掘、鋼鐵和非銀金融。這與此前銀行板塊漲幅排名長期靠后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伴隨股價的走強,銀行股的交投也日趨活躍。統計數據顯示,銀行板塊全年日均換手率僅為0.19%,但11月份的日均換手率已增至0.22%。

與此同時,北上資金也在加大搶籌A股上市銀行的力度。11月份,北上資金大幅買入招行、工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的股份,凈買入金額分別為15.22億元、3.57億元、3.11億元和1.86億元。在11月份滬深港通十大成交活躍股名單中,招商銀行共上榜17次。

12月份的首個交易日,銀行板塊延續了上個月的強勁走勢。截至12月1日收盤,銀行板塊全天漲幅達2.63%,在所有板塊中排名第二。其中,廈門銀行、西安銀行、青島銀行、紫金銀行均以漲停價報收。

低估值+盈利轉暖

銀行板塊獲主力資金追捧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內經濟數據向好,估值仍處低位的銀行板塊正成為主力資金關注的重要標的。

呂長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上市銀行股價仍處于歷史性底部,五大國有銀行PB值均小于1。幾大國有銀行的股息率現已高于銀行存款利率,說明銀行股的長期投資價值已經顯現。另外,估值較低也令銀行股擁有較高的安全邊際。iFinD統計數據顯示,經過此輪走強后,銀行板塊的市凈率已由10月末的0.61%提升至目前的0.67%,但仍有多達26家銀行的股價處于“破凈”狀態。

而上市銀行的盈利能力卻在第三季度趨于穩定。三季報顯示,雖然銀行前三季度盈利依舊承壓,凈利潤同比下降7.69%,但較今年上半年9.33%的下滑幅度有所縮窄,已出現第三季度單季盈利回暖的跡象。

今年上半年,曾有多達10家銀行的凈利潤同比降幅超過10%。但到了第三季度,這一數量已減至3家。而且,多家銀行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兩位數。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撥備計提力度減弱,是上市銀行三季度凈利潤同比降幅收窄的首要因素。同時,資產投放力度加大、費用增長放緩也有一定貢獻。“撥備計提力度減輕,主要得益于銀行整體經營環境的改善,資產質量的管控壓力好于此前預期,因此,撥備計提節奏進一步回歸常態。”

武雯預計,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銀行業整體經營環境相對寬松,營業收入增速有望回升;凈利潤增速有望迎來拐點,逐步由負增長轉正,但增速多少取決于各家銀行撥備計提的策略。

呂長順也認為,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銀行提高了不良資產撥備率。隨著明年經濟復蘇,銀行業有望回歸正常的經營周期。“今年提取過高的撥備率,將在明年形成利潤。”(呂東)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