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我國就業物價總體穩定 全年價格保持穩定有基礎有條件
國家統計局5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生產需求持續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興動能培育壯大,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發展態勢。
從生產看,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6.8%,比3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2%。需求方面,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153億元,同比增長17.7%,兩年平均增長4.3%;環比增長0.32%。投資方面,1至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43804億元,同比增長19.9%,兩年平均增長3.9%;4月份環比增長1.49%。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當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受上年同期基數逐步抬高的影響,4月份多數生產和需求指標比3月份增速有所回落。但從兩年平均增速和環比增速看,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穩定恢復態勢。總的看,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生產穩中有升,需求繼續擴大;二是就業總體穩定,消費價格保持溫和上漲;三是發展新動能持續壯大,市場主體活力增強。
“當然也要看到,當前國際形勢還比較復雜,全球疫情發展還存在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復蘇前景還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國內經濟仍處在恢復進程之中,恢復中不平衡的現象還是存在的。”付凌暉表示,近期,工業產品價格上漲比較快,加大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壓力。下階段,還是要按照中央部署,繼續抓住當前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促進經濟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要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談及當前及今后價格形勢,付凌暉表示,4月份PPI同比漲幅擴大有幾方面因素:一是上年同期基數較低的影響;二是國內經濟逐步恢復,需求逐步改善;三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國內輸入性的影響。從國際情況看,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對國內PPI變化產生了一定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主要受三方面影響:一是全球經濟整體上在復蘇;二是國際生產供給特別是原材料生產供給和全球運力緊張帶來的影響;三是全球的流動性總體充裕。
“總的看,隨著去年下半年PPI基數逐步回升,下一階段,低基數的影響對PPI漲幅擴大的抬升作用會降低。同時,從目前CPI處于溫和上漲、上游向下游的傳導逐步遞減、整個供給和需求的關系以及財政貨幣政策條件看,都不支持價格大幅上漲。”付凌暉表示,“我們沒有采取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也沒有實施大規模的‘大水漫灌’貨幣政策,全年價格保持穩定還是有基礎有條件的。”
國投安信期貨分析師靳順柔子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運行偏弱,內需和制造業投資相對疲軟,后續重點關注國內政策的邊際變化。
“整體來看,經濟恢復斜率最快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各項經濟活動增速逐漸回落到中性水平,預計政策大概率不會發生大的轉向。”建信期貨宏觀金融研究員黃雯昕表示,具體到債市,后期要繼續關注商品走勢和資金面情況,預計PPI大概率開始磨頂,資金面可能繼續好于預期,但地方政府債發行節奏后移,可能會使債市面臨利空因素集中沖擊。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葉飛概念股”全面崩盤 多家上市公司否認參與“市值管理”事件
5月17日,A股高開高走,盤中創業板指一度漲超3%;滬指重回3500點,為3月8日以來首次。汽車整車板塊領漲。...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