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增速放緩凈利下滑 小熊電器十個月間股價腰斬
2020年以來受疫情推動,小家電企業產品銷量、凈利、股價均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而近來,小熊電器的股價接連走低,業績增速也開始趨緩,今年一季度,其凈利甚至出現下滑。
與此同時,小熊電器重營銷輕研發問題一直受到業內廣泛詬病,研發費用投入未超營收占比3%,而營銷費用卻高出研發費用近5倍,這也為其產品質量問題埋下了隱患,產品質量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重災區。
此外,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家電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小熊電器毛利率開始承壓,從四季度開始出現同比下滑。
業內人士表示,小家電需求回落與前期股價上漲幅度過大過快,導致目前小熊電器股價不如預期。在原材料漲價的情況下,小熊電器毛利率空間被壓縮,進入小家電行業的技術、資本壁壘不高,競爭激烈,小熊電器亟待開拓除酸奶機之外新的爆品,從而形成新的增長點。
業績增速放緩凈利下滑,十個月間股價腰斬
2020年家電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整體面臨“求生存”的狀況。而受疫情推動,小家電市場異軍逆襲,部分小家電企業的產品銷量、凈利、股價均呈現出翻倍增長,有些小家電品類甚至成了網紅爆品。
小熊電器也趕上了這波紅利,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Q1與Q2,小熊電器的凈利潤分別達到了83.7%與110.9%的同比增幅。
據小熊電器發布的2020年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小熊電器實現營業收入36.6億元,同比增長36.1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8億元,同比增長59.64%。
但在小熊電器2020年業績實現營收凈利大幅增長的背后,記者注意到,從第三季度開始,其業績增長開始趨緩,第四季度凈利增幅變為個位數。進入2021年,小熊電器業績甚至開始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狀況。
對此,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劍鋒分析稱,首先,小熊電器前期業績或存在上市時的過度包裝;其次,小熊電器的渠道比較單一,后期渠道拓展需要一定的成本;最后要考慮小熊電器的業務結構能否支撐其業績的持續高速發展。
不僅僅是業績出現頹勢,在二級市場,小熊電器的股價表現也不盡如人意,自上市以來,其股價經歷了“過山車”式變動。2019年8月,小熊電器掛牌深交所,發行價為34.25元/股,隨后,其股價一路上漲,在2020年7月24日達到165.9元/股的歷史最高點。
但隨后,小熊電器的股價出現了“跌跌不休”的狀況。截至5月25日收盤,小熊電器股價報72.04元/股,較2020年7月17日153.4元/股的收盤價已腰斬。
關于小熊電器股價回落原因,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分析稱,一方面,2020年消費者居家較多,尤其年輕人對于時尚品牌小家電的需求在不斷上漲,但從去年夏季開始疫情影響在逐漸消退,需求便有了明顯回落,這便導致小家電企業后期的業績不如預期;另一方面,如果前期小家電股價上漲幅度過大過快,那么后期下跌的幅度便可能比較明顯。
研發占營收比重不足3%,營銷費用高企,產品質量投訴嚴重
在小熊電器營收高速增長之際,其產品研發投入低于同行業家電企業的問題,也多次引起市場與業內相關人士的關注。
2019年,小熊電器的研發費用為7652萬元,占總營收的2.85%。2020年,小熊電器的研發費用為1.05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與2019年基本持平。
而另一方面,小熊電器的銷售費用卻水漲船高,2019年與2020年,小熊電器的銷售費用分別為3.96億元和4.4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14.73%和12.2%,是當期公司研發費用的5.14和4.2倍。
今年一季度,小熊電器的銷售費用亦是出現大幅增長。財報顯示,2020年Q1小熊電器銷售費用為1.28億元,同比增長52.26%,占營收比重為14.1%,小熊電器解釋稱,主要系去年同期推廣費及品牌宣傳費投放較少所致。
而重營銷輕研發也為其產品質量問題埋下了隱患。在黑貓投訴中搜索小熊電器關鍵詞,有超百條投訴結果,其中產品質量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重災區。
2020年12月底,小熊電器曾被曝出產品質量問題。彼時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2020年電商領域旅行箱包等18類消費品專項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其中指出,小熊電器料理機抽檢顯示不合格。
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本市生產、銷售的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電玩具、建筑用鋼化玻璃、家用及類似場所用過電流保護斷路器、嬰幼兒安撫奶嘴、吸奶器等產品的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經檢驗發現不合格產品458批次,其中小熊電器生產的安撫奶嘴在列,不合格項目為“擋板一般要求”。
原材料漲價,小熊電器毛利率下滑
在產品層面,小熊電器以酸奶機起家,隨后又陸陸續續推出了煮蛋器、電蒸鍋、豆芽機、電燉盅等小家電產品,目前產品涉及廚房電器、生活家居、個人護理、嬰童用品等類別。
但記者注意到,除酸奶機之外,小熊電器其他產品的市場份額并不高。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在傳統小家電領域(豆漿機、電壓力鍋、電蒸鍋電熱水壺等),美的、蘇泊爾和九陽三者市場占有率便高達91%。
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上漲從2020年下半年一直持續至今。奧維云網分析稱,因為供需失衡,各類原材料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價,比如聚烯烴、玻纖、瀝青、銅箔、橡膠、PCB等,對于家電企業來說也是一次嚴重的沖擊,尤其是很多處于行業中下游的上市公司,利潤會受到一定影響。
對此,奧維云網進一步分析稱,從均價層面來看,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必然會使得成本增加,均價上調,但小家電市場特別是線上市場面臨激烈競爭,預估上調幅度不大。
國海證券研報引用奧維云網數據稱,2020年Q1小熊電器電壓力鍋、養生壺、煎烤機、料理機均價分別同比增長15%、9%、17%、18%。原材料漲價,2020年Q4毛利率24.65%,同比下滑7.8個百分點。
信達證券研報稱,母嬰個護等中高端定位產品占比上升有利于提升小熊電器產品均價及毛利結構,能對沖部分原材料價格上行的影響。因此,2021年Q1 綜合毛利率僅由上年同期的35.64%下降0.08個百分點至35.56%。
另一方面,多名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疫情讓很多企業看到了小家電細分領域的增長點,又因為小家電行業進入的技術、資本壁壘不高,越來越多企業涉足該領域,目前小家電企業競爭激烈。
關于小熊電器未來的發展,張劍鋒建議稱,首先要堅持主營產品,作出品牌符號;其次,要注重研發,保證產品的質量;最后要適當擴大自己的品類,發展第二主營產品。
(齊智穎)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生鮮B2B賽道迎來“七年之癢” 平臺化或成生鮮B2B平臺“輕資產”選擇
5月17日,2021年中國生鮮B2B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行業龍頭美菜網、觀麥科技與本土勢力蓮菜網、菜特批以...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