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主業持續縮水 趣店頻繁更換發力賽道尋求業務支柱
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少兒素質教育項目,在2021年一季度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美股上市公司趣店再度“宣言”。6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趣店交出了一季度成績單,金融主業持續縮水,資本市場也再一次用腳投票。雖然“萬里目少兒”項目成為新寵,但同名奢侈品電商平臺“萬里目”卻成為了“過氣網紅”,逐漸消失在大眾視野中,甚至疑似已經進入到“清倉”階段。
財報顯示,趣店一季度總收入為5.1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9.58億元減少46.2%;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78億元,上年同期錄得凈虧損4.87億元,同比增長198.15%。
具體來看,趣店以借款為主的融資業務和貸款撮合業務收入這兩大業務板塊均處于大幅下降狀態。趣店2021年一季度融資收入為3.62億元,同比降低41.9%;貸款撮合及其他相關業務收入為1220萬元,相較上年同期的4.22億元下降97.1%。業績同樣下滑的還有趣店“銷售傭金”板塊,同比降低68.1%至1070萬元。
在趣店的收入板塊中,融資業務與貸款撮合業務是其金融業務的主要構成部分,也是趣店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從趣店過往財報數據來看,自2019年三季度開始,趣店這兩項業務營收連續縮水,融資收入由8億元、貸款撮合業務收入由5.8億元開始逐月下滑。
對于報告期內凈利潤上漲的原因,趣店并未在財報中詳細提及。在關于各項支出與總營運成本的簡單介紹中,趣店指出受第三方服務費和營銷推廣費用減少、員工薪金減少等方面因素影響,趣店總營運成本及開支從2020年一季度的20.67億元,下降96.9%至6330萬元。
但通過趣店財報中披露的“資產負債表”,便不難發現“擔保責任和風險保證責任變動情況”與“應收賬款和其他資產準備金”才是趣店運營成本極速變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擔保責任和風險保證責任變動情況”由上年同期的-6.72億元增至6437.9萬元,“應收賬款和其他資產準備金”則由-11.08億元增至1.07億元。
一名資深上市公司研究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前述兩項數據的變動大概率是趣店利潤增量的主要來源,是由于風險資產的預估價值變動引起的,即貸款擔保損失責任減少導致利潤增加。不過,前述人員直言,風險資產預估價值存在較大的人為裁量空間。
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指出,從趣店近幾年的財務數據來看,高峰時期趣店以200億元不到的資產規模,創造20余億元的凈利潤。但對于趣店來說,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2020年起,趣店金融業務規模和負債杠桿急劇收縮,降放貸規模并去債務杠桿后趣店貨幣資金儲備大幅增加,同時有息負債大幅減少,當前趣店更像是在持幣觀望控風險,擇機選擇更好的賽道。
值得一提的是,趣店創始人、CEO羅敏還在財報中提到,堅實的資產提供資金以建立新的商業渠道,包括當前趣店在少兒素質教育方面的投資。2020年12月,“萬里目少兒”App上線運營。
在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看來,教育培訓行業當前已經成為了典型的紅海市場,市場競爭已經處于白熱化階段,尤其是2021年以來更是面臨監管環境的變化,規范化發展成為必然。“原本主要從事線上業務的趣店轉投線下,以傳統運營模式布局教育業務,在方式轉變上需要磨合期,尤其是短期內便大量投入設計甚至是建設,難免會背負高額的運營成本。”
對于金融業務后續是否會持續縮量、萬里目電商平臺當前運營狀況如何、萬里目少兒場館何時大面積落地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趣店方面進行了進一步了解,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況玉清認為,趣店頻繁更換發力賽道,也是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業務支柱。在經歷了金融領域的監管收緊后,趣店會更加關注業務與合規風險,降低高風險的業務比重成為必然。但對于普通投資人來說,趣店業務和所處賽道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很難讓用戶對其股價建立信心。(岳品瑜 廖蒙)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