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多家銀行下調線上交易限額 加強個人賬戶管理是大趨勢

2022-04-14 14:22:50來源:城市金融報  

近期,光大銀行、浦發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陸續發布公告,宣布對部分客戶個人網銀及掌銀轉賬、非柜面業務的限額進行調整。調整線上渠道交易限額會產生哪些影響?銀行該如何在客戶的便利性和資金的安全性上尋求平衡?

銀行機構在不斷加大對個人賬戶線上渠道的管理力度。

近期,光大銀行、浦發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相繼發布公告,下調個人賬戶線上相關業務交易限額,包括線上轉賬限額及網上支付交易限額等。

部分用戶線上業務被限額

據了解,光大銀行主要對網上支付交易限額進行了調整。光大銀行在公告中稱,自2022年5月12日起,將對網上支付交易限額進行調整,用戶通過各類網上交易渠道消費并通過光大銀行支付平臺完成的支付交易,默認單筆限額及單日限額統一調整為1萬元。

農業銀行主要針對部分用戶個人網銀及掌銀轉賬限額進行了調整。

浦發銀行成都分行、長沙分行、福州分行相繼發布關于調整個人銀行結算賬戶非柜面業務限額的公告稱,將根據賬戶使用情況,適當調整個人銀行結算賬戶非柜面業務限額。

調查發現,多家銀行對線上業務采取的限額措施,需看個人賬戶實際使用情況及所在地區相關政策,才能判斷具體限額多少以及是否被限額。例如,農業銀行客服稱,不同省份、不同地區的限額調整不同,同一省份涉及不同個人賬戶的具體調整情況也有所不同。以杭州為例,個人存量客戶電子渠道若12個月以上未有過交易清單,調整后的對外轉賬限額則可能為單日1萬元;以福州為例,個人存量客戶若2年內沒有電子渠道交易及交易清單,則可能單日限額為5000元。

另外,浦發銀行客服稱,福州關于非柜面限額限制有兩種情況,第一,從2021年9月28日起,各網點在新開個人銀行賬戶后應立即通過交易將新開個人銀行賬戶納入非柜面交易單日限額5000元管控;第二,為福州分行全轄網點半年以內長期無交易記錄客戶;有交易且余額低于100元的V0等級客戶及余額低于1000元的V1等級客戶。

“賬戶進出金額長期異常、長期不使用賬戶交易或有洗錢嫌疑的賬戶,均可能成為被銀行限額的對象,這是銀行加強自身管理風險的手段。”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近年來,電信詐騙及個人賬戶違規交易等情況多發,銀行承擔賬戶安全和反洗錢的責任,加大對個人賬戶線上渠道管理力度很必要。

在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看來,近期多家銀行調整線上渠道交易限額,與此前銀行清理睡眠賬戶的舉動具有相似之處。近年來,通過銀行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或盜刷、盜取卡內資金的現象頻發,給銀行的風險防范以及客戶的資金安全均帶來挑戰。

加強個人賬戶管理是大趨勢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時有發生,不法分子通過掃描二維碼、短信等方式鏈接釣魚網站進行客戶賬戶資金竊取。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銀行對部分客戶調降線上渠道交易限額主要是為了防范電信詐騙、釣魚網站等風險,更好保護客戶賬戶、資金安全。線上金融業務發展較快,轉賬、支付等交易頻繁,若客戶遭遇電信詐騙,轉賬、支付額度下調,也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對于被調降線上渠道交易限額后如何恢復或提升限額,農業銀行在公告中指出,如客戶需要提升線上轉賬限額,可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和銀行卡,到該行任一網點辦理。部分地區因當地監管要求,可能需要提供其他輔助證明材料。浦發銀行成都分行、長沙分行、福州分行在公告中也均提到,若客戶確有非柜面業務額度增加需要,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銀行卡至對應分行任一營業網點進行身份核實。

談及調降線上渠道交易限額產生的影響,蘇筱芮表示,這種調整舉動對于銀行來說,可以一定程度上防范大額詐騙,為銀行客戶的資金安全筑起一道防線;而對于持卡客戶來說,可能會在日常消費、交易等方面產生不便,但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預防及減小潛在的資金風險。

據了解,近期已有部分客戶在網絡平臺反映被降低了線上交易轉賬額度,去銀行網點辦理時,卻被告知需提供工資流水,但由于工作性質原因工資流水較難提供,導致無法辦理提高轉賬限額。

“加強用戶賬戶和卡片管理將是大勢所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表示,預計會有更多銀行跟進個人賬戶管理。但如何在客戶的便利性和資金的安全性上尋求平衡,將是銀行重點考慮的問題。

蘇筱芮認為,銀行在防范風險的同時,也要關注金融服務的便利性。

對于未來線上渠道交易管理的趨勢,蘇筱芮表示,未來線上渠道交易限額在短期內預計仍將持續,但中長期不排除銀行會通過提升風險控制及金融科技水平,在業務風險防范與用戶使用便利之間取得動態平衡。

對于有長期、高頻大額消費或轉賬需求的客戶,蘇筱芮建議,“客戶需要關注銀行最新規則,必要時可依照銀行的規則進行資料補充,也可以將資金分散在不同銀行以應對臨時資金安排,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護好自身隱私信息,對于主體不明的外部采集信息行為保持謹慎”。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