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商務部:消費市場呈現穩步恢復態勢 下一階段促消費聚焦四方面 環球時快訊

2023-04-06 16:09:03來源:互聯網  

商務部:消費市場呈現穩步恢復態勢 下一階段促消費聚焦四方面

4月3日,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商務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加快落實各項促消費的政策措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著力恢復和擴大消費。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月份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以及商務部開展的商務大數據對3月份上旬和中旬重點監測零售企業的監測情況來看,消費市場呈現穩步恢復態勢。


(相關資料圖)

對此,徐興鋒總結了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主要呈現的五方面特點:商品消費提檔升級;服務消費明顯回升;線上消費平穩增長;線下消費逐步回暖和城鄉消費同步恢復。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一季度,組織開展了迎春消費季、全國消費促進月兩大主題活動,舉辦了全國網上年貨節,啟動了老字號嘉年華、中華美食薈等重點活動。4月份是綠色消費季,后面還有國際消費季、暑期消費季、金秋購物節等。北京、天津、河北聯手舉辦京津冀消費季,江蘇啟動“蘇新消費春惠江蘇”活動;中國建材流通協會、烹飪協會舉辦綠色家居消費節、國際餐飲產業博覽會等活動,形成促消費濃厚氛圍。同時,抓好已出臺政策落實,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擴大二手車流通,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

徐興鋒介紹,商務部著眼于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著眼于恢復和擴大消費。重點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疏堵點解難點。聚焦汽車、家居等重點領域,積極推動出臺一批促消費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暢通二手車流通,發展綠色智能家居消費,進一步釋放大宗消費潛力。

二是舉辦消費促進活動,聚人氣提信心。繼續組織好“消費提振年”活動,充分發揮各部門、行業協會以及市場主體作用。

三是創新消費場景,擴融合優體驗。支持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鼓勵各地打造更多的商旅文體融合消費新場景,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擴大品牌品質消費,促進綠色、健康、智能、時尚等新消費,發展夜間經濟,打造消費新的增長點。

四是改善消費條件,強供給提品質。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強化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特色,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深入實施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釋放城鄉消費潛力。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新零售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自2021年業績實現扭虧為盈后,進入2022年,受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零售行業整體恢復略有放緩。2023年1月,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就2022年全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時強調,2022年消費市場受到疫情沖擊較大,特別是聚集性、接觸性消費受限,居民消費意愿也在下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0.2%。

根據國家統計局、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萬億元,同比下降0.2%;商品零售額39.58萬億元,同比增長0.5%,增速較同期放緩11.3個百分點;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的超市、便利店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0%、3.7%,增速較上半年放緩1.2和1個百分點;百貨店零售額同比下降9.3%,降幅較上半年擴大0.9 個百分點。

零售消費市場形勢

不過,在展望2023年的消費市場形勢時,市場仍保持信心。康義表示,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和線下消費場景加快拓展,消費市場有望逐步恢復,有利條件包括我國居民消費潛力巨大,消費結構升級總體趨勢沒有改變。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也認為,隨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措施持續發力,線下消費場景加快恢復,今年消費將呈現穩步發展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短視頻和直播等新型消費模式穩步發展,線上消費近年來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受線上購物形態、消費場景限制等因素影響,實體零售增長緩慢。

3月份零售業景氣指數為50.6%

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3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為50.6%,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3月份,商品經營類指數為50.6%,較上月微升0.3個百分點;租賃經營類指數為51.8%,較上月微降0.6個百分點;電商經營類指數為49.9%,較上月小幅上升1.4個百分點。

其中,商品經營類景氣分指數季節性回升。銷售額指數為52.8%,較上月小幅上升2.5個百分點,經營預期向好,體現了商品零售季節性規律,也表明企業經營信心進一步增強。盈利水平指數為51.0%,較上月微升0.5個百分點,表明商品經營類企業對盈利水平預期穩定。

3月份,商鋪出租率指數為54.3%,較上月小幅上升1.4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上升,表明租賃經營類企業預期經營狀況持續好轉。

繼上月電商業務在線總商品數分指數回歸臨界點以上后,電商業務實物總銷售額分指數3月也回升至臨界點以上。當月電商業務實物總銷售額指數為50.9%,較上月繼續小幅上升1.7個百分點,重回榮枯線以上,表明電商經營類企業銷售預期持續向好。

中國商業聯合會認為,在促消費政策等因素推動下,消費逐漸恢復常態,零售企業要積極布局一年規劃,采購新品,策劃促銷,迎接消費穩定恢復。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接觸型消費、服務消費回升較明顯。隨著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居民出行旅游、文化娛樂消費明顯恢復。春節期間,旅客發送量增長71.2%,國內游客出游人次增長23.1%。春節聚餐活動明顯增加,1至2月份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2%,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轉為較大幅度回升。

商品零售多數在改善。1至2月份,限額以上單位18個商品類別中,有12類比上年12月回升,其中基本生活類和部分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

實體店零售銷售明顯改善。1至2月份,限額以上實體店零售中,百貨店零售增長5.5%,明顯好于去年。網上零售保持穩定增長,1至2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3%。

我國14億多人口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蘊藏著巨大消費潛力。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會逐步增強。今年,中央和地方也在積極出臺并推進相關政策,促進消費增長,全年消費恢復向好有很多有利條件。

網絡消費和直播電商釋放消費潛力

商務部將今年確定為“消費提振年”,將3月份確定為“全國消費促進月”。近期,各地出臺多項舉措,促進消費加快恢復和增長。其中,多地對于鼓勵網絡消費和直播電商做出部署,積極引導,加速釋放消費潛力。

為培育壯大全市網絡消費市場規模,優化網絡消費市場結構,加快促進直播電商創新發展,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網絡促銷、直播帶貨等活動,進一步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提升線上銷售規模與影響力,北京市商務局將對2023年度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資金支持。

本次政策支持范圍包括開展網絡零售業務的批發和零售企業,以提供商品銷售、餐飲外賣等交易服務為主的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企業、直播平臺、直播(電商)服務機構、北京特色直播電商基地等相關企業。

通知指出,鼓勵網絡零售、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企業進一步提升線上交易規模。具體來看,商品零售總額、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速均不低于全市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的批零企業,若網零額同比增量不低于1億元,按“網上零售額每同比增長1億元最高支持不超過10萬元”分檔給予支持。

若多家申報企業屬于同一集團,集團公司全年商品零售總額、網上零售額不得低于全市零售總額平均增速,且全年網上零售額對全市網上零售額的貢獻率不得低于1%。此類方向單家企業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不低于全市服務消費同比增速的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企業,若營業收入同比增量不低于1億元,按“營業收入每同比增長1億元最高支持不超過5萬元”分檔給予支持。此類方向單家企業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