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機構人士喊“底”港股行情可期 當前動態

2023-06-07 18:12:09來源:互聯網  

機構人士喊“底”港股行情可期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開啟“過山車”行情,在1月底到達階段高點后開始震蕩下行。不過,近期港股小幅反彈,多位機構人士也表示對港股不再悲觀,會更加重視港股投資。“現階段對于港股可以不用過于悲觀。”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東吳國際副董事長陳李表示,中國經濟處在緩慢回升的軌道上,企業盈利也在逐步改善,低估值、低股價使得港股具有足夠吸引力。對于港股后市投資機會,基金人士建議關注互聯網龍頭、“中特估”、創新藥等方向。


【資料圖】

港股再現V型反彈。6月2日,恒生指數在觸及18000點附近年內新低后大漲4%,創下今年3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是哪些因素促成此次V型上攻?機構普遍認為,港股破凈后到達估值底部為上攻提供了基礎,而基本面潛在改善信號和市場對于新一輪政策刺激的預期也形成共振,進一步推動港股走強。

機構預計,海外市場影響港股的因子將會逐漸減弱,美元及債息沖高后逐漸下行,港股流動性壓力得以緩解。

港股進一步向下空間不大 機構:恒指回2萬點要國內內生增長動力及盈利配合

港股上周走勢先低后高,恒生指數全周上升1.08%,收報18,949點。恒生科指全周上升3.61%。恒生指數周五大漲700多點,成交有1,491億港元,其中有一部分是恒指公司相關指數成份股調整所帶動。

盤面上,周五升勢急速,中泰國際認為,升勢主要由股價跌幅較大的內房、消費、互聯網科技相關股份帶動,而港股通則錄得24.25億港元凈流出,暫時判斷是一次逼空倉的反彈。事實上,恒生指數在18,000點時的估值跌至僅8.77倍,進一步向下的空間亦不大,而美國國會通過了債務協議,紓緩了避險情緒,疊加市場對中國政策的預期再度升溫,都很容易促成反彈。現在市場情緒很差,對經濟及政策的預期都很弱,港股的估值已反映大部分利淡因素。

不過,港股要回到2萬點以上,還需要國內內生增長動力及盈利配合。此外美國債務上限通過后,財政部重新發債,疊加美聯儲縮表,又會收緊市場上的美元流動性。因此,暫時不認為港股有太多的上行動力。

周五美國公布一份非常理想的非農數據,基本面繼續支持美元相對強勢。5月新增非農大增33.9萬份,但時薪同比與環比增速繼續下降。由于美聯儲著重工資通脹壓力,因此工薪增速下降進一步增加6月不加息的概率。最近的經濟數據似乎反映美國處于通脹逐漸下降,就業強勁且經濟增速不差的經濟狀況。中國這邊制造業PMI收縮,幸好服務業維持強勢。由于居民要時間修復資產負債表,本輪復蘇會比較緩慢,基本面暫時不支持人民幣匯率大幅轉強。

不過,美聯儲的加息周期已是尾聲,預計海外市場影響港股的因子將會逐漸減弱,美元及債息在二季度沖高后會逐漸下行,紓緩了港股的流動性壓力。此外,預計內地經濟在下半年會持續復蘇,人民幣貶值壓力也不會太大。如果美聯儲不再加息,那么港元應該已擺脫了弱方兌換保證,接下來港元全方位轉強,要等真正減息之時。不過,只要人民幣不再單邊走貶,也會對港股有利。

港股下行空間并不多,當前已無必要過份悲觀。估值上,無論對標美股還是其他新興市場,港股的相對估值已經處于較低的水平。絕對估值上,恒生指數預測PE及風險溢價分別處于2016年以來0.6%及87.6%分位數。根據盈利收益率差模型,若美國沒有發生金融系統性風險,預計恒生指數在2023年下半年合理的高低波幅在17,650至22,183點。此外,中泰國際量化指標同時指向17,000點有強力支撐。

基于當前宏觀環境、行業景氣度及板塊估值,綜合不同行業分析師的觀點,看好能源、電訊、互聯網(游戲)、醫藥(制藥)、消費(食品飲料、餐飲旅游、汽車)、火電、保險等相關股份。

41家企業排隊境外上市 港股成主流上市目的地

證監會日前發布的信息顯示,證監會已對知行汽車、十月稻田境外發行上市及“全流通”備案信息予以確認。截至目前,還有41家企業正在排隊,其中3家企業準備赴納斯達克上市,38家企業準備在港交所上市。“從證監會反饋意見看,財務數據真實性、是否有關聯交易、股權架構合規性及過往上市進程中斷等問題較受關注。這些要求使得企業在境外發行上市過程中有據可依,也可最大程度保護發行人、投資機構等市場參與方的利益。”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