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原到高地 LED“點亮”廈門半導體產業
在中國半導體芯片產業地圖中,除了有北京、上海等靠歷史沉淀和產業經驗引領產業的龍頭城市,也有合肥、南京等通過大規模“風險投資”發展的新星。
還有想在半導體產業有一席之地的城市,前期主要靠某一類芯片廠商扎堆打下基礎,后期主要靠政策與資金扶持不斷完善產業鏈。廈門,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 3 月,芯思想研究院發布了一份中國大陸城市集成電路競爭力排行榜,依據產業規模、產業支撐、市場需求、政策支持、創新能力和產業活力等六個指標對各座城市打分,其中廈門 2020 年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完成產值 436.2 億元,排名第 15。
拋開電子工業時期廈門無線電的發展以及電子廠商集體崛起的經歷,對廈門半導體產業早期發展有較大促進作用的,與一個叫林秀成的商人有關。
LED“點亮”廈門半導體產業
半導體行業作為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入局者往往需要有一定的行業積累,在學界浸淫多年擁有若干專利或在業界有多年的經驗積累才能拿到一張進入半導體行業市場、創辦半導體公司的入場券。不過這一邏輯有時候并不奏效,比如對于三安集團的創始人林秀成而言亦是如此。
林秀全出生在泉州安溪,他既不是典型的半導體行業開拓者,也不是典型的福建商人。最初決定創業時,林秀全沒有選擇大多數人都選擇的服飾貿易,而是靠賣廢鋼鐵的邊角料起步。在賣鋼鐵的過程中,林秀成結識了三明鋼鐵廠的老板,順應計劃經濟的時代背景,林秀成在高利潤的鋼鐵貿易行業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 100 萬。
1998 年,林秀成與三明鋼鐵廠一起在安溪老家注冊了福建泉州三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五金和鋼鐵。雖然當時的鋼鐵行業利潤不錯,但林秀成并不想僅僅局限在鋼鐵行業,他想讓三安集團擁有一些技術含量的東西。
1999 年,第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在深圳舉辦,林秀成參加了這次會議,并留意到展會上展出的 LED 照明比傳統照明節能 90%,且 LED 項目能夠以較少的投資換來還不錯的回報,林秀成便決定帶領三安集團轉向 LED 行業,成為了國內最早做 LED 的企業之一。
向 LED 轉型之后,三安集團于 2004 年將總部搬到了廈門,正式轉型電子行業,主營光電和 LED。廈門半導體產業的種子,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深根發芽。
非典型的半導體企業創始人帶領非典型的半導體公司,在 2003 至 2008 年的五年時間里,研發出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 LED 芯片,產品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得到應用,其 LED 芯片制造技術更是被列入國家“863 計劃”項目,填補了國內有關 LED 芯片的空白。
也正是在 2008 年,三安光電在 A 股上市,上市當年年收入為 2.13 億元,經歷 7 年發展,年收入達到 48.58 億元,一躍成為國內 LED 芯片領域的龍頭,帶領廈門甚至是全國的 LED 行業前進。
在三安集團遷移到廈門之后,乾照光電、晶宇光電等 LED 芯片公司陸續在廈門扎根。相關數據顯示,到 2015 年,廈門 LED 照明全產業鏈已形成 700 億元的產業規模,LED 外延芯片總產量占國產總量的 60% 以上,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一顆小小的 LED 芯片,點亮了廈門的半導體產業。
從荒原到高地
如果說 LED 產業從無到有是廈門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前奏,那么廈門真正集中火力大力發展其半導體產業,大概在 2016 年前后。
2016 年 6 月,廈門市發布《廈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綱要》,目標到 2025 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產值達到 1500 億元,以集成電路產業支撐的信息技術產業和相關產業規模超 4500 億元,構建完整產業生態,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點集聚地區之一。
同年 12 月,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專注半導體行業的投資、并購和資本運營,這對將要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廈門而言,是產業市場化的助力劑。
有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和專業的投資監督和加持,廈門半導體產業穩步發展,既有云天半導體等本土企業扎根,也有通富微電、士蘭微、紫光展銳等企業與廈門合作加持。在全國陸續有不少芯片爛尾項目見報時,廈門的半導體項目無一例中途夭折,依然穩步推進。
廈門同時憑借其與中國臺灣地區隔海相望的地理位置優勢,在 2016 年之前就吸引不少中國臺灣地區企業與人才前來發展,其中最為典型的是臺灣聯華電子與廈門人民政府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的合作。
2014 年,臺灣聯華電子與廈門市人民政及福建省電子集團合資 62 億美元建設廈門第一晶圓代工廠。相關報道顯示,廈門聯芯與 2016 年 11 月正式營運與投產,能夠提供 28nm POLYSION 和 HKMG 工藝技術,且良率高達 95% 以上,是國內 28 納米良率最高的 12 英寸晶圓廠。
此前,雷 鋒網在《誰是芯片晶圓廠“基建狂魔”?》一文中曾分析過,臺積電在南京成功落地建設晶圓廠,一舉拉動了整個半導體上下游產業鏈迅速向南京聚攏,這一效應對廈門而言同樣適用。廈門聯芯建成后,發揮集聚效應,帶動相關配條項目落戶廈門火炬高新區,包括泛林半導體、KLA、ASML、應用材料等知名設備廠商配套項目,還包括星宸科技、優訊高速、智多晶電子、云知聲等 IC 設計公司的落地。
目前,廈門市已經建設火炬高新區、海滄臺商投資區、自貿區湖里片區三個集成電路重點聚集區,初步形成涵蓋集成電路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測以及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此外,廈門還獲批建設“芯火”雙創基地、設立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
廈門集成電路產業幾乎是在集中的 4 年時間里從“荒原”到“高地”,且在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排名中擁有不錯的名次。那么,廈門的半導體產業接下來會向什么方向發展?
第三代半導體蓄勢待發
2019 年 8 月,廈門市科技局發布《關于做大做強高科技高成長高附加值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首次提出“集中資源培育柔性電子、新型顯示、第三代半導體、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設計、云服務、數字診療裝備和新型藥物、新興海洋科技等十大科技密集型未來產業”。
其中,第三代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設計屬于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點,是廈門半導體產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在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方向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魏少軍在接受《廈門日報》采訪時針對廈門發展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強鏈補鏈,通過加大對集成電路設計業的支持力度,拉動上游發展,滿足下游需求,增強產業鏈配套;二是推動省內聯動、區域合作,吸引中國臺灣地區優質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來廈發展。
集成電路設計是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其因輕資產的特點,對于那些想要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且土地珍貴的一線城市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因此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芯片設計能力顯著,其他城市難以與之競爭。
第三代半導體是比第一代、第二代半導體更具優勢的半導體材料,在禁帶寬度、電子遷移率以及導熱率等方面具有優良的物理學性能,應用覆蓋光電子、射頻通信等領域,隨著 AI、5G 通信的興起,近幾年成為我國發展的重點。
如果要打造更有特色的集成電路產業,第三代半導體更有可能成為廈門半導體的特色。
此前,國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廈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已具有一定基礎,三安光電、乾照光電、士蘭明稼等 LED 龍頭企業正加速往第三代半導體轉型升級。廈門市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一方面可以豐富半導體產業的內涵和外延,另外一方面可以構建具有廈門特色的未來產業和自主知識產權,前瞻思維和戰略眼光必將讓廈門躋身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第一方陣和排頭兵。
事實上,廈門從 2012 年就已經搶先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產業鏈。
2012 年,瀚天天成在廈門建成了我國第一家提供產業化量產 3 英寸和 4 英寸碳化硅半導體外延晶片的生廠商,2014 年實現 6 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投產,成為國際上僅有的 4 家碳化硅外延晶片生產商之一。
之后有芯光潤澤、士蘭明鎵等公司也在廈門建設碳化硅產線,前后項目投資將近 100 億。
雖然國內不少地方都在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由于氮化鎵外延原本就是 LED 的關鍵制程,原來的 LED 企業已經擁有完整且成熟的氮化硅平臺,因此擁有完整 LED 產業鏈的廈門在發展第三代半導體上更具先天優勢。
在 LED 企業轉型的大潮下,廈門第三代半導體蓄勢待發。(吳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Intel發布第三代至強可擴展新成員Ice Lake-SP 首次引入10nm工藝
近日,Intel正式發布了第三代至強可擴展家族中的新成員,代號Ice Lake-SP,首次引入10nm工藝,最多做到...
2021-04-09 -
雷軍為小米 11 Pro 預熱:不服跑個原神暗示在性能釋放方面極強
小米此前已官宣小米 11 系列兩款新旗艦小米 11 Pro 和小米 11 Ultra 將于 3 月 29 日發布。...
2021-03-26 -
更流暢!蘋果測試搭載三星 LTPO 120Hz 屏幕iPhone 13 Pro 系列新機
此前韓媒 The Elec 報道,研究公司 UBI Research 最新說明,三星計劃從 2021 年上半年開始為蘋...
2021-03-24 -
聯想小新Air 14 2021銳龍版官宣 搭載AMD銳龍5000輕薄本也有高性能
今天晚間,聯想小新Air 14 2021銳龍版正式官宣:2月24日見!聯想在預熱海報中提醒:它很強。新一代AMD...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