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快狗打車“虧成了狗”

2022-02-10 19:47:02來源:牛刀財經微信號  

文丨方文

出品丨牛刀財經(niudaocaijing)

中國互聯網的很多企業會出現南北對峙的現象,比如美團餓了么、京東阿里,二者各自南北方起家,各自占據優勢市場。

同城貨運領域的貨拉拉和快狗打車也有這樣的特點,一個香港起家,大本營在深圳,南方是優勢戰場;一個起家于58旗下,大本營在北京,北方市場更有優勢。

不僅是地理位置上,在業務上快狗和貨拉拉也呈現出了差異,雙方企業端和普通用戶端各占優勢的形態。

可以說,貨拉拉和快狗打車,一個“南慕容”,一個“北喬峰”。

只不過,作為同城貨運的雙雄,快狗打車在2018年后市場份額開始萎縮,如今已經掉出了第一梯隊。滴滴等巨頭的進場,更是加劇了格局的變動。

縱觀快狗打車的掉隊歷程,可以看到的是,這里面有行業發展的必然,也有企業經營的偶然。

01

掉隊的分水嶺——改名風波

2月6日,快狗打車通過港交所聆訊,即將成為港交所互聯網貨運第一股。

此前,貨拉拉數次被傳出即將開啟IPO,其也數次進行了否認,并且有創始人周勝馥的“十年之內不上市”在前,快狗和貨拉拉對于登陸資本市場的態度也是截然相反。

實際上,按照市場份額計算,快狗打車已經嚴重掉隊。

快狗招股書中提到,按2020年交易額數據,快狗打車是中國內地第二大線上同城物流平臺,市場份額為5.5%,但遠不及第一名54.7%的市占率。

綜合招股書中的多維信息,這里提到的第一名應該就是貨拉拉。

這不禁讓人感慨,按照招股書中的份額計算,快狗打車現在的體量僅為貨拉拉的十分之一。

對于快狗打車更不利的是,差距還在加速拉開。

招股書中披露的另外一份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前9個月,快狗打車的交易總額為14億元,市場份額為3.4%,相比之下排名第一的貨拉拉交易總額達到205億元,市場份額占比為49.6%。快狗打車體量低于貨拉拉的1/10。

快狗打車在和貨拉拉南北對峙期間,市場實力和貨拉拉相當。2019年的數據顯示,貨拉拉司機端用戶300萬,注冊用戶達到2800萬;快狗打車的司機用戶為3百萬,注冊用戶為1980萬。

市場公認的是,貨拉拉的優勢在C端市場,而快狗打車的前身58速運因為在B端市場有優勢,這也是貨拉拉當時一直發力追趕快狗打車的領域。

并且,C端市場的分散化,也讓行業普遍認為58速運其實更加把控著同城貨運最穩定的收入。

命運的交叉,就在雙方互相向對方領域延伸的過程中。

快狗打車的改名,對于雙方的競爭格局是一個戲劇化的轉折點。如果說B端有更穩定的訂單,那C端則是在品牌上更占優勢。58速運改名為快狗打車,便是為了將品牌更加C端化。只不過改名風波是快狗打車沒想到的,貨車司機認為“快狗”兩個字帶有侮辱性,導致了部分司機跳到貨拉拉陣營。

很難想象一次改名,導致了二者格局的變化,對于外人來說無關痛癢的名稱,對于快狗司機來說卻是格外在意。

一位北京的快狗打車司機回憶到,司機們對于快狗的新名稱非常介意,本身在平臺上接單就是賺的辛苦錢,還被快狗如此對待。

這個事件的關鍵點還在于,貨拉拉彼時正在北方市場發力,對于司機來說本身兩家就沒有多大的區別,被快狗這么一鬧導致了許多司機的“倒戈”。

但是快狗打車創始人陳小華并不這么認為,在其看來,品牌的作用就是曝光,用戶觸達就是目的達到。陳小華認為,“這與公司的戰略調整有關,公司要從小B端拓展到C端,必然需要品牌效應,而如何讓用戶記住,并把快狗App與其它的物流公司區別開來尤為重要”。

有時候兩家公司的競爭,就是這么失之毫厘。

就像是百度外賣曾經一度勢頭很猛,但是在2016年的春節,百度外賣竟然發起了給騎手買票,送騎手回家過年的活動。相反的是,美團外賣卻是保留一部分騎手在春節期間保持運力,并在春節過后大力招聘,在正月十五前恢復運力。

就是這么戲劇性的事件,卻在短時間內導致了兩家的競爭力拉出差距。改名事件對于快狗打車的長久影響,也讓其成為快狗打車歷史上不能忽視的一筆。

02

虧損、換帥,持續動蕩

2019年之后,快狗打車開始走下坡路。

58速運改名快狗打車后,不僅市場份額快速下滑,即便是原先占有優勢的企業端貨運也開始優勢下滑。

這次市場格局變動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即便是在北京市場,道路上隨處可見更多的貼有貨拉拉宣傳標簽的貨拉拉貨運車輛,快狗打車的車輛越來越少。

市場側數據也能體現出這種競爭格局的變化。

快狗打車月活用戶在不斷下滑。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0年及2021年前9個月,中國內地的月活用戶分別為69萬、66萬、49萬、43萬。即便是加上海外市場的數據,快狗打車的全部月后用戶分別為87萬、84萬、64萬和59萬。

同樣的趨勢還表現在托運訂單數量、交易總額等數據上。

業績的下滑和快狗打車的市場策略有關,其在招股書中提到,2018年之后實行了保守審慎的市場策略,一個是融資量相對于對手較少,一個是市場投入減少,另外則是傭金率提高。

快狗打車的市場投入2019年和2020年大幅減少。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1年前9個月,快狗打車的銷售及營銷費用分別為5.2億元、2.9億元、1.9億元和2.3億元。可以明顯地看到,快狗打車2018年和2021年前9個月的市場營銷費用較高,而中間兩年處于保守支出狀態。

另一項奇怪的數據是,在市場還處于激烈競爭時期,快狗打車的傭金率竟然一直在高速上升。2018年到2021年前9個月,快狗打車內地市場的平均抽傭率從5.8%增長到11.7%的高位,凈抽傭率(平均抽傭率和凈抽傭率的差值,便是獎勵和補貼部分)從1.9%增長到最高8.3%,2021年前9個月因為加大了獎勵和補貼,降低為為2.7%。

市場營銷減少和傭金率上升,或許和長期虧損有關。2018年到2020年及2021年前9個月,快狗打車營收分別為4.5億元、5.5億元、5.3億元、4.7億元,營收增長不明顯,且出現下滑趨勢,經調整虧損7.8億元、4億元、1.9億元、2.1億元。

可以看出,減少市場投入和提高傭金率,確實讓快狗打車在2019年和2020年虧損收窄。

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快狗打車的業績多么不理想,經調整虧損和營收做對比可以發現,相比于其他新經濟公司營收百億虧損十幾億來看,快狗打車的虧損高,而營收太低。

2018年的虧損接近營收的2倍,2019年虧損幾乎和營收相當,這種燒錢的節奏,對于快狗的財務壓力極大。2018年到2021年前9個月,快狗打車的現金一直保持在2-3個億,對比經營支出這個資金儲備捉襟見肘。

經營狀況不利的情況下,快狗打車在過去也經歷了管理層的變動。此前,快狗打車CEO是到家集團CFO安靜擔任,2020年后快狗打車的CEO更換為何松。快狗打車本身有58內部孵化的淵源,所以何松也不例外。何松2011年到2015年在58同城工作,2016年何松擔任58到家的副總裁,負責58速運貨運業務。

03

行業第三的壓力,快狗會“被消失”嗎?

同城貨運的賽道越來越擁擠,背后的邏輯是商業的爭奪開始更加向城市范圍內傾斜。此前,電子商務作為最大的蛋糕,物流基礎設施都是圍繞干線運輸發展。

但是隨著社區團購、生鮮、即時配送這些離消費者更近,基礎設施都是圍繞城市范圍進行的新消費場景增多,同城貨運的需求被極大地激發了。

滴滴貨運的加入,加速攪動了同城貨運的格局變動。

中國互聯網的一個規律是,行業老大和老二打假,最后行業第三“被消失”。快狗打車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危機。

滴滴貨運上線以來,對快狗打車的市場造成了直接的沖擊。

從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中可以看到,滴滴貨運憑借滴滴打車的流量、資金等優勢,快速超過了快狗打車,成為同城貨運市場排名第二。

當然,這樣的競爭下的結果,還是快狗打車在2021年開始加大補貼后取得的,這意味著,在后期流量覆蓋城市等方面劣勢逐漸顯現后,快狗打車的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

實際上,同城貨運市場的新玩家不止滴滴貨運,更殘酷的是玩家只會越來越多。

2021年底,有報道美團開始測試貨運物流業務“卓鹿”,這將是滴滴之后另一個極具侵略性的巨頭玩家進入到同城貨源領域。此外,干線物流平臺滿幫集團在2020年也加入到同城貨運,順豐等物流企業也發力同城配送等。

從這些新進入的玩家可以看出,主要分為三種角色。

一是像滴滴這樣,有流量、有司機。滴滴通過客運業務的引流,以及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在短時間內就超過了快狗打車。

二是像美團這樣有業務場景。無論是在美團這兩年的重點業務社區團購,還是B2B的快驢或是C端的美團買菜,都需要同城貨運作為支撐。

同時,美團天生有大量的商戶,這本身就是同城貨運領域里重要的客戶源。

三是像順豐、滿幫等物流企業的業務拓展。這類企業可以通過業務銜接,加速自身同城業務的啟動。舉個例子,快狗打車近幾年的重要客戶中,就包括郵政和物流服務企業。

實際上,目前的快遞物流企業已經改變了原有的城市網點+配送模式,早已有快遞企業通過貨拉拉后者快狗打車,將包裹從城市分撥中心運送到末端快遞員附近,直接進行交割。

無論是流量還是業務,或者是物流業,這些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入局,無疑都讓本身經營狀況就不理想的快狗打車,更加雪上加霜。

- END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牛刀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