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滴滴被曝全線裁員20%!股價回撤超70%,路在何方?

2022-02-17 08:57:07來源:閨蜜財經微信號  

撰文|蜜姐&編輯|凱

最近巨頭們裁員的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小米辟謠了,滴滴則保持沉默。

滴滴裁員的消息已傳了大半年,近期更是登上了某職場社區的熱搜榜榜首。

據《財經》雜志旗下事業部晚點LatePost消息,滴滴裁員靴子落地,1月中旬已開始,幾乎是全線裁員,公司總體裁員比例高達20%。

滴滴去年12月宣布將回港上市,裁員是為上市提前“瘦身”調整,還是如某些網友討論的“白嫖”員工年終獎(預計2月底發)?亦或只是“撐不住”了?

01

晚點LatePost的報道中提及,也有消息人士稱,滴滴的自動駕駛和國際出行業務板塊除外,其他部門均會裁員。而裁員通知將在2月底完成。

截至目前,滴滴方面并未回應,如消息屬實,這是滴滴繼2019年被傳裁員15%(約2000人)以來裁員動作最大的一次。

滴滴近幾年可謂是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發展。

2021年,滴滴數次陷入輿論旋渦,從反壟斷罰款到創始人背景,再到信息安全等。

2021年6月30日,滴滴低調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沒有敲鐘,也沒有慶祝儀式,但絲毫不妨礙其受資本市場的歡迎。

滴滴的發行價為14美元/股,上市首日市值一度突破800億美元。據媒體報道按當時的發行價估算,滴滴IPO至少募資44億美元。

然而上市不到半年,去年12月3日,滴滴突然官宣“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

02

滴滴上市前后,就一直爭議不斷,反壟斷罰單、安全質疑、持續虧損等問題數次引發輿論關注。

滴滴上市后交出的首份財報,半年時間虧了500多億!截至2月15日收盤,滴滴的股價為4.38美元/股,較去年高點的16.35美元/股,幾乎是腰斬之后再腰斬,跌去了73%。

如今大幅裁員,到底是為回港上市做“瘦身”調整,還是面臨至暗時刻,不得不為之?

首先來看公開披露的財務信息。

去年底,滴滴公布了未經審計的2021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業績。

據財報披露,去年二三季度,滴滴的總收入分別約為482.1億元和426.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4.68%和-1.67%。

去年第三季度,滴滴的多項財務數據表現都頗為難看,比如:

同期毛利約為18.91億元,同比下滑68.87%;

歸母凈利潤約為-303.8億元,同比大幅下滑4621%;

銷售毛利率為4.43%,對比同年第一、二季度,毛利率減少了一半以上;

銷售凈利潤為-71.18%,而同年第一季度還是正值為13%。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300059)(特此感謝!)

2021年滴滴第二、三季度的虧損幅度持續擴大,兩個季度虧損高達546.5億元,尤其是第三季度的虧損驚人,平均每天虧損額約為3.38億元!

網約車行業燒錢搶市場,滴滴此前也沒少虧錢,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2020年,其凈虧損分別為150億元、97億元和106億元。

2018—2021年前三季度,滴滴累積虧損額度已高達899.5億元。

這與大多數人印象中的滴滴出入太大,盡管此前平臺也給過消費者一些薅羊毛的機會,吸引新用戶,但對司機的提成并不少,滴滴為何會巨虧?

03

滴滴的定位并非是局限于一家網約車公司,而是在全球最大的移動技術平臺基礎上,做一家“引領汽車和交通行業變革的世界級科技公司”。

赴美上市后,其募資主要用途,其中30%計劃用于投資包括共享出行、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等;30%用于拓展國際市場的業務;以及約20%用于推出新產品等。

此外據天眼查顯示,滴滴還有36項對外投資,涉及行業從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到批發和零售業等多個行業。

圖片來源|天眼查(特此感謝!)

從此前披露的數據來看,滴滴的錢主要用于了兩大方面,一是運營開支(主要包括銷售和營銷費用等),一是擴大業務(投資及開拓國際業務等)

滴滴的業務頗為廣泛,除了蜜友們熟悉的網約車等國內移動業務,還包括國際(打車和外賣)業務以及自動駕駛、金融服務、共享單車、社區團購等其他業務。

簡單來說,滴滴的“花錢”(投資)地方太多。

當然,滴滴赴美上市前,情況也有所改善,展示了賺錢能力:2021年第一季度不僅扭虧為盈,還獲得了55億元的凈收入。

不過,如今滴滴的也是有很多真困難之處。

比如監管方面,據交通運輸部官方消息,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發布的2021年12月份網約車行業運行基本情況顯示,按訂單合規率排序,滴滴出行僅排名第16位,這與此前它7—9成的市場占有率相比,差距頗大,合規方面還需努力。

圖片來源|交通運輸部

昨天(2月15日),國家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正式施行。交通運輸部等8部門針對網約車的整頓和監管也在繼續。

而此前網約車們通過補貼搶市場的做法也難以復制,隨著反壟斷以及數據安全等系列法規的出臺,無論是哪家平臺恐怕未來都難一家獨大了。

據公開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度,滴滴國內出行的總單量規模環比下滑8.32%。因被下架APP,無法注冊新用戶,其市場份額明顯下降。

目前滴滴2021年第四季度的財報還未披露,但就目前的信息預估相關數據應該也不太好看。

總之,滴滴面臨監管壓力、長期虧損、新業務還未能跑出來等問題,即便能順利回港上市,依然是前路漫漫。

親愛的蜜友們:歡迎大家一起學習,共同成長:用今日詞匯在留言區造句,連續堅持一周,將獲贈《海龜交易法則》《基金定投:讓財富滾雪球》《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 》等好書中的一本(任選其一,先到先得),不重復贈書。如能堅持一個月,將贈送神秘學習大禮包哦。

今日詞匯:權威暗示效應

權威暗示效應:又稱權威效應,指一個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說的話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并讓他們相信其正確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閨蜜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