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環球速看料】“網課三年,我們研究了火星探索的那些事兒”

2023-01-11 21:41:14來源:顯微故事微信號  

第一批“網課大學生”正在忙些什么?

疫情三年,讓不少書生意氣,準備進入大學揮斥方遒的年輕人泄了氣,“這是大學應該有的樣子嗎?”


(資料圖片)

缺少校園生活、無法進行足夠的專業實踐,也讓外界不禁調侃和質疑這批年輕人的學識、拓展能力是否被限制住了。

但實際上,顯微故事走訪了不少大學生后,意外地發現,這些年輕人們依然保留著對世界的熱情,以及他們獨有的、關于科學、物理、甚至全人類社會的思考。

在剛過去的2022年的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人工智能創意賽中(以下簡稱C4-AI大賽),來自全國400多所高校的3000多支隊伍,帶著他們的AI作品,刷新了人們對“網課大學生”的種種猜想。

有人仰望星空,探索火星探測器降落失聯的“黑色七分鐘”的著名難題;

有人關心社會議題,希望用技術為阿爾茲海默癥的篩查盡綿薄之力;

有人大膽創新,借助無人機和無人車為災后緊急救援爭取時間……航天、農業、醫療、城市、公共安全……

在百度的人工智能技術加持下,這群大學生腦洞大開,探索出了諸多有趣、有溫度的技術應用創意方案,甚至有些超越了我們的想象。

這是一群熱血、真誠的年輕人,他們關注時代和世界、關注技術和產業,也關注社會里的個體,并始終嘗試盡自己所能,為之做些什么。

當我們提及“網課大學生是否為所謂的廢掉的一代”時,不妨先聽聽他們的“心聲”。

以下是他們的真實故事:

文 | 小北

編輯 | 卓然

如果回憶起電影《火星救援》,或許大部分人都對土豆苗在火星上破土而出的那一幕難以忘懷。

在火星的第54個太陽日,一株馬鈴薯嫩芽為宇航員馬克帶來了繼續存活的希望,也勾起了我們對火星的無限遐想。

圖 | 電影《火星救援》劇照

不僅是電影作品,在目前現有的前沿科學研究里,我們也從未停止對火星的種種探索。

在此過程中,一個名為“黑色七分鐘”的難題備受關注。

當探測器從距離火星120公里左右的距離快速降落時,它只需7分鐘就能到達火星表面,但與此同時,因為地火距離較遠,通訊信號完成地火之間的傳遞至少需要10分鐘。

這也就意味著,在探測器著陸火星的時間段里,它與地球是“失聯”的。

“著落失聯,讓一半以上的探測器在降落火星時因遇到隕石坑、巖石等物質,導致探測器側翻,讓探測無法有效進行”,來自北航的李惟瀟解釋道。

圖 |李惟瀟的團隊“火星奇跡”被多家媒體報道

李惟瀟是北航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也是本次C4-AI大賽航天組“火星奇跡”的隊長。出于專業原因,他一下子就想到這個困擾世界的難題——難道人類就不能為“黑色七分鐘”做些什么嗎?在這個初衷下,惟瀟與同導師的元哲明、許智博一拍即合,開始了一場奇妙的火星探索之旅。

在與導師討論后,他們從自己的專業出發,嘗試讓探測器“全自動著陸”——即通過目標和圖像分析,讓火星探測器自發避開隕石坑、巖石等障礙物,尋找恰當的落地點。

受黑色七分鐘影響,目前火星探測器普遍為半自動著陸,通過收集的火星軌道圖像,由地面人員選擇較為廣闊的平原地帶著陸。但整個火星上,這種大面積的平原地帶不足5%,更多的地貌和環境特征,根本無法獲得。

如果能實現全自動著陸,意味著火星探測器能前往山地、深谷、干涸湖泊之類更為豐富的地貌,采集更多的火星數據。

“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項目,跳脫出我們所處的地球,探索遙遠太空里的星辰大海,這種感覺特別好。我們當時就想,不管多難,這個項目一定得做下去。”李惟瀟這樣說。

但實際的困難,遠比他們想象得更多。

人類對火星的空間條件缺乏了解,也缺乏可用的巖石、隕石坑數據,難以算法建模;同時,此前也沒人將深度學習的算法用于火星探測,這意味著他們很難找到完整的算法模型做參考,全靠自己摸索。

圖 | 通過探測器“全自動著陸”算法模型可以看到精確的隕石坑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是,趕上暑期放假和疫情原因,所有準備只能在線上進行,且僅有2個月時間。為此,大家使出了十八般武藝,克服一切困難。

比如,元哲明和許智博負責的是隕石坑和巖石的檢測,火星數據不夠,他們就用月球數據來代替、補充;缺少能夠參考的著陸點選擇的算法模型,李惟瀟就瘋狂查資料、看論文,在線上求助百度飛槳團隊的技術人員,不斷驗證模型結果。

“算法模型對數據結果要求嚴苛,一旦有誤就需要推翻重新設計。我們的時間有限,用自己的電腦跑模型,至少得一天,但在飛槳上傳模型,2個小時就能跑完。對我們幫助很大。”

兩個月,在火星奇跡團隊不分晝夜的努力下,探測器“全自動著陸”算法模型終于在開賽前順利完成。“火星車著陸「黑色七分鐘」內的障礙識別與規避”項目也成為C4-AI大賽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回顧忙碌且充實的比賽時光,李惟瀟頗為感慨,“完成之后才發現,我們可以做到。不會的可以學,不了解的也可以看前輩的研究。我們完成了這個較為完整的科研工程,這個過程本就收獲巨大。”

遠方的星辰大海讓人心潮澎湃,“身邊人”的故事同樣動人心弦。

魚丸面,連接著孫驊偉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

那是一位父親。當兒子帶著魚丸面去看他,他把面吃完了,但魚丸卻怎么也不肯動。兒子問他為什么不吃魚丸?父親回答道:“這是留給我兒子的,他最愛吃。”

明明最惦念的人就在眼前,卻因疾病而認不出的感覺,深深觸動了孫驊偉……思及逐漸老去的家人,孫驊偉迫切希望能夠為阿爾茲海默癥群體做些什么。

恰好導師的研究方向就是醫療,自己對腦機接口又感興趣,一個大膽的想法誕生……

在當前關于阿爾茲海默癥的前期篩查里,業界較為先進的方法是檢測腦中的Aβ蛋白含量。當老年人患有阿爾茲海默癥后,他們腦區中的Aβ蛋白的分泌會有變化。通過對Aβ蛋白的分析能知道這個人是否患有阿爾茲海默癥。

但是,這需要從腦脊液提取Aβ蛋白,很多人不愿這樣做。很多鄉鎮的老年人也不知道這種前篩方式,且費用較高,大眾無法有效前篩。

因此,孫驊偉和團隊成員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在這一基礎上轉了一個彎,測試腦區信號,因為腦區信號受Aβ蛋白的分泌影響,一個較為準確的腦區信號模型,能建立起腦區信號-Aβ蛋白分泌-是否患有阿爾茲海默癥之間的聯系,從而有效前篩。

他們會給老年人做“聽說讀寫”測試,并觀察他們腦區信號的反應,通過一種曲面的黎曼流形算法進行解析,從而獲得結果。他們還和醫院合作,招募志愿者,來驗證算法并迭代。

圖 | 團隊成員正在測試

作為比賽的技術支持方,百度的BML平臺為他們提供了很多幫助。

孫驊偉和同導師的張佳樂都是“非科班出身”,不擅長做算法運行和代碼架構,而幾千個前期數據又需要進行精準計算。但好在BML平臺對新手友好,很多模型、組件也都能有所參考,讓整個團隊都能夠快速“上手”。

“新手號”一路跌跌撞撞,終于憑借著一腔熱血和真誠挺進“決賽圈”。孫驊偉回憶道,比賽過程總是意外頻發,特別擔心會折在九十九步。但值得慶幸的是,他們不僅取得不錯的成績,更為“阿爾茲海默癥前篩”提供了新的可能,邁出了堅實一步。

圖 |孫驊偉團隊的項目模型

C4-AI大賽,是由教育部牽頭,百度參與聯合承辦的比賽,目前已到第五屆,是針對高校學生在AI領域規模最大、最權威的科學競賽之一,備受學子歡迎。

正值“超級航天年”,百度作為中國探月與航天工程(603698)的人工智能全球戰略合作伙伴,本屆賽事更是與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嫦娥奔月航天科技(000901)合作,增設“AI+航天”的賽道,鼓勵高校學子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航天、工業、醫療、教育、金融、交通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價值。

在此前的比賽中,高校學子們曾研發出“Story Drawer”,讓孩子們在畫畫時,AI項目能根據孩子的繪畫內容講故事,引導孩子不斷思考,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曾打造“醫療伴隨機器人”,從醫院陪護場景出發,打造具備跟隨、監護、報警等功能的機器人,為病患提供及時周全的陪護服務。

學生們擅長從自身專業、個人經歷等不同視角出發,用AI把一個個創意落地生花。今年,一個協同空地無人群體的項目摘得“創新組”特等獎。它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山海團隊,通過無人群體的聯合感知,為那些遭遇天災的人們提供更快的救援。

災后緊急救援牽動人心。但目前的救援通常只用到無人機或無人車,如果能將二者進行協同,或將可以爭取更多救援時間,這成了山海團隊的切入點。

無人機和無人車都是以各自收集的數據完整性、探索區域,以及減少消耗為目標進行,但實際上無人機能去的范圍更遠,但它無法搭載較重的通信資源;而無人車移動速度慢,但可以作為移動基站接收無人機的數據。

圖 |山海團隊搭建的測試仿真平臺,可以看到無人機、無人車合作搜尋的效果

該如何讓二者“牽手合作”呢?團隊成員思索良久,想到了一個創新方案——嘗試用無人群體內在的激勵,讓他們主動探索沒有探索過的領域。

“我們初期的算法很難做到這一點,并且如果無人機、無人車不能很好合作的話,探索的效率會很低。”隊長葉語霄這樣說。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平時喜歡研究社會心理學的葉語霄想到了“自利和利他”原則,如果驅動算法,讓無人車不再以自身收集數據為主,而是更多作為移動通信基站協同無人機,通過“利他”的原則,讓無人機和無人車充分利用各自優勢,會讓整個數據收集更加合理高效。

圖| 葉語霄線上答辯

為此,團隊連續幾天開啟腦暴、優化算法、調試,集中力量辦大事。經常早上10點上線,一直忙到凌晨1、2點。為了緩解壓力,葉語霄還會化身吉他小王子,為大家彈奏歌曲緩解心情。

辛勤付出總會收獲回報。由于項目在智慧交通、應急救援等領域有重要應用,已與中國航天等單位開始深入產學研合作,支撐災后救援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響應。

在C4-AI大賽的平臺上,還有更多年輕人的技術“火種”被發現、被點燃,在更為廣闊的世界形成燎原之勢。

在此過程中,需要更多技術信仰者秉燭前行。這也與百度的“500萬AI人才培養計劃”的初衷不謀而合。

1月10日的百度Create大會上,李彥宏表示:“百度將一如既往為社會、為產業培養AI人才。三年前,我們宣布五年內為社會培養500萬AI人才,目前已培養了超過300萬。未來,百度會投入更多資源,與各位開發者們一道,為中國AI的發展盡我們最大的努力。”

作為國內的AI領頭羊,百度一直在積極推進“人工智能+X”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面向高校,推動校企聯合、產教融合,提供全套教學資源包、億元算力支持,與高校共建課程體系、出版AI教材,舉辦高校師資培訓班、各類AI競賽等,全方位助力AI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譬如,除了承辦C4-AI大賽,百度還發起百度之星大賽、國際大數據競賽等相關AI比賽賽,以賽促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實踐所學知識,開拓視野,從而賦能他們自我的成長。

在教學上,百度與清華大學出版社聯手出版首套產教融合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包括《機器學習實踐》《自然語言處理實踐》《計算機視覺實踐》等。

在中小學的產教融合方面,百度也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嘗試,包括出版了一套涵蓋初中高級的中小學AI教輔讀物;并在北京奮斗小學開設了人工智能綜合素養課程——《大圣教你學AI》,強調中小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師資方面,自2018年5月起,百度聯合國內頭部高校,舉辦深度學習師資培訓班,截止目前覆蓋1000+所院校的4200+名老師。

在資金扶持上,專門設置百度獎學金、松果基金等,為全球AI領域優秀的青年學者提供高額資金,獎勵其的突出貢獻。

目前已累計頒發獎金超過千萬,覆蓋了北大、清華、上海交大、斯坦福、MIT等全球二十多所全球頂尖高校。

與此同時,百度還聯合全國11家職業教育集團發布“大國智匠”人才培養計劃,為高職院校提供一個覆蓋教師、學生群體,集培訓、實踐學習、項目孵化等于一體的“綜合治理”方案。

2022年8月,“大國智匠”激勵金共有近 100所職業院校、近600位教師參與,最終20組來自職業院校的項目,獲得百度資金與技術支特。

正如我們共同期盼的那樣,技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名詞,而是正在成為AI新青年們大膽實踐、理想的入門券。

人工智能是一門強實踐的學科,選手們在比賽中做的項目、學到的知識,在未來也能很好地運用。

在葉語霄看來,災后救援,是一個非常具體的領域,但其背后的邏輯,即多智能體的協同,卻能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自動駕駛、多智能體的游戲問題。

對孫驊偉與張佳樂而言,他們通過這一項目更深入地了解了腦機接口的運用,而他們對腦控無人機等項目同樣感興趣,他們將會學習這一項目的經驗,更好地嘗試制造腦控無人機。

而專注于深空探測的李惟瀟,則會在這一次針對探測器的規避上,進一步探索圖形處理的各個模塊,望向和探索遙遠的宇宙。

他們各自的人生,都因參與這一次的C4-AI大賽而有所成長。而在背后,還有千千萬萬的與之相似的人因各種各樣的培養措施而受益。

在剛剛結束的Create 2022 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宣布已培養300萬AI人才。而葉語霄、孫驊偉、李惟瀟,正是其中的縮影,他們通過百度學習AI技術,憑技術實現自己的想法,與百度共同成長。

500萬AI人才的培養仍在繼續,當越來越多懂技術、懂AI,明白如何用技術賦能生活的人進入到社會,他們終會潛移默化地為社會帶來改變。

在大時代下,每一個小人物都值得被看見,每一個小人物都不普通。

我們關注每一個垂直行業的參與者、親歷者,

將視角切換到這些參與到時代變遷、企業進化的人群身上,

通過更專業細膩的筆觸,讓更多人看見更多人。

先后榮獲

2021年百度百家號優質成長力作者

2021年度鳳凰新聞大風號影響力TOP50作者

2021年度網易新聞網易號年度影響力作者

2020年度鈦媒體年度十大作者

2020年度騰訊新聞企鵝號優秀內容合作伙伴

2020年度ZAKER影響力排行榜最有價值作者

……

如您有合適的作品,可將稿件直接發給fangyuanjing2019@163.com

稿件一經采用發布,即刻支付稿費。

更 多 精 彩 閱 讀

職場故事 年輕人洞察 產業一線故事

香港“陸漂”|武漢審核員|單親媽媽|職業伴娘|深圳淘金客

新工廠廠妹|顯卡玩家|外賣騎手|廣州十三行|85后繡郎

整形醫生|“老漂族”|考證青年|清潔師|日租男友

大廠60后|教培老師|科恩實驗室|國貨美妝研發

網絡藥師|北漂青年|奧運志愿者|學區房家長|體校學生

貨車司機|“拆二代”|“雙城夫妻”|寵物行業|預制菜

電信反詐師|三胎家長|山西“鬼城”|寵物偵探|AI開發者

表情特效師|莆田造鞋人|315打假|城市留守兒童|三和大神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顯微故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