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飛行致宇航員視覺系統變化 但并不影響視覺敏銳度
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科學小組負責人、眼科專家奧爾加·馬尼科近日表示,三分之一的宇航員在太空進行長期飛行之后視覺系統發生變化,但并不影響視覺敏銳度。
奧爾加·馬尼科說,在長期太空飛行的情況下(3個月以上),30%的宇航員出現眼底改變,這屬于航天神經眼肌綜合征,但對視覺敏銳度沒有影響。她稱,航天神經眼肌綜合征屬于太空飛行醫學風險范疇,其中包括視神經水腫、視網膜結構改變、眼球形狀改變和遠視等視覺變化。最常見的航天神經眼肌綜合征是視神經盤水腫,表現程度不一,從輕微到非常明顯。
奧爾加·馬尼科稱,出現航天神經眼肌綜合征重要原因之一是在長期失重條件下顱內壓力升高,但發生航天神經眼肌綜合征的最終原因尚未確定。目前,由美、俄、歐、日、加等國航天機構的眼科專家組成的國際聯合研究小組,正在使用統一的調查方法,繼續對宇航員的視覺狀況進行分析研究。為此,在國際空間站上安裝了最新的診斷儀器,其中包括具有測量眼睛血液循環功能的CT機,用于監測太空飛行期間航天神經眼肌綜合征最初出現時間。
奧爾加·馬尼科表示,直接測量太空飛行中宇航員的顱內壓力是不可能的,目前科研人員一般使用非直接診斷方法研究失重對顱內壓力的影響。科研人員根據頭部和頸部血管的血液循環情況間接地對顱內狀況進行判斷,但調節失重狀態下顱內壓力程度的系統很復雜,存在許多影響因素,因此關于太空飛行期間顱內壓力狀況的難題目前仍(記者董映璧)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