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大力宣傳自研疫苗 力拓疫苗境外生產
12月3日,俄羅斯新冠病毒日增確診病例達28145例,再創新高,前一天病亡數也創疫情以來最高的589例。鑒于疫情十分嚴峻,俄羅斯總統普京2日指出,俄已注冊了兩款新冠疫苗,近期將在俄境內開始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有關專家表示,要徹底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大規模接種疫苗以達群體免疫是唯一途徑,俄將希望寄托在自研疫苗上。
已研發出兩款疫苗
俄羅斯首款新冠疫苗“衛星-V”順利通過Ⅰ、Ⅱ期臨床研究后,于8月11日獲得俄衛生部注冊。目前,該疫苗的Ⅲ期臨床試驗正在白俄羅斯、阿聯酋和印度等國進行,4萬名志愿者參與的接種試驗基本接近尾聲。Ⅲ期臨床試驗數據第二次中期分析顯示,第一劑疫苗接種28天后(第二劑在第一劑21天后進行,也就是第二劑7天后),該疫苗有效性為91.4%,42天后有效性超過95%。
第二款疫苗EpiVacCorona已于10月通過注冊,由俄“矢量”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國家科學中心研發,是一款基于肽抗原的疫苗,可以在2℃—8℃條件下保存和運送,目前正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年底前可生產5萬劑。
還有一款在研疫苗由俄科學院丘馬科夫免疫生物制劑研究與開發中心研制,是一款滅活疫苗,預計12月中旬完成Ⅱ期臨床試驗后申請注冊和緊急使用。
目前,“衛星-V”疫苗已有11.7萬劑進入流通,11月該疫苗的產量為50萬劑,今年年底前俄國內可生產200萬劑,明年1月可生產150萬劑,2月可生產300萬劑,4月起每月生產600萬劑。根據普京總統的指示,近期要用俄產疫苗開始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首先要為醫務人員、教師和社會服務機構工作人員接種。莫斯科市市長謝爾蓋·索比亞寧12月3日也表示,莫斯科將從12月5日起,在市屬成人醫院內設立70個站點為市民接種。
大力宣傳自研疫苗
首先是俄高官精英等現場接種疫苗。自8月11日首款疫苗注冊以來,包括普京總統的女兒、副總理、國防部長、總防疫師、莫斯科市市長、國家杜馬議員等高官和精英先后參加了接種試驗。他們現場接種的畫面在俄媒體、網絡上被大量轉發,減少了對俄疫苗的國內外質疑,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同時,通過社交網絡宣傳疫苗。俄有關部門還在推特上建立“衛星-V”疫苗賬號,及時發布有關疫苗臨床試驗、生產和接種進度等信息。比如通過推特賬戶,俄委托英國YouGov公司在巴西、越南、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墨西哥、尼日利亞、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和菲律賓等對“衛星-V”所做的民調顯示,73%的受訪者愿意接種新冠疫苗。目前在推特、臉書、Instagram和Youtube上都可以獲得“衛星-V”疫苗的信息。
宣傳疫苗的技術優勢。“衛星-V”疫苗采用引起普通感冒的人類腺病毒作為載體,將基因從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傳遞到人類細胞中,這項技術已經廣泛使用了數十年,并在超過1000萬接種了人腺病毒疫苗的人群中證明了其安全性。該疫苗的有效和安全性是有技術保障的。
此外,積極開展疫苗和抗疫外交。近來,普京總統分別在上合峰會、金磚會議、APEC峰會及G20峰會期間力薦俄羅斯3款疫苗。他稱,俄2款疫苗都符合絕對安全和有效兩個最重要的標準,疫苗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應當提供給所有人,俄已做好準備向所有需要的國家提供疫苗。普京不僅積極推薦俄羅斯疫苗,還反對將疫情政治化、疫苗政治化,認為對俄疫苗的抹黑和忽視源自文化和政治偏見。
向世界衛生組織遞交注冊申請。俄衛生部于10月27日向世界衛生組織遞交了“衛星-V”注冊申請,希望將之納入世衛清單,以簡化在其他國家的注冊手續,并可在聯合國國際藥物保障項目框架內提供疫苗。
12月2日,俄駐聯合國代表團和俄衛生部在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上專門介紹了“衛星-V”疫苗。俄羅斯直投基金總裁德米特列耶夫在聯大特別會議場外活動舉行的疫苗推介會上表示,該基金已經向全球40個國家的監管部門提交了疫苗審批申請。
為了更好地向全球推廣俄疫苗,俄有關部門將“衛星-V”疫苗在國外的價格定于每劑低于10美元,遠低于輝瑞、BioNTech、莫德納等西方國家制藥公司疫苗的價格。另外,由于該疫苗的存儲溫度為-18℃(液態),凍干疫苗可在2℃—8℃條件下儲存,方便運輸,因此具有國際競爭力。
力拓疫苗境外生產
德米特列耶夫曾表示,該基金目前已收到20多個國家購買10億劑疫苗的申請,但因技術條件限制,俄境內的醫藥生產廠家生產不了這么多疫苗,需要開拓疫苗在國外的產能。為此,俄正在積極開展境外疫苗生產的協商。
據悉,白俄羅斯將是第一個生產俄“衛星-V”疫苗的國家。11月23日,白俄羅斯衛生部代理部長皮涅維奇表示,白俄羅斯計劃今年在實驗室條件下生產第一批俄羅斯新冠疫苗。之前,俄與韓國GL Rapha公司已達成年生產1.5億劑“衛星-V”疫苗的協議,雙方擬于今年12月開始生產,并于2021年1月開始出口。(董映璧)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