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報告》發表最新研究:社會和經濟變遷改變了生態環境
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志日前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發現,波蘭現今一處自然保護區在整個14世紀從部落制向封建制的轉變,對當地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是人類社會和經濟的歷史變遷會改變當地環境的一個有力證據,同時這一研究還表明了這種改變是如何發生并進行的。
此次,波蘭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的科學家團隊,仔細研究了波蘭西部名為“?agów”的村莊附近的自然保護區內的不同泥炭層,并對其中的植物和花粉構成變化展開了分析。“?agów”建于13世紀初,公元1350年,耶路撒冷圣約翰醫院騎士團開始在此定居。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不同泥炭層的構成,清晰推斷出每一層形成時的條件。基于山毛櫸和鵝耳櫪的存在,以及在更古老、更深的泥炭層中發現了睡蓮,研究人員得出,在醫院騎士團定居之前,這片自然保護區曾是一片被原始森林包圍的澇漬地。研究團隊認為,泥炭中發現的少量木炭顯示,當時也在此地定居的斯拉夫部落會對森林進行定期的小規模焚燒。
在醫院騎士團的治理下,大部分土地被分給農業勞動者進行耕種。研究人員繼而發現,這一時期泥炭中的鵝耳櫪隨著谷物的增加而逐漸減少,顯示森林遭到砍伐,以便在澇漬地周圍建設農田和草甸。
研究人員指出,森林砍伐可能影響了這片自然保護區的地下水位。此外,歐洲赤松的豐度越來越大,表明該樹種在這一地區定植。這造成了土壤的酸性不斷增加,促進了泥炭蘚的生長,這不但酸化了生境,還有助于泥炭的形成。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結果可以表明,正是“?agów”地區從部落社會變成封建社會導致的經濟轉型,對當地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影響。
(張夢然)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