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超稠油油田全面邁入數字時代 對稠油生產全過程進行監測
記者23日從新疆油田公司獲悉,12月18日,該油田風城油田持續建設10年的物聯網工程全面上線,在國內率先建成從井口、管匯、密閉站,再到處理站和注汽鍋爐的全過程稠油生產監測系統。這意味著全國最大整裝超稠油油田風城油田全面邁入數字化管理時代。
“風城油田物聯網建設,我們是受益者。如今,我們依靠生產移動應用APP,隨時掌握生產動態,方便巡檢、數據查詢,減少工作量50%以上。”中石油集團公司勞模、風城油田作業區“國防班”班長李榮輝說。
風城油田由新疆油田公司風城油田作業區開發管理,這里的原油粘度最高達近千萬厘泊,超稠油的有效開采是世界級難題,被稱為“流不動的寶藏”。風城超稠油是優質環烷基原油,在世界石油探明儲量中約占2.2%。以環烷基原油為原料,可以生產75種高端化工產品,其中一些是重要的國防戰略物資。
自2007年底開發以來,風城油田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高效開發的重要引擎。該油田在國內首次實現雙水平井SAGD成功開發,形成SAGD年產百萬噸高效穩產。
自2011年起,風城油田物聯網規模隨產能建設逐步擴大,歷時4年建成全國超稠油高效開發示范基地,實現兩級扁平化管理模式,人均產量是國內同等規模稠油油田的兩至三倍,達到“百萬噸稠油千人管理”目標。2017年,風城油田率先實現國內稠油物聯網數據資源化、移動化的共享應用,油田生產運行效率大幅提升。
2019年以來,新疆油田公司在風城油田全面推廣物聯網建設成果。按照“抽油機工況+溫度數據采集”的節點化建設思路,將3000多口油井物聯網建設轉變為296座管匯物聯網建設,形成“低成本、易實施”的稠油吞吐開發區物聯網建設模式。
“通過物聯網系統實時監測油氣生產全過程、全流程,風城油田實現關鍵參數、節點工況、突變信息的報警、預警,年均可節約生產運行費用近5000萬元;構建稠油區溫度監測體系,預計年節省蒸汽20萬噸,經濟效益1600萬元。”風城油田作業區信息管理站(自動化中控站)站長陸興說。
“面對風城油田高溫、高壓、勞動強度大等管理難題,持續提升風城超稠油作為國家戰略物資的保障能力與開發效益,始終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在中石油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將著力點放在數字化建設推動理念變革、管理變革上,全力推進風城油田物聯網建設,實現破難題、增效益、提升戰略保供能力的目標。”新疆油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霍進說。
(姜晶華 王迎花 朱彤)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