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免疫反應關鍵因素找到 有助利用人體自身免疫機制對付癌癥等疾病
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免疫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發現了人體免疫系統如何檢測疾病跡象并激活保護性反應的一個重要過程——DNGR-1基因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這一最新認知有助于醫學研究人員研發針對癌癥和其他疾病的新免疫療法。
在最新研究中,他們發現,借助一種機制,名為樹突狀細胞的特定免疫細胞會將疾病信號傳遞給周圍的T細胞,這是科學家首次觀察到樹突狀細胞將疾病信號告訴T細胞的方式。
樹突狀細胞是一種白細胞,這種免疫細胞負責向T細胞提供入侵病原體的證據,T細胞則履行與免疫有關的多項功能,包括“招募”其他類型的抗感染抗體等。
如果一個細胞癌變或被病毒感染,細胞內的蛋白質就會發生變化。樹突狀細胞需要將這些變化告訴T細胞以啟動免疫反應,但科學家以前并不確定樹突狀細胞是如何完成這一任務的。
在最新研究中,他們發現,當樹突狀細胞發現一個生病或將要死亡的細胞時,會吞噬這個垂死細胞的碎片,并將這些碎片儲存在自己體內名為吞噬體的小口袋內。
研究人員對實驗鼠的免疫細胞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為向T細胞告知垂死蛋白質的情況以誘發免疫反應,吞噬體會爆裂,使這些蛋白質在樹突狀細胞內部游離。在那里,蛋白質會被分解更小的碎片,然后到達樹突狀細胞表面并被展示給T細胞,這種機制的關鍵是一種叫做DNGR-1的基因。
研究論文作者之一、倫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免疫生物學實驗室團隊負責人卡埃塔諾·雷斯·埃薩索在新聞稿中說:“找到發出信號讓吞噬體破裂的特定受體令人興奮!這一過程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基礎,更好地理解這一過程,有望使我們找到新方法,利用人體自身的防御能力來抵御感染和癌癥。”
研究人員正試圖精確追蹤死亡細胞碎片從受感染細胞到樹突狀細胞再到T細胞的路徑,他們希望,分析結果將催生能擾亂這條免疫反應途徑的方式,以及能加強這種機制的潛在戰略。
總編輯圈點
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機制來對付癌癥等重大疾病,這是近年來醫學研究領域的新熱點。2018年,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就憑借在癌癥免疫治療方面的貢獻摘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與化療或切除腫瘤等“侵入性”的癌癥治療方法不同,免疫療法通過適度激發人體自身的免疫機制,來攻擊人體內的腫瘤細胞。上述研究找到激發免疫機制的關鍵基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劉霞)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