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雪”不是雪 “霸王級”寒潮來襲川渝為何如此不同
12月30日上午9點,冷空氣大哥和“雪娘娘”抓住了2020年最后的尾巴,給四川成都帶來了頭皮屑一般的“小雪”。這場“毛毛雪”原來是寒潮大叔背后的一場“秀”。
到底是什么情況?科技日報記者找到四川省氣象臺專家一起來揭開寒潮大叔的“謎”。
“從天氣觀測現象來解釋,今天上午四川成都所降的是霰(xiàn),它是由于空氣中的水汽迅速凝結之后,降落到地面形成的像米粒大小的固體,它和雪不僅從形狀上面不同,從形成條件上面也不同。”四川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肖遞祥說。
雖然雪和霰不是同類,但是它們的形成都需要空中的溫度具備較低條件。“霰降落到地面,它對地面溫度的要求沒有那么高,像今天早上出現那種情況時,地面溫度基本上是在4度左右。若是從降雪的形成條件來講,地面溫度需要降到2度左右,才會形成雪。”肖遞祥說。
“預計從30日下午到31日白天,四川還是會處于冷空氣的一個影響的狀態,但是整個四川盆地包括成都在內的降水會比較弱,預計在盆地西部沿山還有盆地南部的一些山區,可能出現雨夾雪或者是小雪。”肖遞祥透露,接下來四川可能會出現降雪的地區都會比較弱,而且范圍不會太大,出現在高海拔山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據四川省氣象臺消息,31日白天南充、遂寧、資陽、內江、自貢5市東部,達州南部和廣安大部及盆地南部山區陰天有小雨或零星小雨,高海拔地區有雨夾雪,盆地其余地方陰天間多云;川西高原大部晴間多云,其中甘孜州西北部陰天間多云有小雪或雨夾雪;攀西地區以晴間多云天氣為主。
其實,今天成都出現降霰,還要歸功于近日在全國各地興風作浪的寒潮。就在最近幾日,中國氣象臺像極了一位老母親的絮絮叨叨,多次不厭其煩地警告:這波寒潮乃王炸級別,態度都放尊重點,拿出最貴最厚的棉襖迎接它。
于是,最近幾天寒潮“速凍”我國中東部。內蒙古、黑龍江局地也出現-40℃以下的極寒天氣,就連很“南”的華南北部最低氣溫也降到了冰點,網友們紛紛“喊冷”。
但是,這情況著實有些讓川渝地區的人摸不著頭腦,不論是最近中國氣象臺發布的全國降溫預報圖還是全國最低氣溫預報圖,川渝地區都在試探的邊緣。就拿今天上午成都市區突降“小雪”來說,成都市內多地包括府青路、騾馬市、總府路等都出現了“雪娘娘”的“背影”,這讓不少成都網友激動地上網傳圖以表示寒潮對成都地區的慰藉。可氣象專家卻表示,上圖中這個現象從氣象標準上來說叫:霰。并不是雪。
而重慶地區則更有趣了。在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全國冰凍線進程圖”中,重慶被赤裸裸地“孤立”,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據中國天氣消息,原來主要是因為這次寒潮路徑偏東,西部地區影響較小,同時受四川盆地地形的“保護”,重慶一帶處在盆地邊緣,南下至此的大部分寒潮都被擋住了,成都雖然也在四川盆地,但是相比之下,重慶主城區海拔還低一些,一般情況下,海拔低溫度就高些。
不過重慶市氣象臺專家提醒,寒潮來襲,全國大部“冰凍線”畫的是0℃線,重慶雖然沒在其中,但不代表不冷,一直到12月31日,重慶城區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在個位數,防寒保暖也不要大意。(雍黎)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