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瞄準疾病全流程管理 醫聯邁進互聯網醫療深水區

2021-01-11 13:58:41來源:華西都市報  

隨著2020封面科技榜單揭曉,誕生于成都的互聯網醫療明星企業“醫聯”再次受到高度關注。在大眾票選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榜中,醫聯以18076票獨占鰲頭,同時經封面研究院專家評審團評議,榮膺2020“年度創新服務品牌”。

過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醫療成為貫穿全年的熱詞。人們在抗疫的殊死戰斗中重新審視醫療的本質,在對特效藥和疫苗的期待中盼望科技發揮魔法般的作用。人們見證了互聯網技術為醫療帶來的效能飛躍,也開始思考在生命面前應有的克制與敬畏。

有所為,亦有所不為。這是醫聯創始人、CEO王仕銳面對互聯網醫療作出的選擇。從醫療的本質是延長人類壽命這一信念出發,他帶領醫聯邁進服務模式更深、技術門檻更高、整合難度更大、最終對患者結果負責的“深水區”。

打造行業標準

瞄準疾病全流程管理

在線問診,既是當下不少人對互聯網醫療的“第一印象”,也是中國大多數互聯網醫院的“第一選擇”,而這恰恰是醫聯選擇有所不為的領域。

在2020年底舉行的亞布力青年論壇上,王仕銳觀點鮮明地提出,當前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競爭已經嚴重同質化。“醫聯要做的,是疾病的全流程管理,以患者為中心,我們要集結所有最優質的醫療供給、檢測供給、篩查供給等,放在疾病管理流程中相應的位置。”

以互聯網的方式實現疾病的全流程管理,醫聯面臨的是從未有人涉足的空白領域。在川大華西醫學院本碩博連讀八年的專業經歷讓王仕銳深知,沒有權威的專家共識與專業的學科建設,對疾病的規范化管理就無從談起。他把這些工作比喻為“坐冷板凳”。

“醫聯在三四年前就有了要坐冷板凳的思考,也堅決地做了一些冷板凳的工作。”王仕銳說。

去年9月,在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牽頭以及醫聯的共同參與下,國內首個線上慢病管理專家共識項目《互聯網醫院糖尿病規范化管理專家共識》正式啟動。該委員會主委、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肖新華教授在啟動儀式上表示,糖尿病的管理是一項長期并隨著病程進展不斷做出調整的綜合管理過程,隨著互聯網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它將為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此后,醫聯參與的不同病種的互聯網標準化診療研究陸續“生根發芽”。10月,針對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神經內分泌腫瘤等5種常見高發腫瘤的患者院外互聯網隨訪管理專家共識啟動;12月,慢性腎臟病管理中心項目正式啟動,隨后醫聯又宣布將在精神心理領域建設七大核心能力,打造全國領先的精神心理專科項目……

“做完這些之后,我們現在相對會踏實一些,沒有那么焦慮。”王仕銳說,當醫聯擁有這些技術積累,就無需再擔心行業競爭同質化與抄襲的問題。

提升醫藥可及性

讓患者過上有品質生活

2020年11月,醫聯迎來了一個里程碑式的時刻。沈陽一名冠心病患者在醫聯平臺上收到了主治醫師開出的一張電子處方。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張處方上除了患者常用的阿司匹林,還多出了一種名為“拜瑞妥”的藥片。

這是拜瑞妥在中國獲批新適應癥后全國開出的第一張處方,也是一個關系到中國超過5000萬患者的消息。在此前的治療方案下,患者處于高血栓事件風險中,可能導致心肌梗死、腦卒中、截肢,甚至死亡。這張從醫聯開出的電子處方,再次證明互聯網醫療的快速發展,可以打破時間與地域的限制,大幅提升藥品及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在王仕銳看來,醫聯要在慢病管理上做到的效果就是“有效、低價、可及”。

為了這個目標,王仕銳和他的醫聯依然在思考,當醫學能力、互聯網能力、技術能力,甚至資本能力全部向患者聚攏的那一刻,應該怎樣去排列組合。但在這個從18歲起就以醫療為志向的青年心中,所有的選擇與努力其實都源自一份樸素的使命感:減輕患者的痛苦,讓患者過上有品質的生活。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