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中科院研發二水重鉻酸鈉結晶產品 破解鉻鹽產品生產高污染難題

2021-01-19 08:26:58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研究團隊承擔的“電合成重鉻酸鈉閉路循環工藝關鍵技術及5萬噸產業化”項目在青海博鴻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試車成功,獲得結晶形貌良好的二水重鉻酸鈉結晶產品,產品主含量≥99.7%,達到工業重鉻酸鈉優級品標準。標志著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電合成重鉻酸鈉綠色循環新工藝關鍵技術研究獲得重大突破,也預示著青海博鴻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邁入鉻鹽生產國際先進企業行列。

鉻化工行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鉻化工產品與國民經濟15%的商品息息相關,在皮革、印染、醫藥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然而基礎鉻鹽產品生產中存在高污染、難治理及對環境產生長期破壞性等難題,是鉻化工企業的生存、發展的致命隱患,鉻化工生產“源頭治理”是解決鉻鹽生產“瓶頸”的根本舉措。

對此,該所董亞萍、馮海濤研究團隊在前期研究基礎上,2007年起全面系統研究電化學法制備鉻鹽技術。先后解決了電合成重鉻酸鈉閉路循環工藝,充分利用工藝副產的氫氧化鈉、氫氣和氧氣,達到零排放要求;建立了準確檢測原料和產品中微量離子種類、含量的測試方法,提出原料液凈化方案以及雜質指標的控制要求,達到最佳工藝考核指標;解決陽極和離子交換膜材料的耐受性和效率問題;建立了實時監測的重要工藝參數和聯鎖控制機制,為“電合成重鉻酸鈉閉路循環工藝關鍵技術及5萬噸產業化”的成功實施奠定技術基礎。同時,研究團隊深化電化學法制備系列鉻鹽產品的研發工作,將近年來研發的系列鉻鹽工藝技術逐步推廣應用,成功研發出基于電化學法的整套鉻鹽清潔生產技術。

目前,董亞萍、馮海濤研究團隊正在不斷優化工藝控制指標開展后續跟進及深入研究,將為引領我國鉻化工清潔生產技術、改變我國鉻鹽生產格局提供技術支撐。(張蘊)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