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澳科學家開發有再生能力新型干細胞 可適應周圍環境并修復受損組織

2021-01-20 09:25:35來源: 科技日報   

據近日在線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研究,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具有再生能力的新型干細胞,這種由人類脂肪細胞制成的誘導專能干細胞(iMS),可以像“變色龍”一樣適應周圍環境并修復一系列受損組織。

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通過將人類脂肪細胞暴露于導致其失去原始身份的化合物混合物中來創建iMS細胞。在此過程中還刪除了限制細胞身份的“靜默標記”。研究人員將人類iMS細胞注射到保持休眠的小鼠體內。當小鼠受傷時,干細胞會適應周圍環境并轉化為需要修復的組織,無論是肌肉、骨骼還是血管。

研究人員使用兩種化合物對脂肪細胞進行了重新編程。治療后約三個半星期,這些細胞釋放出脂肪,并失去了作為脂肪細胞的身份。

研究人員稱,這種干細胞的行為就像“變色龍”。“它們會循跡融合到需要愈合的組織中。”

將細胞轉化為干細胞的現有技術具有局限性:組織特異性干細胞在其可以創建的組織范圍內固有地受到限制,并且誘導多能干細胞(iPS)不能直接注射,因為它們具有誘發腫瘤的風險。iPS細胞在使用前還需要進行額外處理,以生成特定的細胞類型或組織。

而由成年組織制成的iMS細胞沒有顯示出任何有害組織生長的跡象,它們還適應了小鼠中一系列不同的組織類型。這些干細胞不同于目前正在臨床試驗中進行評估的任何其他干細胞。它們是由患者自己的細胞制成的,從而降低了排斥的風險。

研究人員稱,iMS細胞的潛在臨床應用有兩種主要選擇:一種選擇是將患者的脂肪細胞放入機器中,與化合物一起培養。準備好之后,可將這些重新編程的細胞放入小瓶中,然后注入患者體內。另一種選擇是將兩種化合物組合成一個簡單的微型泵,像起搏器一樣安裝在體內。從理論上講,微型泵可放在需要幫助的身體部位附近(例如心臟),在那里可分配調節劑量以創建新的干細胞。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進一步研究顯示iMS細胞對人類安全,那么有一天它們可以幫助修復從外傷到心肌缺損等諸多疾病,這將是干細胞治療領域邁出的又一大步。(馮衛東)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