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智能中國高鐵創新路上持續奔跑 “十四五”中國高鐵將有哪些創新?
1月22日,中國高鐵里程數又將延長。全長119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的京哈高鐵全線將開通運營,北京至沈陽、哈爾濱最快2小時44分、4小時52分可達。
至此,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4.75公里,高鐵通車里程增至3.91萬公里,持續位居世界第一。
此前已于2020年12月27日開通運營的京雄城際,首創“精品、智能、綠色、人文”工程建設理念,是我國第一條全過程、全專業運用BIM技術設計的智能高鐵,應用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智能化設計達70余項,是我國智能高鐵新標桿。
高速智能,中國高鐵創新路上持續奔跑。
2004年,中國尚無一寸高鐵,風雨兼程16年,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現在已經領跑世界。
在2021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鐵集團”)工作會議上,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透露,2020年,中國鐵路“十三五”圓滿收官。“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八縱八橫”高鐵網加密成型。鐵路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載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推進智能高鐵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
最新數據表明,目前中國高鐵網對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已接近90%,香港進入了全國高鐵網,除拉薩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均已通高鐵。
“十四五”期間,中國高鐵將有哪些創新?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國鐵集團即宣布啟動復興號“CR450科技創新工程”,研發更安全、更環保、更節能、更智能的復興號新產品。
作為中國鐵路科技創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復興號列車目前已有350、250和160三個速度等級。此次組織實施研發CR450,將推進關鍵技術指標論證和頂層指標體系編制,開展系統集成、輪軸驅動、制動控制、減震降噪等核心技術攻關。
列車控制系統是高鐵運行的大腦和神經。國鐵集團工電部通信信號處主管莫志松表示,國鐵集團正在依托青藏鐵路組織研發新型列控系統。
“新型智能列控系統將利用北斗衛星導航技術、5G通信技術等構成空天地一體化的列控系統。與傳統列控技術相比,實現軌旁電子設備從多到少、從有到無的轉變,是列控技術領域里程碑式的技術創新。”莫志松說。
除動車組,未來智能技術將深化至高鐵的建造、養護維修、安全保障全過程。“以京張、京雄、浩吉鐵路為代表的智能鐵路建設運營,還將帶來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現代技術和新型基礎設施的全面融合與應用,進一步提升鐵路關鍵技術水平。”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信息所副所長 賈光智說。
據2021年國鐵集團工作會議透露,國鐵集團已開始著手布局鐵路新基建,啟動鐵路5G專網技術體系及關鍵技術研究,中國鐵路主數據中心平穩運行,正加大推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在鐵路領域的應用。
來自國家鐵路局消息,按照國家有關工作部署,國家鐵路局正組織開展《“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將推動時速400公里級高速鐵路關鍵技術、6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系統技術儲備等重大科技研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說,《“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還將完善“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建設,大力推進城際鐵路,加快發展市域鐵路,完善路網布局,實施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
另據2020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專題會議透露,“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里左右”。(矯陽)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