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成我國野生毒菌中毒的重災區 我國劇毒蘑菇快速檢測新方法
記者23日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日前獲得“一種劇毒蘑菇的快速檢測方法”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以后人們只需用一個檢測試劑盒,就可在3至5分鐘內完成含有鵝膏環肽毒素的劇毒蘑菇檢測。
“云南野生食用菌種類及產量位居全國之首,云南也是我國野生毒菌中毒的‘重災區’。同時,食用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祝良研究員向記者介紹,有毒蘑菇的毒理機制各異,但含有鵝膏環肽毒素的蘑菇占據主導地位。在蘑菇中毒死亡案例中,80%至90%由含鵝膏環肽毒素的劇毒蘑菇所致。鵝膏環肽毒素毒性極強,致死劑量極低。該毒素化學性質穩定,耐高溫、酸堿和鹽,常規的烹飪方法不能破壞其毒性。降低此類蘑菇的中毒事件,能有效管控致死性蘑菇中毒。
有毒與可食蘑菇往往長得非常相似,因此如何快速鑒別有毒蘑菇是世界性難題。在云南楚雄、曲靖等地有俗稱“黃羅傘”“白羅傘”的無毒鵝膏,然而,當地還有與之極為相似的劇毒鵝膏,分別為“黃蓋鵝膏”和“致命鵝膏”,一旦誤食又得不到及時治療,即可導致死亡。在俗稱“麻母雞”的鵝膏中,多個種可以食用,但其中的灰花紋鵝膏卻是劇毒的。因此,快速鑒定此類劇毒蘑菇,對預防中毒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經多年技術攻關,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樣性與適應性進化團隊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通過與企業合作并授權實施許可,目前已完成首批鵝膏環肽毒素劇毒蘑菇快速檢測試劑盒產品的研發生產。新產品可在實驗室、野外、營地、衛生所等多種條件下,快速完成含有鵝膏環肽毒素的劇毒蘑菇檢測工作,特異性地針對鵝膏環肽毒素,可通方便、快捷的特征性藍綠色顯色反應完成檢測。
這種快速檢測試劑盒的成功研發,填補了全球該領域的空白,有助于促進包括云南在內的世界野生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
(趙漢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 我國北方及中部區域出現空氣重度污染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期間(除夕19時至正月初一6時),受不利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我國...
2021-02-14 -
星際飛船高空試飛或違規 SpaceX被FAA正式調查
2月1日消息,據外媒報道,SpaceX日前因為發射其Starship SN8違反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簡稱FAA)的測試...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