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一級學科的落地 實用型人才“解渴”

2021-03-04 08:36:17來源:科技日報   

集成電路人才短缺,這個問題一度是有著14年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經歷的周玉梅的一塊心病。

包括芯片設計制造產業在內的集成電路行業是一個高科技領域,人才依賴度高。為了解決人才供給問題,“培養集成電路人才急需設立一級學科”成為近幾年來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微電子所副所長周玉梅每年必提的提案話題。

可喜的是,今年周玉梅終于能換個話題了。她的提案在去年最終推動了一級學科的落地。

“去年8月,國務院發布8號文(《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要求加快推進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設置工作,努力培養復合型、實用型的高水平人才。2020年12月30日,相關部門正式發布了設置‘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的通知。”周玉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各高校目前正在加緊落實,到明年的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就會體現。

實用型人才“解渴”

“招一個新生,前面大半年幾乎都在培訓,更別提創造價值了。”集成電路行業的企業經常會有這樣的抱怨,從學校走出去的學生不能請來就用。

“集成電路行業有自己的特點,通過實踐‘上手’非常重要。”周玉梅說,但是實驗環節設備都很貴,大多數高校沒有完備的實驗室。

學校沒有條件,能不能到企業中學習呢?

“通過到企業實習來補這個環節的短板很難在實踐中推開。”周玉梅說,原因有二:一方面現在的現代化工廠不僅是潔凈廠房,而且自動化水平高,很多工廠內用人較少,實習困難;另一方面,高科技企業的知識產權和技術秘密直接影響它們在市場上的競爭,實習想學真東西,與企業保密的要求有所沖突。

為了補上人才實踐的短板,國家出手了。

“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部門推出了產學研融合協同育人平臺計劃。”周玉梅說,由國家試點建設實踐平臺,目前已經在4所高校試點落地,探索為人才培養提供完善的產教融合環境。

復合型人才“GET”

引領高新技術的產業,沒有哪一個不是需要各領域融合、各學科交叉的。集成電路領域也不例外,它涉及電子、電路、物理、化學、材料、計算機、自動化等多學科知識,這些學科的專業人才,向集成電路融合滲透,能夠培養出集成電路領域需要的人才。

但如何吸引專業人才向集成電路領域“跨界”呢?

“這個學科其實很苦,學得也很累,在過去大家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就業渠道也比較窄。”周玉梅說,過去這個學科的吸引力一般。

隨著社會關注度的提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需要,這方面的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

“人才的培養和積累需要一個過程,一級學科的設置,引導資源和人才的匯集,同時有利于打破不同學科間人才流動的局限性。這為及時、高質量地培養擁有綜合素質的集成電路人才奠定了基礎。”周玉梅說,最實在的,在吸引優質生源方面,集成電路領域將更有底氣。

據《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顯示,2019年集成電路行業離職率是12.51%,雖比2018年進一步下降,但仍高于健康離職率。從離職原因調查結果來看,薪酬回報和股權激勵是影響行業人員流動的主要因素。

國務院8號文中明確指出:加強行業自律,引導集成電路和軟件人才合理有序流動,避免惡性競爭。

不良的人才競爭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人才缺乏。“除了高校以一級學科建設的抓手培養人才之外,相關部門也在探索聯合培養模式,期待集成電路的‘人才之渴’能夠盡快獲得緩解。”周玉梅說。(張佳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