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食品行業的下一波內卷,從種田開始_天天快資訊

2023-04-13 15:28:06來源:天天在線  

文:Giselle Yin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資料圖片)

丹東草莓、阿克蘇蘋果、大連櫻桃、廣東荔枝、陽山水蜜桃、五常大米……買果蔬生鮮時,你有關注產地的習慣嗎?

盒馬今年開放了“產地尋鮮”頻道,讓“小眾、特色、精品”農產品銷往全國;抖音電商 “山貨上頭條”項目,共有23.8億單農特產通過抖音電商出村進城……京東、拼多多、抖音電商、快手、叮咚買菜、盒馬鮮生等多個渠道都在扶持原產地好物,這讓過去許多鮮為人知的原產地好物被更多人所熟悉和選購。

根據京東《2018-2022地標農產品上行趨勢分析》顯示,地標農產品是農產品上行的新增長點。近5年,地標農產品消費金額年均增長36%,高于農產品整體增速4個百分點;地標生鮮農產品消費金額年均增長41%,高于生鮮農產品整體增速7個百分點。

Foodaily觀察到,豐富多彩的地方農產品,也在為越來越多的食品品牌提供產品創新靈感。除了風味創新和原料升級,品牌在產品形態和定位、產地合作方式、營銷玩法等方面都進行了多樣化的探索。

僅從2023年2月以來的新品來看,安慕希地域限定系列接連推出了長白山藍莓和貴州修文獼猴桃兩款酸奶;軒媽布局中國好原料,推出以徐聞菠蘿和錢塘龍井為原料的龍井鳳梨酥;鐘薛高推出“美好鄉村”聯名款椰香小粒咖啡雪糕和紅米新炊雪糕,以云南當地特色農產品孟連咖啡和哈尼梯田紅米作為載體,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將原產地物產做為靈感,并深入上游產地布局?品牌和上游產地都可以進行怎樣的合作?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多個行業案例,來看食品行業在尋味中國尋找美味靈感和鄉村振興上,都做出了怎樣的探索和實踐。

我要讓所有的人知道,

這個果園,被你承包了

狂卷“真水果”鮮果茶的新茶飲品牌是水果原料消耗大戶。

一方面,消費者喜歡鮮果茶。艾瑞咨詢的《2022年美好生活水果新食尚消費趨勢報告》顯示,35.2%的消費者會把鮮果茶作為一種重要的水果食用方式。

另一方面,從粉末沖調時代到鮮果茶時代,水果是新茶飲深挖的靈感池,也捧出了不少品牌爆品和超級水果,如喜茶的多肉葡萄連續5年銷冠,刺梨、芭樂、柿子等相繼席卷各大品牌門店,蜜雪冰城的檸檬茶一年賣出兩億杯……

鮮果茶人氣高漲的背后,也給品牌帶來了原料供應壓力,為保證原料的品質、價格穩定,新茶飲紛紛走上了種田之路。

產地接力,示范基地……喜茶背后的產地合作多樣化探索

3月31號,喜茶公眾號發布了一篇筆記,介紹了其銷冠——多肉葡萄家族背后的原料“產地接力”故事。

多肉葡萄剛誕生時,選用了當季巨峰葡萄作為原料,市場反響熱烈。然而,巨峰葡萄季節性很強,為打破季節性售賣限制,喜茶幾乎測試了所有葡萄品種,最終選定了與巨峰風味相似、甜度高、汁多飽滿的夏黑葡萄作為巨峰的替代返場。

由此,喜茶探索出了“產地接力”模式,即每年3月夏黑切換,8月巨峰回歸,通過產地切換,突破了水果的產季與單一產地限制,保證了多肉葡萄的全年穩定供應,也成就了其5年蟬聯銷冠的成績。

“產地接力”這一模式后來也運用到了其他產品上,如“多肉青提”的原料陽光玫瑰青提,其產區覆蓋廣東、云南、湖北、江蘇、山東、遼寧等省份,草莓、水蜜桃、芒果等原料也會根據產季切換品種或產地。

除建立專業的水果供應鏈采購團隊外,面對復雜的鮮果原料,喜茶通過產地接力、示范基地、自建基地、共建基地等多樣化的上游產地合作模式,如位于遼寧的巨峰葡萄認證示范基地、在廣東自建了百畝香水檸檬自建基地、廣西檳榔芋喜茶共建種植基地......不斷積累供應鏈資源。

如去年的爆品喜柿多多,使用了來自喜茶與陜西省消費幫扶館共同打造的富平柿子示范基地的柿子。

在這些種植基地,喜茶還對日常管理提出了要求:采用現代化種植技術、配置了自動控溫日光溫室、聯棟溫室、葡萄避雨栽培設施等硬件設施、請專業的農業院校、技術公司指導等,保證了原料供應和產品出品的穩定,以新茶飲的高標準影響上游原料種植。

自建原產地收儲基地,蜜雪冰城檸檬水的低價秘密

作為新茶飲界超高性價比的代名詞,蜜雪冰城4元一杯、號稱“一天喝掉一座檸檬山”的爆款檸檬水背后,也在供應鏈升級上下了狠功夫。

源源不斷地支撐著蜜雪冰城兩萬家門店檸檬水的是,位于“中國檸檬之都”——四川安岳的檸檬基地。

2020年之前,蜜雪冰城門店大量使用的檸檬大多是通過向各地批發商或果農采購獲得,產品品質和供應都不夠穩定,嚴重時甚至會斷供。

因此,2020年9月,蜜雪冰城在四川省安岳縣注冊成立四川雪王檸檬有限公司,從事檸檬的收儲和運營。安岳縣是中國唯一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縣,檸檬種植規模、產量、市場占有率均占中國的80%以上。

設立收儲基地后,蜜雪冰城將新鮮采摘的檸檬第一時間送到工廠,經過機器清洗消毒,篩選分級,將大小、色澤、光滑度均達標的檸檬裝箱,通過蜜雪的物流直接運輸到全國的中心倉庫,再按需再分發到門店,制成一杯杯現切現搗的冰鮮檸檬水。

蜜雪冰城檸檬基地負責人吳飛翔在公開報道中提到,目前蜜雪冰城安岳檸檬基地發揮了多重積極效應。“不僅保證了蜜雪冰城全國門店全年檸檬的供給量,還能從源頭保證產品質量,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更重要的是,通過建立基地、倉儲以及物流等,多維度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從而在市場上能提供給消費者持續性的性價比優勢。”

采購之外,蜜雪冰城還和有實力的農資企業合作,幫助果農大幅減少種植、管理環節上的資金投入,并提供種植技術支持。

如今,蜜雪冰城是安岳當地最大的檸檬采購商,每年采購比例占當地優質四兩果總額的30%,超過6500戶果農為蜜雪冰城供應檸檬,以穩定的價格采購到了優質原料的同時,也保障了果農的收入。

當然,除了檸檬,蜜雪冰城在茶葉、云南咖啡等原料上也有產地布局。在官號上,蜜雪冰城通過雪王去果園采水果、茶園采茶的等小故事,帶大家看了自家果園,介紹了蜜雪冰城的原料產地、采摘規范、產品特點等信息,借助更親切的IP形象向消費者展現了優質原料的供應實力,也讓更多人認識到這些優質產地農產品。

從小眾到大眾,

供應鏈升級,是走出產地的底氣

對于農產品來說,難以走出產地的原因可能是交通、物流、知名度等問題,也可能是上游供應鏈的產能不足等痛點,或是加工工藝不成熟,導致商品完成度低。近幾年,椰子、油柑等原來相對小眾的水果原料,因為供應鏈的成熟而成功商品化,因此終于有了走出產地、擴展品類的機會。

從0到1的小眾發展與破圈,油柑從茶飲店殺入瓶裝飲料賽道

作為網紅小眾水果“鼻祖”的油柑,最早在潮汕等地區多是用于鮮食或作為涼果等。

2021年以來,在奈雪的茶、喜茶等新茶飲品牌的帶動下,油柑這一地方小眾水果因為“三秒苦澀,五秒回甘”的新奇味道和“清爽、刮油”等硬功效爆火,各大品牌紛紛跟進使用。

油柑火了,身價水漲船高,一度一“柑”難求。那一年,以往8元/斤的油柑一度漲到了40元/斤,當地的一些果農也開始擴種油柑。

但火熱的背后,有人擔憂尚未完善的油柑產業鏈難以支撐后續穩定的原料供給,油柑產業能不能持久健康地發展?半熟財經2021年的報道中就提到,現階段的油柑產業鏈仍不完善,主要發展果茶、果酒等附加值較低的粗加工,深加工產品幾乎空白。

Foodaily發現,其實2017年以來,已經有品牌投入到油柑的加工工藝研發中。

在同為油柑產區的云南,比起油柑,“滇橄欖”這個叫法更為熟悉親切。不過,滇橄欖本身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和茶飲店用的“甜種油柑”不同,野生滇橄欖剛入口時帶有苦、澀等口感,因此難以觸及更為廣泛的、尤其是產區以外的消費群體,這也是滇橄欖汁研發中的技術難題。

于是云南品牌橄清就尋找不同成熟度、不同生長區域的橄欖,大量請教行業專家、民間大師,又聯合西南民族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學院,歷經三年,最終獨創“破苦去澀”工藝,讓滇橄欖變得更好喝、易入口,能為更多人所接受。

橄清對滇橄欖原料的特點也進行了深挖。在定位上,「HOHO橄清」延續了油柑“去油”的現有認知,定位為“去油神器”;「每日橄清」則基于滇橄欖藥食兩用、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等功效,選擇了“護嗓潤喉”這一獨特定位。

目前,橄清旗下每日橄清、HOHO橄清兩款單品2022年全年終端零售額已突破3億,兩款產品分別銷量過億。今年2月,橄清也作為云南品牌出現在了東方甄選云南專場,單場累計銷售額突破170萬。

從茶飲爆品到瓶裝飲料,橄清可以說是地方特色小眾水果商品化成功的又一案例,也可以看出經過加工工藝的打磨,油柑在新茶飲之外,依然具有其他品類商品化的潛力。

從1到10的品類擴展與產能提升,夯實全產業鏈壁壘,椰子的歸宿不止生椰拿鐵

4月3日,瑞幸發了一條生日微博:“兩年前,人類喝到了瑞幸生椰拿鐵;兩年后,人類喝完了3億+杯生椰拿鐵!”

3月末,當年和生椰拿鐵一起出圈的菲諾揭曉了位于海南的第二家工廠,海南廠為菲諾目前產能最大的工廠,年產能可增加10萬噸,總投資額1.6億元。

生椰拿鐵和菲諾,都已經不同于當年了。

回看菲諾兩年來的發展,之所以能跟上不斷擴大的椰基市場,離不開其在供應鏈上的長期投入。

2015年成立后,菲諾就投入了大量精力建設產業鏈,最近公開的第二家工廠之所以選址海南,看中的也是“椰子大省”的全產業鏈資源。

菲諾創始人張凱在公開報道中提到,海南新工廠能利用港口優勢,節省原料進口的成本和時間。此外,作為中國最主要的椰子產區之一,海南具有成熟的椰子產研體系,能幫助菲諾加快創新成果落地為成品。在新品研發中,菲諾也能借力海南高效且完善的椰子產業鏈,進行椰子初加工、椰殼副產品處理等。

基于扎實的全產業鏈,菲諾可以不限制于厚椰乳,將產品矩陣迅速擴展到了5大品類,包括椰乳(厚椰乳和生椰乳)、椰基直飲飲品(零糖小椰乳和生椰小拿鐵)、椰皇水和椰子水這三個乳/飲品類,以及最近推出的椰基奶油(椰子淡奶油)和椰基果泥(椰皇泥)兩個新品類。

去年,菲諾也和Foodaily提到,他們也嘗試過和其他品牌聯名,推出泰式厚椰黃咖喱、厚椰乳燕窩粥等產品,抓住“萬物皆可椰”的趨勢,探索椰基食品新品類。

菲諾表示,未來將持續開發更多品類,推出更多元化的產品。從菲諾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全產業鏈在椰子原料破圈中,發揮了關鍵左右,也是品類擴大、長期穩定發展的底氣。

講述源頭好味道好故事,

強強聯手助力更多地域產業好物出圈

原產地好物不僅升級了消費者的餐桌,日益深入人心的“原產地物產觀”也為品牌帶來了升級方向。對于品牌來說,原產地帶來的不僅僅是一種風味,還是原料品質、體驗的整體提升,也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產地直采,可復制的“地標+產品”地方農產品商業化樣本

說到這幾年明確地以“地域限定”為概念的產品,一定繞不開的案例就是安慕希。

2021年,安慕希地域限定系列推出第一款使用了徐聞菠蘿的清甜菠蘿酸奶,此后推出AMX丹東草莓酸奶、AMX新疆哈密瓜酸奶、甜郁芒果酸奶。今年,安慕希又先后推出了長白山藍莓、貴州修文獼猴桃兩款新口味,通過使用“地域水果”這一原料,完成了對傳統水果酸奶品類的升級。

以丹東草莓口味為例,在原料上,安慕希采用了“產地直采”的合作方式,選用丹東本地成熟優質的草莓,保證了原料的品質。

在渠道和營銷上,安慕希與京東合作,依托京東物流推出的「城市名片計劃」這一IP,京東物流攜手安慕希,聯合京東大商超、京東生鮮、丹東市圣野果漿專業合作社、土生工作室等組織,將丹東作為首發站,推出「尋味丹東」主題營銷。

此外,安慕希啟動了新農人幫扶計劃“友你安心計劃”,以新農人經濟賦能為目標,借助安慕希在當地產業鏈優勢,通過技能培訓、開辟專供基地、實行產業標準化管理等等方式,幫助產業鏈上更多的從業人員實現增收。

同過品牌、原產地、渠道平臺多方合作,安慕希憑丹東草莓這一地標品牌水果原料實現了水果酸奶的差異化升級和口味背書,品牌產品則帶動了當地特色農產品的深加工,也擴大了地標水果的知名度,強強聯合,實現了多方共贏。

傳承與幫扶并重,幫助特色農業產區產品講好“文化故事”和“中國味道”

在國內眾多特色農產品產區中,云南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今年2月中旬,鐘薛高發布了“美好鄉村”聯名款系列雪糕,推出椰香小粒咖啡雪糕和紅米新炊雪糕兩個新口味。

這是鐘薛高同中國鄉村發展基金聯合推出的首款系列產品,兩款雪糕分別采用了云南孟連縣的咖啡和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的紅米,并承諾為了支持鄉村振興戰略,每賣出一支這樣的雪糕,鐘薛高將捐贈1元公益金。

產業經濟賦能和社會公益之外,鐘薛高還結合“文化傳承發揚”,通過邀請專家展開知識普及講座,大力發掘農業文化本土人物故事、產業案例及風俗人文等,開發定制版美術包,定制農耕文化宣傳手冊,結合“中國農民豐收節”,打造豐富的文化內容生態,以主題宣傳片、直播、電視、紙媒等形式,對云南當地特色傳統農耕文化進行傳播和推廣。

鐘薛高認為,在消費幫扶中,新消費企業能起到的最大作用是讓年輕人看到、感知到、喜愛上。云南特色農業產區農產品與新消費品牌的合作,讓更多消費者有機會通過創新產品品嘗到千里之外的地方特色農產品,也可以了解到當地傳統農業文化,并最終將特色農產品和文化情感體驗轉化成產區發展優勢,為當地產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影響力和收入。

小結

從食品行業的整個產業鏈來看,上游和下游各自面臨著不同的壓力和痛點。

一方面,對于品牌來說,始終面臨著上新壓力,該去哪里找靈感?對于核心原料,如何保證品質、價格、供應的穩定?當產品出現同質化,如何創造出差異點?

另一方面,對于上游農產品來說,有好東西,但往往面臨著深加工能力、宣傳能力、銷售渠道能力的欠缺,農產品附加值低,銷路和價格不穩定,這些都影響著上游生產者的生機。

通過國內上下游合作的案例,我們發現在這類合作中,品牌不僅獲得了創新靈感和穩定的原料供應,同時也扮演著連接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重要角色,商品也不只是商品,還是一種傳遞信息的媒介。

這種良性合作填補了兩者之間的空白觸點,可以與上游生產者形成良性循環機制,也是對國家鄉村振興政策的積極響應。

實際上,從全球食品行業來看,從上下游合作到產地自產自銷自建品牌,“品牌+產地“的各種結合方式已經被運用得非常成熟,相信在未來,從產品到合作模式,國內在上游農業資源開發上也會有更多嘗試和創新,Foodaily也會持續關注海內外的相關案例,與行業一同分享和探討。

關于品牌與上游的合作關系,各位讀者有什么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