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環球簡訊:寒武紀被指惡意裁員

2023-04-26 16:10:35來源:天天在線  

近日有認證為寒武紀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稱,寒武紀惡意裁員應屆,裁員比例高達80%。對此,寒武紀HRD回應稱該信息不屬實。該網友表示,談完績效評價是D,好在有績效保護,年終獎正常發;后面是解除勞務合同,賠償n+1。也有網友稱,沒有n+1賠償,也沒有年終獎。

AI芯片第一股


【資料圖】

2020年,寒武紀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AI芯片第一股”。上市首周,寒武紀股價一路走高,從64.39元/股的發行價,最高漲到297.77元/股,市值也突破千億。

但從財務數據來看,2017年至今,寒武紀始終處于虧損態勢。2017年~2021年,寒武紀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億元、-0.41億元、-11.78億元、-4.34億元以及-8.24億元,五年累虧逾28億元。根據寒武紀發布的業績快報,2022年,寒武紀實現營收7.29億元,同比增長1.11%;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1.7億元,虧損同比擴大41.4%。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紀此次被指“惡意裁員”之際,正值公司重回千億市值的時刻。有聲音認為,寒武紀在資本市場上重新受寵,與近來大熱的ChatGPT概念有關。不過,寒武紀對此表示,公司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處理器芯片,但不直接從事人工智能最終應用產品(例如類ChatGPT應用)的開發和銷售。

股價漲超,與裁員收縮形成反差

針對寒武紀的此番裁員,有認證為公司員工的網友稱,一方面是因為公司營收不利,另一方面則是公司高管想通過裁員近早實現公司層面的盈利。事實上,如今重回千億市值的寒武紀,業績的確承受巨大壓力。去年寒武紀僅錄得7.29億元營收的同時,公司的歸母凈虧損卻高達11.66億元。

而公司連續六年虧損的背后,一定程度上與公司的巨額研發費用有關。財報顯示,寒武紀的研發費用常年超過公司同期的營收規模。其中,研發人員的薪酬是寒武紀研發費用的大頭,2019年至2021年,寒武紀研發人員的薪酬總額從2.38億元一路上漲至7.38億元。

雖然近段時間以來寒武紀的市值重新回到千億級別,但業績層面寒武紀至今仍未找到盈利的鑰匙,公司的經營數據一直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2017年,寒武紀的營收僅僅為784.3萬元。一年之后,寒武紀的營收首次突破億元規模,達到1.17億元。2019年、2020年,寒武紀的營收達到4億元+的水準,兩年分別收獲4.44億元、4.59億元的營收。2021年,寒武紀營收再度實現大幅增長,全年錄得7.21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57.12%。

盡管寒武紀的營收增速表現并不穩定,但寒武紀始終保持著營收增長的態勢,而寒武紀在利潤方面卻虧虧不休。

AI行業受熱捧

寒武紀這次裁員消息引起外界關注的主要原因在于,此時AI行業正受到二級資本市場熱捧。

但在這輪ChatGPT相關概念股上漲行情之前,寒武紀股價已經低迷多時。2020年7月,寒武紀作為“AI芯片第一股”在科創板上市。眾多投資者對這個身上帶著中科院學霸創業、明星獨角獸等標簽的企業青睞有加。上市當天,寒武紀股價由64.39元的發行價一度大漲至295元,市值突破1000億元。但上市兩個月后,寒武紀股價開始持續下跌。到去年4月,寒武紀46.59元的股價達到上市以來最低點。

隨著AI行業的火爆,身處AI芯片賽道的寒武紀股價也自今年年初開始持續上漲。截至4月25日,其股價年內漲幅已經超過350%,而當日248元的收盤價,已經與寒武紀上市當日的收盤價相當,其市值也隨之重回千億高峰。寒武紀在自身股價處于高位時進行裁員,有觀點認為其是因原始股東、大股東及高管所持公司股份須在公司盈利后才能解禁,而公司外部營收難以實現增長,大規模裁員或許可以幫助寒武紀實現盈利。

(本文綜合鈦媒體等信源)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