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魏建軍“火烤”王傳福!“生撕”國貨之光比亞迪的長城汽車,是真的輸不起了_環球新消息

2023-05-29 17:21:43來源:天天在線  

長城汽車很焦慮。


(資料圖片)

作者 |窗紗小鹿

來源 |天天財經116

兩大國產汽車巨頭掐起來了。

5月25日,原本是比亞迪新車型宋Pro DM-i冠軍版上市發布的日子,不料長城汽車選擇在這一天給了比亞迪當頭一棒。

當天上午,長城汽車發布聲明稱,比亞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兩款車型涉嫌污染物排放不達標,長城已于4月11日向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

比亞迪則在午間火速做出回應稱,測試車輛由長城購買、保管并安排送檢,且送檢時里程僅為450-670公里。嚴格來說,測試車輛不符合國標要求的送檢狀態,即應由第三方抽樣、保管及送檢,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測試。

在聲明開頭,比亞迪還表示:“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并保留法務訴訟的權力!”

車企采用舉報的方式打擊競爭對手,又在輿論場上公開掀桌,這在業界十分罕見。

而這一系列操作說明了一件事,長城是真的著急了。

舉報背后,是糟糕的銷量表現

不久前,長城汽車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財報顯示,長城汽車首季營收290.39億元,同比下滑13.63%;歸母凈利潤1.74億元,同比下滑89.34%;扣非凈虧損2.17億元,同比下滑116.65%。

長城汽車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

與之相隨的是,長城汽車第一季度的銷量也出現了頗為嚴重的下滑。資料顯示,長城汽車今年1-3月累計銷量為21.99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22.41%。

分品牌看,在長城旗下的五個品牌中,除了長城皮卡的銷量仍為正增長外,哈弗、WEY、歐拉、坦克均在一季度同比銷量下滑。其中,哈弗品牌銷量 12.58 萬輛,同比下降 24.58%;WEY品牌銷量 3403 輛,同比下滑 76.18%;歐拉品牌銷量1.78萬輛,同比下滑47.37%;就連近兩年的大熱門坦克品牌也結束了增長態勢,一季度累計銷量2.42萬輛,同比下滑6%。

長城汽車3月產銷報告

為了挽救下滑的銷量,長城汽車從3月開始推出了多個保價與降價促銷活動。

首先是坦克品牌在3月18日推出了保價政策,如在今年所購車型官方建議零售價下調,坦克品牌承諾主動返還新舊建議零售價差價;隨后哈弗品牌宣布,3月19日至4月30日購買哈弗H6可享1.5萬元的現金優惠;歐拉品牌則是為2023款歐拉好貓給出2.2萬元的現金優惠,活動時間為3月20日至4月30日。

這一系列組合拳取得了一定效果。4月,長城汽車總計賣出了9.31萬輛車,旗下五個品牌的銷量都出現了同比上漲。

長城汽車4月產銷報告

但總體來看,長城汽車今年前四個月的累計銷量還是同比下降7.18%,僅長城皮卡和坦克品牌呈現增長態勢。

實際上,長城汽車的銷量頹勢在2022年便已經出現。根據長城汽車2022年年度報告,年內該公司累計銷售新車106.17萬輛,雖然連續7年銷量超百萬輛,但與2021年全年128.1萬輛的銷量相比,長城汽車銷量大幅下滑17.11%。除旗下坦克品牌全年累計銷量同比有較大漲幅外,其余四個品牌銷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如何拯救下滑的銷量,已成為長城面對的最棘手的難題。

為何會對比亞迪急眼?

長城汽車的銷量下滑與其新能源轉型的乏力緊密相關。

正如比亞迪在聲明中所說,“作為全球第一家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品的企業,在插混技術上有二十多年的積累和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簡單”。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時代的落后已是不爭的事實。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為186.35萬輛,同比大增208.64%,超越特斯拉,衛冕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同期,長城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僅為13.18萬輛。

在燃油車時代,長城汽車曾是銷量的王者。特別是2011年推出的“國民神車”哈弗H6,一經發布就牢牢占據了SUV銷量冠軍的寶座。從2011年至2021年,哈弗H6連續11年成為中國SUV銷量冠軍,2016年12月甚至以超過8萬的單月銷量,創造了中國單車型月度銷量紀錄。

實際上,直到2021年比亞迪的銷量仍遠遠落后于長城汽車。當年,比亞迪全年銷量73萬輛,低于哈弗品牌同期77萬的銷量,更遠低于長城汽車全年超128萬輛的銷量數據。但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當時比亞迪的銷量已經達到59萬輛,遠超同期長城汽車的13.7萬輛。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快速攀升,形勢在一年之內就發生了逆轉。2022年,比亞迪累計銷售超186萬輛新車,同比增長超150%,遠超長城汽車106.17萬的銷量。其中,比亞迪宋系列車型的銷量約47萬輛,取代哈弗H6成為國內SUV市場新的年度銷量冠軍。

2023年,比亞迪繼續高歌猛進,1-4月,比亞迪累計銷量為75.74萬輛,同比增長94.1%。而長城汽車的同期銷量不升反降,在新能源時代的頹勢盡顯。

其實,長城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起步并不算完,早在2012年就進行了相關的布局。但作為燃油車時代的“王者”,長城的志向并不在新能源,在2016年的股東大會上,長城汽車掌門人魏建軍表示,“長城汽車只做新能源汽車追隨者”,這就導致長城在新能源時代失去了先機。

逐漸落后于同行的現實,讓長城汽車也不得不開始在新能源上發力。今年以來,長城的新能源轉型明顯按下了加速鍵。

今年3月,長城汽車發布了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 Hi4,該技術被業內視作比亞迪DM-i混動技術的直接競爭對手。

圖片來源:車聚網

5月15日,長城汽車又發布了搭載Hi4技術的混動新車型哈弗梟龍與哈弗梟龍MAX。一定程度上,梟龍系列對于長城來說是一款不能失利的產品,否則長城汽車將在新能源市場面臨退無可退的境地。而梟龍系列的這兩款車型無論從定價還是產品參數方面,均指向比亞迪旗下的宋PRO DM-i和宋PLUS DM-i。

在汽車行業越來越來越內卷的情況下,長城和比亞迪已經進入了“硬碰硬”的階段,也難怪此番雙方會公開翻臉。

舉報會如何收場?

再說回舉報本身,長城汽車舉報的內容為比亞迪的兩款車型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據了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通常應該使用的是高壓油箱,而不是常壓油箱。

在燃油車時代,大多數車輛使用的都是常壓油箱,燃油揮發的氣體會被炭罐吸附,當車輛運行時,利用發動機的進氣負壓,將炭罐中的油蒸氣脫附至發動機內燃燒處理,避免排放到空氣中,污染環境。

而對于混動車輛來說,絕大多數時間都處于純電運行的狀態,內燃機長期不參與工作,炭罐內的油蒸汽無法得到燃燒處理,就會揮發到車外,出現排放超標的情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多數車企會采用高壓油箱,這種油箱能承受更大的壓力,從而能讓更多氣體沉積在油箱內,避免油蒸汽揮發到空氣中。相較常壓油箱,高壓油箱的成本也更高。

關于比亞迪是否真的存在排放不達標的情況,目前還是一個羅生門。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出臺的《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定》第四條,機動車存在排放危害的,其生產者應當實施召回。也就是說,如果長城汽車的舉報屬實,比亞的的兩款車型將面臨召回的風險。

而如果長城汽車的舉報不屬實,由于長城和比亞迪同屬于汽車行業,長城汽車可能涉嫌不正當競爭。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經營者不得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如果經營者違反相關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事態最終將會如何發展,就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吧。

編輯 |唐吉訶德

排版 | 秦心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