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
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該成果于北京時間8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自我國
2020-12-09 07:59:53 -
不當施肥令土壤越來越“瘦”:呵護土壤,微生物既是受益者又是主力軍
萬物有科學今年的12月5日是第七個世界土壤日,主題為保持土壤生命力,保護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眾所周知,土壤猶如地球的皮膚,這里可謂微生
2020-12-09 07:58:35 -
每月超2000萬臺手機被植入木馬,背后牽出金立、魅族等公司?
)什么?還有手機企業給自己品牌手機植入木馬?這不是自毀品牌形象嗎。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一審判決書顯示,真有手機廠商就這么干
2020-12-08 16:20:42 -
避免影響國際社會后續月球探測任務 嫦娥五號上升器受控落月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8日6時59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離軌,7時30分左右降落在月面經度0度、南緯30度附近的預定落點。國
2020-12-08 16:17:27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聚乳酸生物塑料 可盛裝沸騰液體且不會收縮和降解
12月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阿克倫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日研發出了一種新型聚乳酸(PLA)塑料,這種塑料可用來盛裝沸騰的液體。據了解,雖然和傳統
2020-12-08 14:13:08 -
美媒:我們正處于太空取樣“黃金時期” 天體樣本可推動未來科學突破
美國太空網站12月5日發表題為《我們可能處于從太空取樣的黃金時期》的報道稱,對行星科學家而言,來自天體的樣本是特別的寶藏。美國航空航
2020-12-08 14:10:45 -
國際空間站接近服役末期 俄羅斯提出建造新的國家軌道站計劃
伴隨著故障不斷的國際空間站接近服役末期,各國都開始考慮后國際空間站時代怎么辦。俄羅斯近日提出建造新的國家軌道站計劃。根據構想,俄羅
2020-12-08 11:34:06 -
各國開始爭相布局6G網絡 6G網絡十年后或能投入使用
關于 現在談 6G 是否為時過早這個話題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近兩年,隨著 5G 的逐漸普及和商用進程的加快,關于 6G 的探索和討論也
2020-12-08 11:01:29 -
防不勝防!多地冷鏈食品環境核酸陽性,我們為什么要進口冷凍肉?
冷凍牛肉、冷凍甲殼燒、冷凍豬肉……剛進入12月,短短幾天時間,包括山西、安徽、遼寧等多省份頻繁曝出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2020-12-08 10:43:10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人類正迎來智能時代 新技術將給人類帶來革命性影響
12月7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開幕。會議以培養新能力、迎
2020-12-08 10:42:06 -
超級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 月球可能是由地球與泰婭碰撞形成
據《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的一項新的超級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大約45億年前,月球可能是由于地球與火星大小的行星泰婭(Theia)碰撞而形成
2020-12-08 10:40:36 -
暗物質缺失星系引發激烈爭論 哈勃最新數據解釋暗物質缺失星系成因
自2018年起,科學家曾發現兩個暗物質缺失星系,它們引發了天文學界關于天體性質和引力定律的激烈爭論。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
2020-12-08 10:02:28 -
科學家設計新型納米武器:有望對正常細胞“零損傷”前提下 精準打擊癌細胞
傳統癌癥化療在靶向性、耐藥性、副作用、轉移復發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近日,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趙燕軍、王征團隊設計了一種基于
2020-12-08 09:33:06 -
冰刻研究取得新突破:在八分之一發絲粗細光纖末端雕刻上百件“冰雕”
在八分之一發絲粗細的光纖末端同時雕刻上百件冰雕還記得兒時看過的冰雕展嗎?宮殿、動物、叢林,讓人不得不贊嘆匠人的高超技藝。如果,這樣
2020-12-08 09:25:02 -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 可高效獲取全球范圍高精度立體影像
12月6日11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高分十四號衛星是
2020-12-08 08:42:21 -
SpaceX成功發射全新龍飛船2號 將為國際空間站送去補給物資
美國當地時間12月6日,據外媒報道, SpaceX利用獵鷹9號火箭將全新的龍飛船2號成功送入軌道。根據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的說法,該
2020-12-08 08:09:03 -
97件專利突破封鎖 打破高端醫療器械國際壟斷
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走出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品示范到產業化應用的全產業鏈自主創新之路,打破了高端醫療器械的國際壟斷。近日,在甘
2020-12-08 08:05:14 -
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 我國科技創新捷報頻傳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科技創新捷報頻傳。先是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升空,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緊接著,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
2020-12-07 14:13:53 -
歐美多國發現神秘“巨石” 與電影中石碑相似
到底這是惡作劇還是自熱現象呢,歐美最近不少地方都出現了神秘巨石,至于真正的原因,目前并不清楚。據外媒報道,一名遛狗者在懷特島發現了
2020-12-07 14:09:29 -
“迷你月亮”身份證實 “智慧文明”丟下的太空垃圾
北京時間12月1日下午,一個神秘的太空天體在150萬公里外擦著地球飛過,短暫被地球俘獲,成為一個迷你月亮,而經過細致的觀測分析后,天文學
2020-12-07 13:32:02 -
鐘武律:為何我們需要第二個太陽?“人造太陽”是如何發電的?
近日,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實現首次放電
2020-12-07 11:41:14 -
日本成功回收 “隼鳥 2 號”樣本艙 小行星碎石助力研究太陽系誕生過程
據中新網援引日本放送協會 (NHK)報道,當地時間 12 月 6 日 2 時 30 分前,日本 隼鳥 2 號探測器樣本艙確認回歸地球,樣本艙在
2020-12-07 10:51:45 -
“蓋亞”發布迄今最詳細銀河系恒星圖錄 囊括近二十億顆恒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道,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公布了銀河系迄今最詳細恒星圖錄——歐洲空間局(ESA)蓋亞空間天文臺發布的第三份有關恒星
2020-12-07 10:38:42 -
我國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完成載荷設計 預計2022年發射升空
為進一步觀測、研究全球氣候與環境變化,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共建的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日前落地廣東。據悉,雙方聯
2020-12-07 10:37:10 -
江蘇推廣小麥優質豐產 “無人化”栽培技術 小麥生產從機械化走向智能化
記者從揚州大學獲悉,由揚州大學、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濰柴集團等聯合研制的小麥優質豐產無人化栽培技術,日前在江蘇大中農場1000畝連片
2020-12-07 10: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