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變成水簾洞?奔騰汽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近期,e汽車在多方渠道獲取到一位奔騰T77車主的投訴具體信息。
車主范先生稱,自己買了一臺奔騰T77,在用車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新車出現過五、六次漏水的情況。發現車輛漏水情況的范先生去4S店里進行修理,然而這種情況并沒有得到解決。
車主范先生透露道,在這臺奔騰T77的天窗、后備箱、引擎蓋、A柱等多處都能清晰看出漏水的痕跡,甚至在雨量較大的時候,會出現滴落的水珠。
其實,相對于發動機、變速箱等問題,漏水似乎看起來只是小問題,然而就在這個小問題背后,隱藏的便是奔騰T77裝配工藝差、產品品控不達標等大問題。做工如此粗糙的產品更令人頭疼的是——達不到三包換車要求。
據了解,范先生每次去4S店里針對該問題進行維修時,4S店只是簡單的更換膠條,而沒有做其他的防水處理。即便是在車主表現漏水問題屢修屢犯的情況下,4S店方面依舊沒有其他作為。
范先生表示,每到雨季,他的車就因為漏水而沒有辦法正常行駛。幾次過后,范先生提出了退換車輛的要求,然而此時4S店拿出了三包換車要求,拒絕該請求。
修,修不好,換,不給換,開開心心買輛新車回家,下雨天車里就變成了水簾洞。范先生的無奈沒人買單。
實際上,盡管目前市場中很多產品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新車漏水卻應該是很少見的案例。因為這并不是關乎技術的問題,主要是還是因為品牌對產品品質的粗心以及對用戶用車生活的不負責。
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在奔騰身上屢見不鮮。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相關關鍵字,得到的相關詞條達到了166萬條,車主的相關投訴鋪天蓋地。
對于消費者而言,奔騰這次真的令人失望了。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作為一汽集團旗下的中國品牌,奔騰在老一輩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大家都認為其將在一汽集團這個大企業的支撐下,快速的提升產品質量、提升品牌形象,從而實現銷量的增長的時候,一汽奔騰似乎將這個“天賜”的機會就這么放過去了。本該成為眾人羨慕對象的奔騰手握著一把好牌,卻打得稀爛。
奔騰,是中國品牌汽車崛起之路的見證者。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剛剛開始發展,奔騰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
當時的中國市場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對于汽車這一大宗消費,人們在購買的時候已經超越了對汽車本身的需求,還具有一定的精神層面追求。
趕上“好時候”的奔騰并沒有抓住這個時機,產品質量始終不占優勢。
到了新汽車消費時代,面對飛速發展的汽車行業,奔騰終于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在2018年推出新奔騰品牌。
“2020年20萬+,2021年40萬+,2022年60萬+。到2025年,要實現產銷規模突破150萬輛,進入中國自主乘用車品牌第一陣營。”2018年的奔騰具有如此的壯志,只不過對比現狀來說,這份自信中不免蘊藏了一些無知的意味。
“2020年實現銷量20萬輛”,奔騰與紅旗在2020年年初設立了同樣的銷量目標,只是此時看來,不知道這是奔騰為市場畫的大餅,還是為自己描繪的一幅海市蜃樓。
在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1天的時間里,紅旗就完成了20萬輛的目標,而奔騰全年累計銷量為68455輛,相比2019年12.05萬輛的銷量暴跌43%,令人咂舌。
同樣都是一汽集團的“親兒子”,定位中高端品牌的紅旗售價要明顯高于定位大眾化的奔騰,但在紅旗銷量翻番的同時奔騰銷量逼近腰斬,扶不起的奔騰是時候需要一盆冷水了。
新戰略也撐不起產品的“一地雞毛”
回顧近年來奔騰的產品表現,發動機漏油、變速箱故障、懸架異響、車輛異響等問題時有發生,老款B70車型在發生重大交通問題后安全氣囊均為打開,這些產品問題一再降低著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信心。
而我們在上文中提到的漏水現象更是多如牛毛,在面對用戶用車問題時,4S店所表現出來的不負責、不作為更是冷消費者汗顏。
產品不過關、服務不到位,消費者對奔騰品牌的信任已經開始土崩瓦解。盡管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奔騰做出了很多營銷策略,但拉火車、跳飛機還是換新標,這些都遠不及為消費者提供一款好的產品。
事實上,車主范先生購買的T77原本是奔騰的銷量擔當。2018年,奔騰T77上市的兩個月后,銷量曾經突破一萬輛。然而高開低走,目前,T77的平均月銷量不到3000輛,同級別車型吉利博越月均銷量在20000輛以上,這其中的差距不是拉動一輛火車就可以彌補上的。
為什么都是大眾化車型,奔騰T77越賣越不好賣?
2019年12月C-IASI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公布的一組碰撞評測結果或許指出了答案。
結果顯示,奔騰T77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方面,總體評價為P;車內乘員安全方面,總體評級為M;64km/h的正面25%偏置碰撞評級均為P,50km/h的側面碰撞評級均為M;正面25%偏置碰撞獲得P的成績。
暫且不論車輛的智能化配置、產品特點以及品牌積淀,或許就連續基本的產品質量保證,奔騰都沒有做到位。那在這個遍地“優秀選手”的市場中,誰又愿意來選擇這個連“合格”都達不到的奔騰呢?
結語
從2018年新奔騰的出現,我們以為又將見證一個中國汽車品牌的崛起,然而三年的時間過去了,奔騰從產品質量到品牌深度,始終未見好轉。
先前總有人將中國品牌車型發展緩慢的問題歸結到缺乏核心技術上,但隨著中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好轉。暫且不提吉利、長城、長安等品牌,即便是與奔騰同為一汽旗下品牌的紅旗,在經過改變升級后,也實現了快速成長。
據了解,針對奔騰品牌,徐留平2021年為其設定的目標是“整裝再出發”。同時,我們獲悉,2021年二季度,奔騰將發布全新品牌戰略,只是在品牌煥新之前,奔騰還是需要有一些反思。
收拾好背后的一地雞毛,才能真正的向前奔跑,奔騰,必須要“奔騰”起來了。
責任編輯: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