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汽車電動化轉型趨勢愈演愈烈 傳統動力還能“活”多久

2021-04-08 08:10:46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汽車行業的電動化轉型趨勢愈演愈烈。近日,據報道,奧迪公司將停止研發新型汽油及柴油發動機,并將在10~15年后徹底轉向電動車的研發和生產。幾天后,大眾汽車品牌首席執行官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也表示,該公司已經沒有開發新型發動機的計劃,目前該公司正將重點轉向電池驅動汽車。反觀自主品牌,目前傳統動力汽車正可謂蒸蒸日上。面對截然相反的國際行業形勢,自主品牌應該如何定位傳統動力,是業內必須謹慎思考的話題。

為何暫停研發新型發動機

在奧迪、大眾宣布不再研發新型發動機之前,還有多個汽車品牌宣布加速全面電動化的步伐。比如此前,捷豹路虎對外宣布,到2025年,捷豹品牌將轉型成為純電動汽車品牌。3月2日,沃爾沃宣布,將于2025年實現全面電氣化,2030年成為純電豪華車企。3月17日,MINI品牌確認,將在2025年發布最后一款發動機車型,到2030年實現全面電動化,停售燃油車。

奧迪首席執行官馬庫斯·杜斯曼在采訪中表示,奧迪作出這個決定是因為歐盟推行的更嚴格的環保要求和碳排放稅等限制。對于現有使用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的車型,未來將會逐漸轉換為電動車型。此外,在奧迪和大眾品牌的發動機產品線中,從1.4T到6.0T的產品矩陣足夠豐富,擁有多款有口皆碑的優秀發動機,加上后續的優化升級,就能夠輕松應對從現在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需求。所以,其有理由、也有底氣不再進行全新發動機的研發。

新能源汽車行業獨立研究員曹廣平表示,奧迪、大眾停研新發動機,實際上根本原因來自于“當初在混合動力技術發展上不及豐田”,可以說在那時就已經在戰略上失去了主動地位。豐田目前占據了混合動力汽車的良好地位,其進可以發展固態類電池等電動汽車,退可以繼續提高發動機效率等性能,從而維持其在混合動力乃至燃油車的優勢地位。目前大部分歐洲車企,除雷諾的純電動汽車ZOE發展較好外,在純電動汽車乃至混合動力汽車的進展上都不盡如人意。在大力發展電池新技術的同時,如果再不放棄研發新發動機,勢必面臨兩線作戰。“發動機方面做得再好也沒太多辦法促進提升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而排放法規加嚴后反而可能會無路可走;電池技術突破很難,固態電池技術不如豐田的布局深厚,其他如先進的電池工藝和成組技術也不如特斯拉既有量產經驗和前瞻技術,德系車企需要有所取舍。”曹廣平說。

天津大學發動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姚春德認為,奧迪、大眾等跨國車企放棄研發新發動機是比較合理的。根據這么多年發動機的發展情況看,這些企業已經把能用到或者能想到的技術都投入了應用,很難再有一些具有革命性的新技術出現。同時,開發一款全新、具有革命性的發動機耗費大,對于單純依靠發動機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利用混合動力技術則能夠輕松實現。

“整體上看,汽車行業向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是一個大趨勢。不僅是奧迪、大眾這些德系車企,包括博世在內的國際零部件巨頭,也在將更多的研發投入到電動車平臺,而將發動機平臺的發展順延。”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鄭赟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

傳統動力還能“活”多久

雖然多家車企宣布其停止研發發動機計劃以及電動化戰略,但是,發動機時代的完全謝幕,恐怕仍需不少時日。畢竟,奧迪和大眾只是沒有研發新一代發動機的計劃,但會對現有發動機進行改進,以適應愈加嚴格的排放標準。

此外,大眾汽車方面還表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仍然需要發動機,公司需要發動機的銷售額來完成大眾汽車的大規模電動化轉型。此前的2018年,大眾品牌曾表示將在2026年發布最后一代使用內燃發動機技術的車型。目前這一計劃是否改變還未可知。寶馬方面的態度則是,未來幾年的發動機需求依舊旺盛,寶馬屆時將同時提供純電動和發動機產品,將選擇權交給消費者。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像奧迪、大眾這類行業領先車企,為了產品具有前瞻性,都會采取“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研發體系。即使現在停止研發新的發動機后,他們未來還會有儲備的一代全新發動機出現在市場上。正常來說,一款發動機的生命周期有10多年,加上儲備的一代發動機,這意味著奧迪、大眾這些領先車企至少在未來20多年仍然有先進的發動機可用。

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到2035年,汽車產業要實現電動化轉型,傳統能源動力乘用車全部轉為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成為主流,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各占50%。假如市場按照該技術路線圖走,那就意味著,純粹的乘用車發動機將在2035年后在市場上消失。

自主品牌如何抉擇

在國內市場,德系品牌的影響力最強。在奧迪、大眾主動放棄研發新型發動機后,自主品牌是否應該做出相應改變?它們如何定位發動機在今后5年乃至10年的作用?

目前,部分自主品牌已經作出了自己的選擇。2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內部員工分享交流中表示,吉利在總結過去的基礎上已經形成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方案,一為主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90%是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是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二為主攻純電動智能汽車,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正面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廣汽集團表示,2025年自主板塊全面實現電氣化。北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BEIJING也于去年宣布,將通過全面電動化戰略,在2025年后實現全面電動化。

杜芳慈認為,在電動化的發展趨勢下,自主品牌目前還要重視傳統發動機技術的研發。從目前的市場上來看,新能源汽車發展得比較好的企業,其資金來源不乏有兩種:一種是像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直接在資本市場上拿到風險投資;另一種是像大眾、比亞迪等車企,靠賣燃油車賺取利潤,進而發展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的發動機技術本來就處于落后的狀態,如果此時就放棄發動機的研發,必然會導致其傳統車型銷量下滑,也就更加沒有足夠的資金發展新能源汽車了。”杜芳慈說。

鄭赟也表示,對于自主品牌來說,在根據發展趨勢研發自己的電動車平臺的同時,也要在發動機研發方面進行努力,至少要在降低油耗水平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這樣才能在“雙積分”政策下有比較好的表現。

“對于奧迪、大眾等品牌而言,其發動機技術已經基本上非常完善了,擁有豐富的技術儲備,所以說它們即使不開發新的技術,現有的技術已經夠用了。但是自主品牌目前還沒有資格說這種話。”姚春德認為,自主品牌不應該人云亦云、盲目跟風。雖然自主發動機近年來進步了不少,在熱效率、油耗、排放等方面都改進了很多,值得肯定。但是也要看到,對于跨國車企應用成熟的雙噴射、復合增壓等先進技術,在沒有外方的幫助下,自主品牌還不能完全掌握。在這種和先進水平存在巨大差距的情況下,放棄研發發動機非常不明智。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