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毫米波雷達自主供應商蓄力待發 77GHz產品將成主流選擇

2021-04-25 13:42:28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日前,上海保隆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隆科技”)與南京楚航科技(以下簡稱“楚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雙方決定整合ADAS毫米波雷達領域的研發與制造資源,著力拓展在77GHz產品細分領域的業務。

去年,一家第三方機構曾評選國產毫米波雷達前裝量產前十的企業,保隆科技和楚航科技各自上榜。作為這個市場的領軍企業,它們開展合資合作似乎正在釋放一個信號,毫米波雷達自主企業要開始合力突圍了。

♦ 77GHz產品將成主流選擇

在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的過程中,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成為漸進實現最終愿景的主要途徑。由于當前攝像頭圖像信號無法用于距離的準確判斷,因此整車要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必須配裝測距傳感器。

據了解,用于測距的車載雷達主要分為三類,分別是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由于探測距離好于超聲波雷達,環境適應性優于激光雷達,同時成本較低。從目前ADAS的應用場景來看,毫米波雷達可以算是當前性價比最高的測距傳感器。

資料顯示,毫米波雷達通過發射電磁波并檢測回波,探測周圍物體的距離和方位,從而為決策層的信號處理和策略判斷提供依據。根據信號頻段不同,當前毫米波雷達產品主要分為24GHz和77/79Hz產品兩大類。此前,24GHz毫米波雷達一直是市場主流產品,相比之下,77/79GHz毫米波雷達在硬件和軟件部分都有較高技術壁壘。最大的難度體現在制造工藝上,77GHz產品的線路板面積要做到小巧易裝,其射頻線路的設計難度更大,成品率也會降低。但隨著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77/79GHz毫米波雷達開始向小體積、高精度演進,且成本正逐漸接近24GHz產品,因此開始呈現替代的趨勢。

3月31日,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發布《汽車雷達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停止生產或進口在國內銷售的24.25~26.65GHz頻段車載雷達設備;同時規定將76~79GHz頻段規劃用于汽車雷達。可以推測,未來汽車毫米波雷達全部使用77GHz頻段將是大勢所趨。

♦ 技術挑戰不難補齊驗證短板

談到目前毫米波雷達面臨的技術難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稱,由于集成度更高、體積更小,77GHz產品的散熱問題將是企業研發必須面對的;另外,隨著裝車量大幅提升,解決毫米波雷達的相互干擾,也是需要解決的共性挑戰。

不過,相較于技術攻關,毫米波雷達自主供應商實現市場突破的考驗更為艱巨。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毫米波雷達企業主要面臨兩大困境,一方面,在芯片及解決方案上受制,另一方面,被零部件跨國公司所‘擠壓’。”

據悉,毫米波雷達行業的競爭一直十分激烈,從分布格局來看,全球市場主要被博世、大陸、天合汽車、法雷奧等零部件跨國公司瓜分。具體到中國汽車市場,24GHz產品領域主要由海拉、維寧爾和法雷奧主導,合計出貨量占總出貨量的60%以上;77GHz產品領域主要由大陸、博世和安波福主導,合計出貨量約占總出貨量的80%。在零部件跨國公司的強勢攻占下,自主毫米波雷達市場規模十分有限,企業生存境況艱難。

在楚航科技首席執行官楚詠焱看來,現在企業基本都能滿足毫米波雷達的技術要求,只不過在安全驗證環節上面臨一些阻礙。他指出:“我曾在零部件跨國公司工作13年,對毫米波雷達的生產非常熟悉。在技術方面,我們并沒有無法克服的難題,但關鍵在于驗證工作沒有足夠的積累。”

此前,由于自主企業的產品配套沒有形成規模,所以幾乎沒有市場驗證的需要。現在,憑借成本低、性能好等優勢,自主產品的競爭力不斷提升,也開始擁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所以對毫米波雷達的測試和驗證就變得愈發重要。楚詠焱表示:“除了可靠性、一致性,自動駕駛還有一項非常難的‘場景匹配’驗證,這也是國外產品相較于國內產品最核心的競爭力,它們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匹配過大量場景。但這同時也是我們的機遇,因為國外路況與中國路況存在較大差異,外資零部件供應商匹配過的場景不一定適用于中國路況。”

至于芯片問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內毫米波雷達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現在主流的MMIC芯片方案,還是采用NXP,英飛凌等外資企業的產品,但國產芯片方案已開始推廣使用。而毫米波雷達的車規級MCU芯片,暫時還沒有成熟的自主替代方案。但國產MMIC芯片部分集成了微處理器,可以簡單做些信號處理——毫米波雷達的復雜計算和控制交由域控處理,這也是一種解決方案,可一定程度上解決車規級雷達用MCU芯片無自主替代方案的問題。”

♦ 做好直面市場競爭的準備

毫米波雷達的車載應用屬于新興領域,許多初創公司市場體量小,議價權弱,競爭力較弱,在質量體系的保障方面也缺少積累。那么,出路何在?

保隆科技與楚航科技的合資合作無疑為自主供應商的突圍提供了一條思路。保隆科技總裁張祖秋表示:“楚航科技擁有多年的先進技術經驗積累,可以‘學以致用’,幫助我們在77GHz毫米波雷達領域實現突破;同時保隆科技也能為對方提供充足的資源和可靠的平臺。”

楚詠焱認為:“汽車行業是對產品安全質量投入非常大,以初創公司的身份很難短時間內擁有足夠強的市場競爭力,單打獨斗不現實。我們非常樂于與保隆科技這樣具有市場格局的企業并肩合作、協同發展,實現‘1+1>2’的目標。”

在前述國內毫米波雷達企業負責人看來,自主企業應當充分發揮本土優勢:“國產毫米波雷達的性價比更高,無論產品成本還是前期項目匹配費用都比外資供應商更低。我們離客戶更近,具有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技術支持;產品更靈活,可通過定制化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同時他指出,自主企業要突出重圍,必須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技術研發、產品量產、質量管控等方面做好功課,同時沉下心來開拓市場,在實戰情況下,打磨產品,積累各種場景下的相關數據,再反饋給研發端,致力提升產品品質。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出現了森斯泰克、華域汽車、易來達、保隆科技、楚航科技等一批優秀的毫米波雷達自主供應商,它們實現了不同規模的批量供貨。其中,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獲得了近億元C輪融資。據報道,此前行易道已獲得來自整車企業的數億元訂單。種種跡象表明,自主供應商的毫米波雷達產品正逐步被市場認可。

“下一步,毫米波雷達自主供應商還需從商用車細分市場、乘用車小批量訂單項目入手,不斷做好大批量產業化需要的測試驗證、工藝裝備及供應鏈整合能力儲備,為未來在重要項目上與外資供應商正面競爭做好準備。”前述業內人士說。(張雅慧)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