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汽車電動化一擲千金 助力實現2030減排目標
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后,持續高舉環保大旗。近日,由拜登提議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以視頻方式召開,包括中國、俄羅斯、英國、日本在內的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出席峰會,重申或更新了各自的減排目標。其中,拜登在峰會上宣布,將進一步提高美國政府的減排目標,承諾到2030年將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至少削減一半,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
為了實現上述氣候目標,汽車業的減排刻不容緩,拜登政府正在從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產業和收緊新車燃效標準兩方面發力。一方面,與前任總統特朗普相比,拜登對于汽車電動化表現出了十足的熱情,從多個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不僅促成聯邦政府與美國環保先鋒加州和解,不再阻止加州自行制定排放標準,拜登還計劃重新審核輕型車的燃油經濟性標準。
♦整體碳排放減半
拜登的舉動并不出人意料,早在競選時,拜登團隊就公布了強有力的氣候政策計劃。今年1月,拜登在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幾乎是在入主白宮的第一時間,拜登就兌現了競選時的諾言:簽署行政命令讓美國重返《巴黎協定》。之后,美國于2月19日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協定》,一系列舉動凸顯出拜登政府對于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視。
事實上,《巴黎協定》當年由奧巴馬政府力推并促成簽署,但特朗普一上臺便將其棄若敝屣。在特朗普執政期間,否認氣候變化事實,不僅終止、解散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機制,還削減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經費和崗位,美國聯邦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幾乎停擺,且與加州因環保問題矛盾加劇。
由于急于扭轉特朗普政府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不作為甚至開倒車的情況,拜登一上臺便“火力全開”,制定了比奧巴馬時代更為系統、全面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體系,包括發布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行政令,并在白宮和民間倡導設立一系列相關的新機構和職位等。
此次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也是一個明確的表態。拜登邀請世界各國領導人共聚氣候峰會,聚焦氣候變化挑戰、應對氣候變化解決方案、資金援助、創新等議題。拜登政府承諾,到2030年將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的水平削減50%~52%。作為對比,奧巴馬任期內曾承諾,2025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降低26%~28%。根據美國政府數據,美國正在實現奧巴馬時代的目標,2020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了23.8%,但原因是疫情導致航空和公路出行量急劇減少。
在峰會召開前,包括通用汽車、福特和蘋果公司等400多家企業一起,呼吁拜登政府提出最為大膽的氣候承諾。白宮內部也有官員表態稱,希望通過對綠色產業的投資緩解美國失業率過高的問題。
♦為電動化一擲千金
拜登政府希望通過設立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以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同時通過發展綠色經濟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當前,拜登政府正計劃大力投資綠色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環保產業。在不久前公布的2萬億美元基建計劃中,有不少和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投資,其中包括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投資1740億美元,從而促進零排放乘用車和巴士的生產和銷售。
這筆巨資將主要用于強化電動汽車供應鏈、為消費者購買美國本土生產的電動汽車提供抵稅優惠、與地方政府一起到2030年在全美安裝5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完成聯邦政府車隊和全國20%校車“油換電”的目標。
拜登政府希望通過巨額投資來提升美國電動汽車產業競爭力。由于特朗普執政時期的不作為,在中國、歐洲等地電動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時,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已經隱隱有落后之態。IHS Markit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2020年美國新注冊的輕型車中,電動汽車占比僅為1.8%。而《美國汽車新聞》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特斯拉旗下車型占到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八成。一方面可以看出特斯拉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統治地位,另一方面也顯示美國電動汽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充電樁方面,根據美國能源部替代燃料數據中心的統計,今年3月,美國公共充電樁數量突破10萬個。與之相比,中國的公共充電樁數量已經超過80萬個。充電設施的嚴重不足,制約了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拜登政府提出,投資150億美元為電動汽車充電愿景提供支持,建立一個由50萬個充電樁組成的覆蓋全美的網絡。通過一系列針對州和地方政府以及私營部門的撥款和激勵計劃,支持在公寓樓、公共停車場、社區以及道路上加速部署快速充電設備。另外,這筆資金中,有1000萬美元將用于研究如何降低充電樁的運營成本。
近日,拜登參觀了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電動巴士工廠和電池工廠,他指出,美國在電動汽車方面已經落后于中國,必須加大發展電動汽車的力度。拜登預計,到2025年,美國生產的巴士中有一半將采用純電動系統。
♦收緊新車燃效標準
除了大力推廣電動汽車外,拜登也有意進一步收緊燃油經濟性標準和排放標準。在這點上,拜登與加州的立場比較一致。
眾所周知,此前在新車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標準方面,以加州為代表的多個州與特朗普意見不合。加州制定的標準通常高于聯邦政府的要求,并被多個州采用,但特朗普政府2019年以降低成本、增加銷量為由,剝奪了加州自行制定乘用車和卡車溫室氣體排放及燃油經濟性標準的權力。此舉引發了一場訴訟大戰,加州和其他23個州以及環保組織對特朗普的決定提出質疑,而通用、菲亞特克萊斯勒、現代、起亞、馬自達、日產、三菱、斯巴魯、豐田等車企以及美國汽車經銷商協會(NADA)也介入了這起訴訟,支持建立一個國家性的燃油經濟性和溫室氣體計劃。不過,在拜登競選獲勝后,多家車企及NADA相繼退出了訴訟。
拜登上臺后,白宮與加州在新車燃效標準上的分歧煙消云散。近日,美國環保署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撤銷特朗普政府不允許加州自行制定排放及燃效標準的決定。這意味著,加州將重新擁有設定尾氣排放規則的獨立立法權。對此,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已經開啟了30天的征求意見期,如果最終無異議,聯邦政府將不再阻止各州實施比國家標準更嚴格的法規。
美國環保署署長邁克爾·里根表態稱,他將努力確保各州能夠制定自己的標準。NHTSA代理局長史蒂文·克利夫也承認:“在治理污染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加州一直走在前列。”
另外,拜登還發布一項總統行政令,要求重新審查輕型車燃油經濟性標準。此前奧巴馬政府提出了2025年54.5英里/加侖的燃油經濟性標準,而特朗普上臺后放寬了要求。拜登在競選時承諾,將把燃油經濟性標準恢復到奧巴馬政府要求的水平。
♦車企加快轉型步伐
政策風向的轉變給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從業者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事實上,與特朗普競選獲勝后車企普遍游說其放寬標準不同的是,在拜登上位后車企大多支持其收緊燃油經濟性標準和排放標準。或許是過去幾年美國聯邦政府與以加州為代表的州政府的分歧讓車企不勝其煩,亦或許是中國、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讓車企意識到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浪潮勢不可擋,通用汽車、福特,以及由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標致雪鐵龍組建而成的Stellantis集團都在加快推進電動化轉型。
作為美國車企“老大哥”,通用汽車近來向外界展示了堅定的電動化轉型決心。未來5年,該公司對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項目的總規劃投資達270億美元,超越其燃油車項目。以自主研發的Ultium電池與電驅動技術平臺為核心,到2025年,通用汽車將在全球推出30款純電動車型,覆蓋廣泛的細分市場。在中國,該公司未來4年內推出的新車型中超過40%將為新能源汽車。
Stellantis集團也決心將重心放在電動汽車上,并將混動技術放在次要的位置。按計劃,在今年年底前該集團將推出10款全新的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動車。以Jeep品牌為例,牧馬人4xe插電混動版、自由俠PHEV等車型已經到來,還將推出純電動版牧馬人。
至于福特,野馬Mach-E的到來已經開始對特斯拉形成沖擊,爆款車型F-150的純電動版預計2022年投產。隨著拜登政府環保戰略的持續推進,預計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動車型出現在美國市場上。(張冬梅)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一季度裝備制造業保持良好增勢 汽車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8.43倍
今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3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253 8億元,同比增長1 37...
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