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在華業務翻番強化美國市場 固特異收購固鉑強化產品組合

2021-02-24 10:03:37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當地時間2月22日,全球第三大輪胎制造商——美國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宣布,擬以約28億美元(約人民幣180億元)的價格收購美國同行固鉑輪胎,以強化其在高利潤的輕卡和SUV領域的產品組合,并加強其在北美和中國的業務。

兩大美國本土輪胎廠商合并

根據雙方達成的最終協議,固鉑股東將獲得每股41.75美元的現金和0.907股固特異股票,總計每股約54.36美元,比固鉑2月19日的收盤價高出24%。交易完成后,固特異股東將擁有合并后公司約84%的股份,固鉑股東將擁有約16%的股份。

該交易仍需滿足相關監管要求并需獲得固鉑股東的同意,預計將在2021年下半年完成。資本市場對此反應積極,當日早盤交易中,固鉑的股價一度上漲30%至56.86美元,固特異股價上漲22%至16.97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最大的兩家本土輪胎制造商就是固特異和固鉑,他們的合并,毫無疑問將創造一個更大的美國輪胎廠商。

據了解,固鉑成立于1914年,旗下擁有固鉑、馬斯特等品牌的輪胎,在全球有大約1萬名員工。包括獨資和合資工廠在內,固鉑在全球有10個工廠。單看北美市場,固鉑排在第五位。固特異則在北美乘用車輪胎前裝和后市場占有較大份額。根據美國《輪胎商業》的統計數據,固特異在北美乘用車前裝輪胎市場占有25%的份額,在后市場占有10.5%的份額。

在華業務翻番,強化美國市場

華爾街知名投行KeyBanc認為,此次交易是一次雙贏。兩者在產品組合上可形成互補。“合并后的公司將有機會利用固特異原配和高級替換輪胎的實力,以及固鉑在輕卡和SUV領域的特殊實力。這些品牌歸于一家,可以為經銷商和門店統一提供更完整的產品。”固特異方面表示。

投資者報告顯示,按2019年業績計算,合并后的公司銷售額將為175億美元,在全球擁有約7.2萬名員工。固特異CEO理查德·克萊默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合并后公司在美國市場上的替換輪胎銷量將達到6400萬條,而在中國,輪胎市場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快速增長,這筆交易將幫助固特異在中國銷售更多的原配輪胎和替換輪胎。

中國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輪胎市場,約占全球輪胎行業總量的1/3。固特異方面指出,這筆交易將“使固特異在中國的業務幾乎增加一倍”。同時,通過固特異在中國和美國的2500家零售店,可為固鉑替換輪胎創造更廣泛的分銷渠道。

據統計,2019年,固特異和固鉑在中國合計銷售出500萬條乘用車替換輪胎和900萬條乘用車原配輪胎,在美國則合計銷售了6400萬條乘用車替換輪胎和1000萬條乘用車原配輪胎。

來自馬牌的威脅?

對固鉑的收購,或可在很大程度上保住固特異全球第三大輪胎廠商的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全球輪胎市場上,日本普利司通和法國米其林一直以絕對優勢占據第一位和第二位,而排在第三位的固特異則與第四位的馬牌差距沒有那么大,且近年來,馬牌在逐漸沖擊固特異的地位。

從財報來看,固特異2019年銷售額為147億美元,同比下滑5%,凈利潤則為虧損3.11億美元;2020年銷售額為123億美元,再度同比下滑16%,凈虧損擴大至13億美元。相比之下,大陸集團旗下的馬牌輪胎的2019年銷售額為117億歐元(約合142億美元),可謂是不分伯仲。

為此,固特異已經從2019年開始對其業務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砍掉部分業務,整合工廠,并在歐洲和北美收購一些知名輪胎經銷商,從而擴充銷售渠道。

此次收購固鉑,兩者的銷售額合并后可與馬牌拉開一定差距。合并初期,固特異不打算削減制造崗位或工廠,初始成本效益將來自于公司職能、研發和采購的結合。(張冬梅)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