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自動駕駛生意怎么做才賺錢?自動駕駛收費方式成企業重點關注問題

2021-05-14 15:04:12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近日,理想汽車首席執行官李想在微博上宣布:理想汽車現在和以后,所有車型的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完全標配,包含軟件、數據服務、地圖服務、算力硬件、傳感器等,既不收軟件激活的費用,也不收訂閱的費用。

當前,自動駕駛業務已經成為各車企新的增長點,自動駕駛的收費方式也成為企業重點關注探索的問題,此次理想汽車將自動駕駛服務費用納入整車價格,是放棄軟件盈利,還是為了更長遠的考慮?其他車企打算如何做自動駕駛這門生意?如何讓自動駕駛業務成為車企的利潤奶牛?這些都取決于車企打造的自動駕駛商業模式。顯然,收費模式是商業模式中關鍵的一環。

三種主流收費模式

目前車企選擇的自動駕駛付費模式大致分為三類:一次性付費模式、訂閱服務模式以及將價值并入車價內。其中,一次性付費模式是大部分車企的選擇。據悉,特斯拉的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動駕駛)就是典型的一次性付費模式,其完整系統售價為6.4萬元。而蔚來則首創了按月付費模式,NIOPilot精選包和全配包定價分別為1.5萬元和3.9萬元。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軟件包XPILOT售價為3.6萬元,如果同時購買小鵬P7與自動駕駛軟件,后者的價格則為2萬元。

相比一次性付費,蔚來和特斯拉敏銳地察覺到,按月付費似乎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于是相繼推出了訂閱服務。1月9日,蔚來NIO Day上,蔚來首次推出了NAD(NIOAutonomousDriving)自動駕駛系統的服務訂閱模式,消費者以每月支付680元的方式按月訂閱ADaaS(ADasaService)。特斯拉也計劃于今年二季度推出FSD訂閱功能,訂閱版FSD的月服務費預計可能會超過100美元。

在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看來,自動駕駛服務開啟訂閱收費“是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模式”,這使得一輛車在全生命周期都有創造收入的可能。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則表示,針對更高級別的XPILOT,會采取不同的收費模式,至于是一次性還是按照年或月來收費,會根據實際的客戶反饋等情況而定。

4月21日,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上海車展期間接受采訪時提到自動駕駛付費,他認為,自動駕駛要做好一定要配合訂閱制,靠加3萬元、5萬元一次性買斷是不行的。“特斯拉的FSD,據了解選裝率非常低。投了幾十億元做自動駕駛,用的人卻太少,是浪費也是遺憾。如果因為價格高影響用戶使用率,那這條路就沒有走通。”

想讓自動駕駛模式成為更多用戶接受的服務,平衡價值和價格是車企需要思考的問題,這可能是蔚來選擇付費訂閱模式的重要原因。

車企需平衡價值和價格

從自動駕駛技術的市場環境來看,車企想通過自動駕駛商業化實現盈利,不外乎兩種模式。一是售賣服務,無論是融入車本身還是單獨出售服務系統,都以技術本身作為產品的盈利點;二是通過運營市場,實現自動駕駛替代人工,減少人工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等,這種類型主要用于商用車運營服務。

眾所周知,自動駕駛軟件的開發成本昂貴,特斯拉等公司相關軟件的開發團隊可能達到上千人,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非常大。與此同時,數據存儲和計算的成本,相較于ADAS階段,呈幾何級增加,需要良好的商業模式進行消化。一次性買斷的方式在后續盈利方面會受到極大限制。一方面,配置過高導致價格隨之增加,用戶的選裝率低,有效數據獲取有限,自動駕駛服務難以拓展;另一方面,為了滿足用戶需求,降低配置不利于相關技術的發展。

談及幾種自動駕駛付費模式,業內學者、企業專家、風險投資人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助理戴一凡認為,理想汽車將自動駕駛服務放到車價內,不再實行軟硬分離可能是他比較容易接受的模式。他表示:“如果愿意為自動駕駛付費的用戶,可能也更傾向于車款內就包含了自動駕駛服務費用,這樣就可以永久享受自動駕駛服務。”

“但是這種付費方式也可能因為后續更新存在新的問題。比如算法、地圖的更新,5G發展帶來流量費用的增加,對車企而言都可能產生持續的成本,這些后續成本和一次性支付的費用之間如何平衡,企業能否盈利,目前都還未有定數。”戴一凡補充道,“另一方面OTA升級帶來的軟硬件不相配也是企業需要切實考慮的問題。”

辰韜資本執行總經理賀雄松認為,相較于理想汽車推出的付費模式,一次性買斷模式的優點在于,它給予用戶足夠的考慮空間,可以根據市場對于自動駕駛軟件的評價再決定是否購買,而不是在買車時被“強制”鎖定。賀雄松表示:“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同傳統研發最大的區別在于,其研發過程貫穿汽車整個使用生命周期,即在車輛交付后,仍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去對軟件進行迭代升級。相較于其他付費方式,訂閱付費的方式更匹配整車廠的迭代研發流程,可以持續性地激勵主機廠開發更多功能。”

長安高級總工程師、長安汽車產品首席執行官吳禮軍認為,軟件定義汽車時代,不外乎實現兩大目標:給用戶更多的體驗和服務、給企業更多的增值或價值。他指出;“目前多數在售車輛都采取了自動駕駛服務費用納入整車價格的模式,但也開始推出訂閱模式,如贈送或免費流量等。一次性付費模式不適合品牌效應較弱或低端品牌的車企,購買這些品牌汽車的用戶很少有人愿意再為自動駕駛支付額外費用。對于傳統車企來說,想要以自動駕駛實現盈利,還需先裝車,向更智能、更網聯發展,才能給用戶更好的體驗,給讓企業實現更大的增值。”

有業內人士指出,理想汽車將自動駕駛作為標配的方式,可能是為了獲取更多用戶數據,以實現更高級的無人駕駛早日從示范應用走向商業落地。對此,戴一凡認為不是那么容易。“關于數據的監管,相關國家法律法規正在出臺中,包括對個人隱私數據的管理和使用等,據最新出臺的相關標準要求,嚴禁車內采集數據的外傳,嚴禁國內數據出國,未來對自動駕駛產生的數據,監管必然會越來越嚴。”他說。

性價比是關鍵

究竟哪種自動駕駛付費模式更受消費者青睞?記者就這一問題采訪了幾位消費者。

來自長沙的特斯拉車主張先生購車時就選擇了一次性支付完全自動駕駛服務,對于這三種付費模式,他有非常清晰的認識:“在我看來,一次性付費模式的優點在于可以自主選擇,缺點在于一次性投入比較大。按月付費的模式首次投入小,但是累計使用費用更高。將自動駕駛融入整車的模式優點在于省心省事,也存在不靈活和單次費用較高的問題。”

雖然已經一次性購買自動駕駛服務,但是張先生更傾向于訂閱收費的服務模式,他表示:“我認為類似于智能手機發展的軟硬結合路線,可能會是更加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張先生還就自動駕駛的軟硬匹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以長期訂閱服務為主,企業還要考慮汽車本身硬件的模塊化生產,智能駕駛功能的使用是需要硬件配合的,若后續軟件升級,硬件能否及時更新匹配。如果需要對硬件升級,是否又會產生額外費用,是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問題。同時對于一個長期不會訂閱相應服務的用戶,企業如仍需為他提供相應的硬件支持,對于企業長期發展來看,可能也會造成一定的成本損失。”他說。

北京蔚來車主張益嘉認為,性價比是選擇的關鍵因素。現階段,一次性付費的服務模式是超值的,終身價格也是最優惠的。“我購車時采用了并入整體車價的購買方式,如果選擇基礎版再另外購買服務,我認為不太劃算。一次性滿配購置充分體現了高性價比的優勢。”他說。

特斯拉車主歐女士則認為,現階段,月租或者日租的模式可能實現更大盈利,也更利于用戶選擇。“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自主駕駛必然會多于自動駕駛的使用頻率。在這種使用條件下,長期訂閱非常不劃算,軟件使用成本太高,也導致消費者在選購汽車時,不太會將輔助駕駛功能納入購車預算,畢竟高達幾萬元的軟件服務費還是有點貴。”(張雅慧)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