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賽力斯高端品牌AITO發布,同時它立下了一個5年內躋身全球前三的豪愿

2021-12-04 10:41:45來源:AutoR智駕  

誰是與華為最親密的汽車品牌,現在看來是賽力斯。AITO品牌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視為其與華為的合作更進了一步。

賽力斯自信滿滿地宣布在5年內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前三名,這背后有營銷因素,但也有初生牛犢的勇氣。作為第一家入駐華為優選的品牌,華為不容賽力斯有失,全球前三,相比華為手機當年競爭全球第一的酣暢,也許是余承東立下的第一階段目標,但先讓我們祝他們好運。

華為在汽車圈熱度持續了近一年之后,依然具備頂流的能力。

今天(12月2日),賽力斯在重慶兩江智慧工廠正式發布的高端智慧汽車品牌AITO備受關注。

與這一品牌同步官宣的是其純電驅增程平臺(DE-i),它將實現1000+km起步的續航能力。

而最為業內關注的HarmonyOS智能座艙將在AITO旗下12月23日正式發布的首款新車上搭載。

受此消息利好,小康股份今日股價最高漲幅達到7.05%。最終收盤價70.31元,漲幅4.38%,總市值為956.17億元。

這與長安汽車推出同樣主打華為概念的電動車品牌阿維塔之后股價暴跌形勢迥異。

這其中的原因可以說與華為的深度捆綁層面,賽力斯強于當前的北汽極狐和阿維塔。

這其中一個標志是,盡管華為極狐在剛剛過去的廣州車展上宣稱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是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車型,但在華為的官方口徑中,這一極具關注度的暴點事實上給了將在12月23日發布的賽力斯第二款車型。

這應該是給了誕生僅5年多僅有一款在售車型的賽力斯強大的底氣——

賽力斯(輪值)總裁許林宣布了AITO品牌的目標:5年內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TOP 3品牌。

是的,你沒看錯,不是國內前三,是全球。

這與今年年初李想立下的十年成為世界第一的目標難度其實不相上下,或者說至少難度要更大一些。

因為至少李想已經擁有了一款爆款車,并同時在美國和香港實現了上市。

在賽力斯剛剛許下豪言的背景是,在剛剛過去的11月,蔚來、理想、小鵬、哪吒等造車新勢力都已經達成了月交付量破萬的成績;廣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長安、比亞迪等老品牌也早已在新能源市場建立了穩固的基盤;合資品牌同樣不甘落后,以大眾ID.車系為例,也已經在國內市場實現了連續三個月交付破萬;而一直位居榜首的特斯拉,市場體量之大更是無需贅言。

賽力斯要在這樣一個競爭局面下用5年時間躋身三甲,難度可想而知。

今天的發布會上,賽力斯官方公布了下一階段的產品計劃——除了現有的中型豪華SUV之外,未來還將推出一款中大型豪華SUV和一款中型豪華純電SUV。

許林在發布會上表示:“AITO致力于為每一位用戶,打造全新高端智慧汽車。把智能帶入汽車,讓汽車更智慧。”

賽力斯“押寶”智能和智慧兩個概念,而AITO的品牌口號“Adding Intelligence to Auto”即“為汽車增添智能”之意。

那么智能和智慧有什么區別呢?

按照許林的解讀,“智能”只是汽車在智聯出行時代要達成的初級階段,實現了用戶需要什么功能就提供什么功能的訴求;而“智慧”才是高級階段,具有更多的前瞻性,可以主動向用戶提供可能需要的功能。

為了實現汽車的智能化,進而再向“智慧化”進化,AITO品牌未來將繼續與華為深度捆綁,旗下車型將搭載華為鴻蒙OS系統,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智慧生態。

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在這一發布會上露面的方式與不久前在長安阿維塔上的露面方式相似,都采用了視頻的方式。

他表示:“從AUTO到AITO,只有一個字母之差,差別的是智能化、智慧化的體驗。華為先進的ICT技術及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將會幫助AITO給消費者帶來極致的、智慧化的出行體驗。”

雙方合作落地的第一個成果,就是即將在12月23日發布的AITO品牌新車型,它將搭載華為最新的Harmony OS智能座艙,將打通全場景、多智能設備的邊界。

賽力斯官方表示,新車將實現“讓智能設備更懂用戶、更好的服務用戶,為用戶打造移動的智慧空間”的承諾。

據悉,華為與賽力斯的合作不只局限在智能座艙層面,而是從研發智造到銷售服務的全鏈條深度合作。

對此,賽力斯總結了結合華為ICT(信息通信)、智慧出行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創建的4項優勢——智慧、技術、品質、安全,它們將成為AITO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賽力斯還打造了一套由“精品研發、精品制造、精品質量、精品供應鏈、精品服務”五大精品平臺組成的高質量標準體系,以滿足對高標準、高品質、高效率的要求。

在本次發布會現場,賽力斯純電驅增程平臺(DE-i)也正式發布,官方稱之為“實現軟件和硬件層面全域整合的一套解決方案”。

根據賽力斯產品線總經理周林的介紹,DE-i平臺在集成式智能發電機組、黃金驅動組合、電池PACK、智能控制等方面進行了全面進化,平臺支持產品續航能力1000+km起步,可提供動力更強、能耗更低,以及更加安靜、安全的駕乘體驗。

此外,新平臺還將采用多場景識別智能增程控制系統,可以OTA升級,并建立起云端大數據網絡。

而在智能控制策略的開發過程中,賽力斯純電驅增程平臺(DE-i)充分考慮了路況、海拔、溫度、負載、車況等因素,可自動識別860余種場景,通過神經算法實現精準匹配。

關于DE-i平臺的更多技術和數據,賽力斯并未在發布會上公布,但預計會在不久之后公開。

因為基于賽力斯純電驅增程平臺(DE-i)打造的首款車型目前已經落地,今天還正式開啟了針對用戶用車場景的內測體驗活動,測試路況將包括山區道路、環路、高速公路等。

賽力斯誕生至今走過了5年多的時間,到目前為止,在電驅增程技術領域已經擁有了超過1000項技術專利,這說明賽力斯的技術積累并非空言。

而在與華為攜手之后,賽力斯在智能駕駛、車聯網服務方面有了實力背書,市場關注度明顯提升,這些都將持續支撐其今后的發展。

縱觀這5年多的發展,賽力斯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在動力方面,賽力斯以電驅增程技術入手,站穩腳跟后再布局純電市場;在智慧生態的構建方面,賽力斯在初創期實現了與華為的深度捆綁,成為第一批主打智慧座艙的品牌。

這解決了兩個當前十分重要的消費需求,一個是增程式電動車不會有里程焦慮,另一個是鴻蒙OS擁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態”級別的智聯功能,二者將成為AITO品牌下一階段參與競爭的關鍵“籌碼”。

今天的主角當然是賽力斯,但因為華為聲勢的強大,它的每一步都會讓外界猜測華為的所思所想。

中國汽車品牌會不會出現一個華為系?這似乎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在資本市場至少已出現這種苗頭。

但我們至少沒有認為賽力斯失去了靈魂,他至少開辟了一種造車模式。

而真正考驗它的是,不是靈魂和軀殼而是消費者的認可。

雖然華為很強,但在汽車領域如何為汽車品牌賦能,PC時代Intel inside為電腦品牌賦能,但在汽車時代能否以Huawei inside復制英特爾的模式,至少在2021年我們還看不到這種模式是否已經成功。

在各方關注的目光里,我們當然希望賽力斯和華為走出一條路,并祝它好運。

所以不要嘲笑它的全球第三之愿,在我們的判斷里,未來世界汽車品牌前三之中一定有一家是中國品牌,是誰?

看每一位在造車路上奮斗的造夢者誰得走得更遠。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