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今頭條!蔚來,卷向海外

2022-10-10 07:26:18來源:億歐汽車  

當車企們還在比拼月度銷量、累計銷量,蔚來已經另辟蹊徑,換個市場卷自己了。

北京時間10月8日0點(德國時間10月7日晚6點),這家冠名“未來”的公司,又有大動作。

當天,NIO Berlin蔚來歐洲發布會在德國柏林舉行。蔚來繼2021年進入挪威后,此次進一步駐扎德國、荷蘭、瑞典和丹麥市場,欲在歐洲市場落地扎根。


【資料圖】

發布會結束后,蔚來創始人李斌在朋友圈寫道:“在世界日益割裂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蔚來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前方肯定滿是坎坷與泥濘,但往更遠方看,我們能看到光明?!?/p>

關于這段話的解讀,李斌在接受億歐汽車等群訪時表示,蔚來總是會選擇難做的事情,當前的主流情緒,會對一個中國背景的公司產生很多的誤解。

“我們在中國都會被誤解,在國外更難講清楚蔚來是誰。這很正常。我們并不能要求人家去理解我們。我們在每個地方去只能被動地適應,大家可以想象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多少想象不到的困難?!崩畋蟾锌?。

李斌直言,市場的競爭很殘酷,雖然中國市場非常卷,但到了有BBA(寶馬、奔馳、奧迪)等老牌車企的歐洲,蔚來非常尊重競爭對手的主場?!耙苍S他們的市值比我們高不了太多,但與他們的銷量、服務網絡、供應鏈體系等相比,蔚來還是小學生?!?/p>

李斌也不氣餒,他認為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的產業規模、供應鏈、政策環境、人才基礎等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能依靠這樣的市場基礎去服務全球用戶,是蔚來信心的來源。

2025,卷進25國

在本次發布會上,蔚來發布了ET5、ET7與EL7(對應國內ES7車型)三款車型,并正式開啟預訂。同時,蔚來還公布了各款車型的WLTP續航里程與交付時間。

具體來說,ET7搭載了100kWh電池,WLTP工況續航里程580km,10月16日在德國、荷蘭交付,11月15日在瑞典、丹麥交付。

EL7同樣搭載了100kWh電池,WLTP工況續航里程513km,2023年1月底開啟交付。而ET5配備100kWh電池,WLTP工況續航里程580km,2023年3月底交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蔚來將以靈活、創新的訂閱模式,為四國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其三款最新車型將通過訂閱模式在德國、荷蘭、瑞典、丹麥四國開放預訂。

訂閱用戶可以通過2022年8月上線的NIO App歐洲版,查看車輛數據,并通過“一鍵服務”功能預約服務,車輛訂閱期限從1個月至60個月不等。

訂閱用戶也將成為蔚來用戶社區成員,除使用車輛外,還會獲得包括全險、保養、換電服務,以及今后會提供的電池靈活升級服務,也可參與蔚來舉辦的各類用戶活動,使用蔚來中心等。

據悉,蔚來正在建立由產品和服務等構成的運營體系,打造以車為起點的用戶社區,目前在歐洲已經擁有270位用戶顧問成員,歐洲團隊已準備就緒。

2025年,蔚來還將進入25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銷售。

訂閱,取代銷售

在蔚來歐洲發布會上,李斌用全英文演講對蔚來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闡述。而“Flexibility is the new premium”(靈活即新優勢)成為當晚主題。

用長租取代購買,是NIO Subscription訂閱制租車服務的一大創新。除挪威外,蔚來在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四國僅開放訂閱模式。

為什么只租不賣?

李斌在接受億歐汽車等群訪時直言,從租轉賣只是多一個選項的事情,長租或將更加考驗團隊的運營能力。當前蔚來只會把精力放在主流市場上,而歐洲四國的主流市場,就是汽車租賃市場。

選擇在挪威賣車,在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四國僅開放訂閱模式,也是基于歐洲各國稅收制度差異——挪威沒有關稅,其他國家也早有公司車的傳統,通過公司購買高端車所需繳納的稅遠低于個人。

此外,在蔚來進入以前,“用租賃代替購買”早已是當地大部分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事情。

李斌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轉向電動汽車,靈活性將成為關鍵賣點和新的溢價因素。

據了解,NIO Subscription最短1個月起租,而長租車輛可自定義選擇12-60個月的固定訂閱周期,月費會隨著車輛壽命遞減。

在價格上,以德國市場75kWh電池包36個月租賃(長期)為例,ET7訂閱價格為1199歐元(折合8336元人民幣),EL7為1299歐元(折合9031元人民幣),而ET5則為999歐元(折合6946元人民幣),定價與BBA(奔馳汽車BENZ、寶馬汽車BMW、奧迪汽車AUDI)等高端品牌在當地的租賃價格保持同一水平。

同等德國市場75kWh電池包,當租賃期為1個月(短期)時,ET7訂閱價格為1549歐元(折合10769元人民幣),EL7為1669歐元(折合11603元人民幣),ET5為1249歐元(折合8683元人民幣)。

面對定價過高的爭議,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回應:“價格跟保時捷、奔馳等相近,是合理應當的。很多人可能習慣中國產品就該比德國便宜,我們希望讓價格回到它的本質?!?/p>

秦力洪告訴億歐汽車,蔚來的價格體系中還包含保險、取送、維修等服務。蔚來將堅持一價全包,而非用低廉卻不誠懇的底價去打動消費者。

“你可以把它視為‘陽謀’。我們會堅持我們的方式,讓用戶習慣我們的價格體系?!鼻亓橹毖浴?/p>

他表示,在訂閱模式下,蔚來將不再以銷量為業務衡量標準,取而代之的是周轉率和滿租率,而蔚來的終極目標是消費者滿意度。

“我們為自己設定了利用率的目標,訂閱模式下的車輛空置相當于銷量模式下的庫存。我想市場規模和趨勢在這兒,量只是個結果。”秦力洪在接受群訪時表示。

歐洲缺“電”

談及李斌與秦力洪為期十天的歐洲十城蔚來ET7自駕游,二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缺電。

睡前要努力找充電站,慢充狀態下電池充不滿,這讓兩個人的早餐時間經常被迫延長。

盡管目前蔚來在中國、挪威已經擁有超過25萬用戶,部署了1158座換電站,接入超過近百萬根第三方充電樁,建成83座蔚來中心,但距離蔚來的全球化目標,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斌哥吹過的牛,我們都要去干的?!鼻亓樵诮邮苋涸L時調侃道。

為了完善充/換電生態,蔚來將觸角重點延伸至歐洲,將在四國市場構建完善的加電體系。目前蔚來已經在歐洲接入38萬根充電樁,并可使用蔚來NFC卡片直接訪問,蔚來歐洲版充電地圖也已經投入使用。

截至2022年底,蔚來計劃在歐洲建成20座換電站;2023年底,這一數字有望達到120座。目前,位于慕尼黑和斯圖加特之間的Zusmarshausen換電站已經投入使用,位于柏林的換電站即將完工。到2025年,蔚來計劃在中國以外市場建成1000座換電站,其中大部分將分布在歐洲。

英媒報道一定程度印證了蔚來換電模式在歐洲本土的適應性。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鑒于電池成本大約占到一輛電動汽車價格的三分之一,蔚來BaaS模式(向車主出售不含電池所有權的汽車,并讓他們有租用電池的選擇)將使其擁有比競爭對手更大的市場。自去年9月蔚來開始在挪威銷售汽車,約95%的當地用戶選擇了租用電池。”

此外,蔚來在歐洲也已擁有270位用戶顧問成員,授權服務中心網絡覆蓋了歐洲5個國家的主要城區,歐洲團隊已準備就緒。

為了優化蔚來在歐洲市場的服務,也為了方便不能到店的消費者,蔚來還在歐洲成立了一支移動技師服務團隊。此外,蔚來也在努力與各地監管機構保持通暢的管道,以適應不同的法規。

據悉,蔚來能源在匈牙利佩斯州投資建設的首座換電站已于9月16日完成下線。而蔚來能源歐洲工廠占地約10000平方米,是蔚來在海外建設的第一座工廠,也是蔚來加電產品的歐洲制造中心、服務中心和研發中心。

致敬,而非肉搏

蔚來此次進軍歐洲,落腳德國,深入BBA腹地,有評論稱其意欲與制造強國德國貼身肉搏。

對此,秦力洪直呼:致敬學習的成分更多。

在李斌看來,歐洲車企對用戶心理需求的把握、對市場的理解更深入,在銷售、服務網絡和供應鏈體系等方面也積淀深厚,相比之下,蔚來或許還是“小學生”,需要不斷學習和追趕。

“我很理解大家的感覺,這個事情很解氣,很光榮。但我們沒有帶著征服德國的豪邁,沒有帶著殺入大本營的陰謀,這些選擇都是基于市場的理性?!鼻亓橹毖浴?/p>

在世界范圍內,德國以中高端車型為主,在汽車工業領域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對于以蔚來為代表的中國車企來說,想要進軍歐洲市場,德國無疑是一道“山海關”。

此外,蔚來選擇同時進軍多國,也是希望在當地形成一定城市群,使服務連成片。像丹麥這樣僅有500萬人口的國家,盡管體量小,卻擁有足夠高端的市場。

對蔚來而言,無論是市場競爭、監管、文化差異,還是對于龐大集團本身的內部管理,都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蔚來若想成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商業理性決定其必須克服這些困難。

李斌表示,影響蔚來發展的最大變量,或將仍然是電池成本。因為當前智能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材料的價格走勢難以預測,而且受到供需之外的很多復雜因素影響。

當前正處在動力電池價格高點,倘若未來電池價格居高不下,整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都將難逃牽連。

“挑戰在所難免,但我們是沒有包袱的。”李斌直言。

他相信,能有機會重構汽車產業從供應鏈、研發、服務到社區的完整體系,構建新的商業模式,這已經足夠令人振奮。

退一步說,僅換電模式對于儲能、回收和全球能源利用率提升的價值、對于電池物盡其用和資源節約的意義,就令全球用戶非常期待。

結語

億歐汽車認為,以蔚來為代表的車企,正在不斷打破主機廠對于自身的定義,在業務邊界上開疆拓土。

蔚來在德國的歐洲戰略發布,或將成為蔚來實現2025年計劃,構建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步。

訂閱服務的推出,也為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和商業模式創新帶來新思路。

正如李斌所言,因為車是高價值的耐用消費品,車本身將會變成服務?;谶@一屬性,以服務為出發點的智能電動汽車產業,或將重構未來世界的汽車行業。

如何在全球范圍內因地制宜地創新,如何圍繞使用權和訂閱創造更多價值,留給車企發揮的空間還非常廣闊。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