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奧迪,做不一樣的自己

2023-04-27 19:32:00來源:蓋世汽車  

誰都不想做被新時代拋棄的那一個。


【資料圖】

全球市場都在加速進入電動化時代,尤其是在中國市場上,新與舊的碰撞進行的更加迅猛,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不進行電動化轉型,品牌就沒有出路,即便是曾經高高在上、在國內享受無限追捧的德系豪車品牌BBA——都在大刀闊斧的轉型。

以奧迪為例,在電動化方面其實已經有了詳細的規劃,按照此前官方公布的信息,從2026年起,奧迪品牌將只推電動新車。

目前的國內市場上,奧迪已經引入(或即將引入)基于三大電動平臺打造的多款車型。如與保時捷Taycan同平臺(J1平臺)的RS e-tron GT,基于MEB平臺生產的Q4 e-tron、Q5 e-tron等,還有即將在奧迪一汽新能源基地量產Q6 e-tron(未來,該基地還將生產包括A6 e-tron在內的,多款基于PPE平臺的新能源車型)。

奧迪在國內的新能源產品陣容正在不斷完善,可有一些核心的問題依舊存疑,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沖擊之下,品牌之間的高低界線正在逐步消失,奧迪的電動車,究竟該如何吸引中國的豪車用戶?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上投放的產品越來越多,但市場規模卻并沒有太明顯的起色,在電動化時代,奧迪為代表的豪車品牌,真的還能重新確立高端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嗎?

諸如此般的問題,奧迪是否已經有應對之策?本屆上海車展期間,蓋世汽車和奧迪中國的高管團隊有過多次深入的溝通,奧迪究竟有沒有做好迎接電動新時代的準備,我們有了初步的答案。

奧迪車展展臺,圖片來源:奧迪汽車

遇事不慌,辦法總比困難多

“我們在過去三年市場的迅速變化中進一步認識到,要把德國質量和中國速度結合起來,從而持續為廣大消費者帶去驚喜。”在接受采訪時,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回顧了過去幾年自己對中國市場變化的感受,在其看來,奧迪現在面對的市場局面和自己多年前在一汽-大眾處理的局面有類似之處。

2012年至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以全球僅有的速度迅速壯大,這段時間,溫澤岳在一汽-大眾主持工作。

對國內汽車發展史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在2012年,大眾汽車在國內遭遇過嚴重的品牌危機。沒錯,就是所謂的DSG風波,曾經讓大眾汽車在國內市場上戰無不勝的TSI+DSG“黃金動力”組合,彼時 陷入到了大規模的召回事件中, 大眾汽車品牌形象嚴重受損,市場規模也從曾經的王者地位,逐步跌落到了中國市場第三的位置。

為了讓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上重回巔峰,大眾汽車開啟了大規模的新車轟炸模式。短時間內,投放到中國市場的大眾旗下產品從7款增加到30款,年銷量也逐步從110萬輛上漲到210萬輛,大眾汽車順利的重返中國市場銷冠的地位。

當問題發生時,所要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制定相應計劃,并妥善的完成它。“如今,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和迅速變化,奧迪也在通過與中國一汽和上汽集團兩個本土伙伴的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市場份額的增長。” 溫澤岳如是說。

具體會如何做呢?

奧迪與上汽的合作可以說是好事多磨。合資項目正式成立之前的經歷就是一波三折,經歷了多年的曖昧期之后,上汽集團才得以名正言順的“結緣”奧迪。但上汽奧迪項目達成合作之際,又迎頭撞上了三年疫情,問題和挑戰接踵而至(如因疫情限制導致的停產、芯片短缺等),時至今日,上汽奧迪的市場表現依舊在持續的爬坡中。不過,溫澤岳對上汽奧迪此前的表現還是給予了比較高的評價。上汽奧迪已經推出三款針對中國市場的專屬車型,開設了115家奧迪都市店,開辟了全新的線上線下銷售模式,溫澤岳認為,從多個角度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并會隨著戰略執行和系統部署,越來越好。

奧迪Q5 e-tron,圖片來源:奧迪汽車

接下來的分工中,上汽奧迪還將主要著眼于中國需求,提供中國市場專有的產品,一汽奧迪方面則專注于生產投放到全球市場上的產品。溫澤岳指出:“基于過往的戰略經驗和市場分析,我們(合資各方)都認為,豪華車企必須在強調質量的同時不斷提速,并憑借新科技持續為廣大汽車消費者帶去驚喜,這為奧迪制定在華戰略提供了重要依據。”

基于當前的市場形勢,奧迪預測,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燃油車的時間,A級和B級市場可能會在2025年迎來拐點,C級豪華車市場預計在2026年迎來拐點。奧迪的對應之策是,到2025年,奧迪預計將推出20款車型,其中超過10款為純電動車型(期間將推出兩款基于PPE平臺打造的車型,定價會在40萬到60萬人民幣左右)。

改變,是奧迪的對中國市場的承諾

當前在中國豪車市場上,消費者對汽車的期待不再局限于其用來代步的工具屬性,更據吸引力的是,車輛的實際體驗和數字化生態系統等。總結過去幾年的經驗,奧迪已經認識到中國消費者的新需求,接來下,奧迪將基于三大戰略支柱服務中國用戶——高端產品攻勢、高端生態系統、高端客戶體驗。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奧迪高管在溝通中反復提到的詞語是改變。

聽取中國市場的聲音,然后做出改變。

“過去多年,我們的主要模式是在德國本土研發新車型,在中國市場投放。但現在,我們已經對這一戰略做出調整”,奧迪中國企業傳播部高級總監魏明祥認為,“奧迪中國團隊需要投入更多精力與德國總部溝通,促進德國總部了解中國市場,從戰略制定角度促進文化方面的調整,以適應中國市場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

奧迪在中國豪車市場上已經深耕30年,中國豪車用戶期待的是什么,奧迪其實都知道。高質量、可靠性、安全性,這些是奧迪品牌此前在國內市場上能夠一直保持領先優勢的關鍵所在,面對電動化的新潮流,奧迪要做的主要課題,其實就是如何把這些原有的品牌優勢和電動化進行結合。

奧迪展出的概念車,圖片來源:奧迪汽車

正如奧迪技術研發董事Hoffmann在接受采訪給出的答案:“現在奧迪在面向電氣化轉型的過程中,需要去沿襲和創新奧迪的DNA,從而更好的去滿足電動汽車用戶的要求,如數字化功能、互聯網功能等,這也是中國市場所需要的。”

深耕奧迪的DNA,這是奧迪區別于其他競爭者的核心競爭力;發展互聯技術和數字化技術,則是著眼未來,讓奧迪在電動化時代繼續引領高端市場的關鍵所在。

“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奧迪面臨著來自豪華品牌和本土品牌的競爭壓力,這從當前的價格戰中可見一斑。因此,我們必須借助明確的規劃和戰略,重新回到市場領先地位。”溫澤岳認為,面對未來,奧迪已經做好準備。奧迪中國的研發團隊剛剛入駐了新的奧迪中國大樓,接下來,奧迪中國會不斷壯大研發團隊,并將基于在華技術路線圖,為每款在華推出的車型創造亮點。

對中國電動車用戶而言,續航里程、快充表現以及電動出行生態系統是日益增長的新需求。奧迪在這方面也已經有所動作,在全國范圍內陸續部署了奧迪品牌的專屬充電站。按官方公布的數據,截止今年年底,奧迪將在國內建立大約600個充電樁,當然,這一數字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增長。

擁抱電動化的同時,保持高端的品牌定位,依舊會是奧迪接下來的重要使命。按照規劃,長遠來看,奧迪會在A級車市場保留兩款車型,更多的精力還是會側重在B級和C級市場,甚至在D級市場上,也會布局3到4款車型。

結語:

今年的上海車展上,不少外資品牌都有一個共同的動作,就是在展臺上全部(或者重點)展示新能源產品,奧迪也是其中之一,不僅展區全部由純電動產品構成,一汽奧迪還喊出了“電賦想象,感觸未來”的車展主題,想要向智能網聯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方向發展的決心表露無遺。

雖然轉型的動作會被質疑已經稍顯落后(事實上,絕大多數外資品牌都被質疑過,在電動化賽道上的轉型速度不夠快),但留給這些傳統大牌的市場機會依舊不少。奧迪做出的判斷是,中國的純電動車市場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市場,總體而言,還可以再向前展望40-50年。奧迪接下來要做的,是協同南北兩大合資方,在電動化轉型的大潮中,依靠自己的品牌堅持和為滿足新需求所做的改變,讓自己繼續在新的時代引領中國豪車市場。

下個十年,格局會重塑,奧迪也期待著,跨入自己的又一個黃金十年。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