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圓滿落幕 | 2023捷途汽車電子架構與智能駕駛論壇

2023-05-10 18:44:31來源:蓋世汽車  

2023年5月10日,由捷途汽車主辦,蓋世汽車承辦的2023捷途汽車電子架構與智能駕駛論壇圓滿落幕。

在“新四化”風潮下,汽車產業正經歷飛速變革,其電子電氣架構、軟硬件開發模式、智能化配置都在發生重大變化,進一步帶動了供應鏈生態體系的全面革新,延伸出域控制器、整車OS、城市NOA方案等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的全新賽道。

緊追行業發展的最新熱點,本次論壇聚焦車載通信解決方案、自動駕駛感知方案、ADAS驗證及測試方案等汽車行業的前沿領域,邀請來自主機廠、零部件供應企業的各位專家,共同討論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態勢。


(資料圖)

嘉賓合影

主辦方歡迎致辭—捷途汽車

汽車行業智能化進程進入了淘汰賽階段,中國正成為新能源和智能化的研發中心,并通過智能化和新能源技術實現彎道超車,自主品牌的價值逐步與合資品牌拉平。

捷途汽車執行副總經理、研發院院長代立宏表示,在軟件定義汽車背景下,用戶體驗日趨重要,打造多場景的用戶體驗思維成為行業發展主流,也成為接下來行業最核心的競爭力。

1-4月,捷途銷量70953輛,同比增長105.7%,捷途采用國內國外“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用旅行+越野、智能、環保等方式,繼續向越野型細分領域拓圈。秉持以用戶為中心,體驗和用戶場景驅動開發,與用戶共創的原則,希望與各個合作伙伴一起創新技術,尋求最優解決方案,共創良性循環發展的生態圈層。

代立宏 | 捷途汽車執行副總經理&研發院院長

智能駕駛NOA未來發展趨勢

捷途汽車研發院副院長蔣愛強表示,智能化與電動化成為當下汽車兩大主要的發展方向。根據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的統計,L2級的市場普及率超過30%,并且還在快速增長。以NOA技術為代表的L2+級的滲透率目前還處在較低水平,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未來增加其安全性和穩定性。

整個自動駕駛產業鏈中的各項技術都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傳感器、芯片、算法和地圖各個方向的技術都是朝著NOA的技術要求發展。由于成本限制,比較成熟的高速NOA也尚未得到規模化量產,只存在于少數高價格的高配車型中,量產之路依然具有挑戰。

蔣愛強 | 捷途汽車研發院副院長

同時他還表示,未來做自動駕駛的很多,但是只有少數車型實現了NOA量產落地,NOA未來會朝著量產落地的方向繼續發展,不再是只停留在算法DEMO狀態。

昆易智駕車載產品線解決方案

昆易電子車載事業部總經理葉周青介紹昆易電子成立于2011年,辦公地點有上海、武漢、昆明、杭州和汕頭五地,以上海為總部業務范圍覆蓋全國,提供不同場景的產品解決方案。

他表示,昆易正在打造具備底層技術能力的國際領先的自動駕駛工具鏈,從數據閉環和智駕領域打通這一鏈域。ADS系列的產品主攻的是車載以太網的解決方案,比如VBE1010以兩種網絡協議切換,可涵蓋市面上的車載以太網協議,并且支持設備發現功能設備配置信息讀取,設備配置狀態修改,設備固件在線升級。

葉周青 | 昆易電子車載事業部總經理

同時開放平臺是指昆易現在做的web平臺,以客戶應用和導向的場景為主,結合客戶的使用習慣和場景來快速適配其需求。

通過軟件平臺賦能客戶可擴展ADAS域控系統

市場趨勢以智駕域控核心芯片發展為主,算力堆疊,硬件先行已成為過去式,優化算法和充分發揮芯片能力是自動駕駛的重點所在,其中的難題是如何充分評估并且在量產中應用。

創時智駕產品總監楊曾表示,軟件平臺的思路是跨芯片硬件平臺,支持軟件棧、功能、算法方便復用與集成,創時基于成熟架構、多平臺經驗、先進技術、生態合作來賦能客戶。

楊曾| 創時智駕產品總監

同時他還表示,創時智駕能夠對主機廠品牌有一定的加持,在算法功能生態方面,與行業主流的算法供應商形成了深入的合作,在實際量產項目的“千錘百煉”中更好幫助客戶。

國產毫米波雷達助力智能駕駛應用

智駕系統是通過利用傳感器組合完成對周遭世界的感知,進而實現一系列駕駛操作的系統。隨著智駕的發展,自動駕駛的等級也在不斷提高,所需要毫米波雷達的個數和質量也在提升。

木牛科技研發總監蘇軼倫表示,木牛毫米波雷達感知解決方案L2.5級以上ADAS,其中低配ADAS 5RnV是前向雷達x1+角雷達x4+前視攝像頭×N;高配ADAS 5RnV是4D成像雷達x1+角雷達x4+前視攝像頭×N。這兩種方案除了能夠提供目標層級的信號輸出以外,還可以提供點云層級的信號輸出與融合跟蹤輸出。

蘇軼倫 | 木牛科技研發總監

同時他介紹,木牛科技通過打造“木牛Radar OS”高清4D點云技術架構,突破傳統雷達技術在分辨精準度和規模部署成本上的局限性,將高性價比的雷達應用到車載、航空、智能和體育四大領域。

專注用戶體驗的行泊一體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總監袁玉記表示,汽車行業處于巨變期,智能化蓄勢待發,百度從2013年開始研發無人駕駛技術到2021年開放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并且2022年ASD導入PILC和規劃新一代產品路線圖,都在大力投入研發并發布駕艙圖新產品。

Apollo City Driving Max是其于百度Apollo十年自動駕駛技術沉淀,L4技術降維打造的L2+智能駕駛產品,能實現城市、高速、泊車三域融通的新一代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以軟硬一體和軟件化解決方案為主。

袁玉記 | 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總監

同時他坦言,百度給車企及合作伙伴提供開放的體驗,車企可以自定義智駕的人機交互界面,包括風格等多方面選擇,未來也將更好為車企賦能。

如何打造更好用、消費者更愛用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COO表示,電動化大勢已成,智能化逐鹿群雄,給消費者帶來更具吸引力的智能化功能將成為核心競爭力。輕舟智航將堅持標配化、標準化、大眾化和革新化,在輔助駕駛的用戶價值方面,達成良好的高速NOA體驗和實現較大ODD范圍內的城市NOA點對點自動駕駛。

汪堃 | 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COO

目前輕舟智航率先成為基于國產大算力高性能"征程5”芯片的城區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全棧算法也高度適配兼容了英偉達Orin DRIVE平臺,未來憑借NOA高階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將成為中國頂級的高階輔助駕駛方案供應商。

自動駕駛創新的量產實踐及挑戰

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副總裁助理王駟通表示,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智能化接受度不斷增加,博世提供的ADAS功能正在覆蓋越來越廣泛的用車場景,更智能化的功能也要求ADAS技術棧從傳感器向AI算法、基礎設施、計算平臺不斷拓展和創新。

他總結了博世四個創新方面:一是完善的數據閉環支撐ADAS全棧解決方案的量產落地,基于AI數據閉環的挑戰來自于如何高效采集可用于模型優化的“正確”數據;二是AI感知將科研與工程結合,支撐各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落地:三是通過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增強用戶體驗;四是系統級安全(功能安全、SOTIF、AISafety) 保證消費者在使用創新功能時的安全性。

王駟通 | 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副總裁助理

同時他還提及到自動駕駛從創新到量產面臨著4個主要挑戰,理解終端消費者、適應本士化要求、處理復雜系統設計和創新的快速落地。

面向量產的行泊一體技術架構與產品矩陣

作為漸進式自動駕駛的行業引領者,Nullmax主張MLF(機器學習優先)的自動駕駛技術路線,打造了涵蓋車端、云端的平臺化軟件系統,涵蓋完整上層應用、中間件以及云端數據系統。

Nullmax紐勱創始人/COO宋新雨表示,在云端系統提供高效數據閉環,涵蓋可視化和分析、數據篩選及標注、模型訓練以及評估等模塊,從海量數據中高效篩取價值信息,為自動駕駛系統持續提供經驗與知識,構成車云一體化的數據大閉環。

宋新雨 | Nullmax紐勱創始人/COO

在車端系統提供豐富全棧應用,聚焦高價值的自動駕駛軟件算法,全自主研發了包括感知、規劃控制在內的完整上層應用MaxStack以及自動駕駛中間件MaxOS,實現真正的技術平臺化,快速適配不同的底層平臺、硬件配置和功能級別。

MAXIPILOT:基于BEV transformer的高速進化智駕系統

目前ADAS漸進式路線已基本無爭議,商業化落地成為行業共同的追求,解構成本和價值堆料與用戶體驗不成正比成為困境,如何破局方面需要回歸智能駕駛商業本質,矩陣化方案實現全流程技術賦能。

智駕科技MAXIEYE副總&首席運營官楊騰飛表示,全國公路總里程53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7萬公里,要加速高速NOA的發展。MonoToGo-單視覺L2解決方案四大產品亮點是:主動安全滿足CNCAP ENCAP高分、支持數據閉環全流程場景復現、不同天氣工況的穩定適應性和支持DVR集成復用。

楊騰飛 | 智駕科技MAXIEYE副總&首席運營官

同時他還認為低階要為高階賦能,基于L2規模化形成雙閉環,打通低階車與高階車的數據通路,采用內外循環兩套模式來驅動技術持續進化。

智能駕駛量產汽車全球高精定位解決方案

國汽大有時空科技(安慶)有限公司是由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孵化設立的科創企業。人員、設備、業績、管理體系全部具備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資質的申請條件,正在有序推進中,并且與海克斯康簽訂了全球服務合作協議。

國汽大有時空 CTO李慶建表示,其核心產品是衛星定位平臺與服務、智能終端和高精地圖實時更新系統,并且全球性的車企和Tire1正在將PPP-RTK視為智能駕駛的主流技術路線。

李慶建 | 國汽大有時空 CTO

同時他還表示,智能汽車對高精度定位有七個需求痛點:全球服務、功能安全、軟件定義、時空基準、全域全場景、數據閉環和政策安全插件。而第四代差分技術PPP-RTK從原理上解決了完好性,與汽車功能的安全形成完美鍥合。并且大有時空還提供兩大服務模式,定位平臺直接播發給車輛和定位平臺播發給車企平臺,車企平臺再播發給車輛。

契合市場需求的高性價比NOA方案實踐與介紹

小馬智行副總裁、乘用車智能駕駛業務部總經理黃俊表示,小馬智行智能駕駛產品線是識途、方載和蒼穹。其中識途四大核心技術是BEV大模型和自研定位算法融進域控來降低成本;海量真值數據和Smartlabeling來增強性能。比如BEV大模型可使用魚眼相機參與行車模型識別,實現高速NOA、高低算力均可實現相同記憶泊車的體驗等。

同時他還表示,技術棧之外實踐去高精地圖方案,需要對所有算法模塊同步大幅優化,并且以全新規控算法架構NLPP為導航地圖量身設計的路徑規劃為系統,這樣無高精地圖的輔助駕駛會讓行車場景的體驗更為連貫。

黃俊 | 小馬智行副總裁、乘用車智能駕駛業務部總經理

最后他介紹了小馬識途輔助駕駛設計的目標以安全、系統可控性、通行效率和舒適為主,將為用戶帶來更多新的體驗。

智能駕駛系統安全設計與實踐

東軟睿馳自動駕駛首席功能安全專家聞繼偉從問題、政策和利益導向進行了分析。他表示,自動駕駛安全設計原則在自動駕駛系統方面,要注重安全運行、安全自檢、駕駛策略和ODD判斷;在人因方面要重視駕駛員責任、駕駛員接管、接管提醒和系統對人的影響;其他方面還要注意信息安全、數據記錄、被動安全和安全評估。

聞繼偉 | 東軟睿馳自動駕駛首席功能安全專家

同時他還表示,要上層重視督導落實并以結果為導向,確保企業安全文化的建立,用文化驅動決策和行為,來促使安全設計和管理落地,讓產品實現真正的安全。而安全并不是限制創新,創新工程應用應以安全為前提,這樣的創新也可以保障安全措施順利實施。

圓桌討論環節,捷途汽車研發院副院長蔣愛強、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總監袁玉記、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COO汪堃、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副總裁助理王駟通、TTTech Auto China高級技術專家謝皓對NOA的發展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等話題展開了討論,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與借鑒。

圓桌談論

至此,2023捷途汽車電子架構與智能駕駛論壇全部議程圓滿結束。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