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經營現金流首次轉正,零跑欲借“技術變現”將毛利率提升至20%

2023-08-29 12:31:31來源:蓋世汽車  

日前,零跑汽車披露2023年中報。財報顯示,零跑汽車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8.13億元,同比增長14%,創同期新高;毛利為-5.9%,同環比均持續改善;研發投入同比提升超50%,經營現金流首次實現轉正。


(相關資料圖)

圖片來源:零跑2023年中期業績公告截圖

在業績電話會議上,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敬華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完成了2023款全系車型的切換,并在3月1日推出了首款增程式車型C11增程,得益于高價車型C11和C01交付占比提升,上半年營收同比有所增長。目前,零跑汽車的單車均價已經達到了13萬元。

今年二季度,零跑汽車交付新車33,993輛,同比增長12%;其中,6月交付達13209臺,單月交付量創新高,當月位居新勢力第二。隨著銷售產品結構的調整,二季度,C平臺車型占比從37%躍升到80%以上,單車收入同比增長27%,使得收入同比增長41%。

在下半年“開局之戰”的7月,零跑汽車再創新高,達14335臺,其中C系列交付超過12,000臺,占比約85%。零跑汽車聯席總裁武強表示,今年接下來數月,零跑汽車有望達到 1.5-2 萬輛的月銷量。

毛利持續改善,還有進一步降價的空間

2023年上半年,零跑汽車毛利為-5.9%,2022年同期為-26%,2022年下半年則為-8.1%。由此可見,零跑毛利率同、環比均在持續改善。

零跑方面表示,毛利率水平改善主要是由于公司產品結構改善,車輛平均制造成本在售價中占比下降。具體來看,今年二季度,零跑汽車單車成本13.5萬元,比上季度環比下行了1.3萬元,這使其上半年單車毛利率環比改善2.7%。

零跑二季度單車成本的降低,除了銷量提升帶來的攤折費用稀釋、采購溢價、電池原材料碳酸鋰成本的下行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其增程式車型的推出。

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今年3月,零跑旗下首款增程車型C11增程版正式上市,該版本車型的起售價直接將C11從2022年的18.58萬元降至14.98萬元,且直接將增程車型下拉至15萬元級別。要知道,最先入局增程市場的理想汽車旗下三款車型售價均在30萬元以上,后來入局的嵐圖FREE、問界M5、長安深藍SL03、哪吒S等車型的增程版價格也均在20萬元以上。

極具性價比的增程版上市后,C11的銷量開始直線上升。數據顯示,零跑C11從今年1月426輛的銷量低點,上升至7月的9283輛,單車月銷量上漲了近22倍。

敬華曾指出,零跑做C11的增程車型,主要是增程所用的電池容量更小,意味著受電池漲價的影響較小,成本也更可控,同時也能提高產品的毛利率。

當前,零跑汽車產品主要聚焦在15萬-20萬價格區間段,在此價位段的純電動車型受制于鋰電池成本的壓力,毛利率較難提升。這是因為純電動車型中電池成本約占其總成本的四成,而在此基礎上開發的增程式版本由于電池容量較原有純電版減少了一半左右,預計可帶來單車2-3萬元的BOM成本的下降。另從售價上來看,目前增程版本價格僅比純電版便宜4000-6000元,換算后可以帶來1.6-2.4萬元的毛利增量。

在此次業績電話會議上,敬華還指出,下半年零跑將推出中大型轎車C01的增程版。“我們將保持銷量的增長,同時在年底前實現單月毛利轉正。”

值得注意的是,增程版車型的推出雖讓零跑上半年毛利率有所改善,但是近期新能源汽車降價潮又起,零跑汽車也在8月1日宣布旗下C系列部分車型降價,包括兩款C11車型以及三款C01車型,最高降價幅度為2萬元。降價背后不免讓人對其后續毛利產生擔憂。

對此,敬華表示,降價是為了增加高配車銷量、優化產品結構,由于高配車型本身毛利空間就比較大,所以降價并不會影響到零跑汽車后續毛利的改善。

她還指出,展望市場下半年,從七八月份的價格波動就可以看到,市場整體競爭會持續,零跑做好了充分準備,同時零跑也有進一步降價的空間。

經營現金流首次轉正,“技術變現”成第二增長極

在零跑2023年上半年財報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在于,其上半年經營現金流首次實現轉正,持續增強“造血能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零跑六個月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為人民幣1.52億,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經營活動使用的現金凈額為人民幣5.81億,較去年同期增加7.33億。

對此,零跑表示是由于收到政府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和整車銷售的毛利率改善。不過,結合零跑的虧損情況和業務經營支出情況來看,零跑的現金流或難以長久支撐業務運轉。因此,在賣車之外,零跑還在積極尋求生錢之道。

作為業內少有的堅持全域自研的車企,零跑在電池、電動機、電子控制系統、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等諸多智能汽車核心領域均有所布局。憑借全域自研占,零跑占到了 BOM 成本的30%之上。

對于到研發投入上,2023年上半年,零跑汽車持續進行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創新,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研發投入為人民幣8.23億,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5.26億提升超50%。

除了通過自研實現技術降本外,零跑還開始將目光聚焦于“技術變現”。

今年 7 月,零跑發布了名為“四葉草”的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通過“1顆SOC+1顆MCU”的芯片方案即實現了中央超算,可支持座艙域、智駕域、動力域、車身域“四域合一”,覆蓋15個模塊功能,并具備無感化在線OTA、可拓展性強、部署靈活等多重亮點。據介紹,“四葉草”架構除了應用于零跑自身品牌,還將對外輸出給第三方車企,助力零跑開啟第二增長曲線。

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借由“四葉草”架構,零跑可提供四種技術輸出商業合作模式,分別是:基于四葉草架構+周邊控制器(含車燈、攝像頭、雷達等)的技術共享;基于四葉草架構+周邊控制器+電池+電驅的技術共享;基于下車體(含電子電氣架構、電池、電驅)整體交付的技術共享;基于整車級的合作共享。

在“四葉草”架構發布之時,朱江明就透露“目前零跑已經確認的技術授權項目有兩個,分別是整車技術授權和整個下車體的技術架構授權。”

此后,不斷有車企將與零跑展開技術合作的消息流出。例如,大眾旗下捷達品牌正在與零跑汽車洽談合作事宜,大眾方面有可能買斷零跑的某一代平臺技術來助力捷達品牌的電動化轉型。稍早時候,零跑汽車還被傳出在與境外企業接觸并洽談技術合作。

對于上述傳聞,零跑汽車聯席總裁武強在此次業績發布會也做出了回應,“公司對于外界報道不作具體的評論,零跑的全域自研,慢慢地會在車型開發、技術應用方面有所體現,尤其是在十多萬元車型上有超強的技術競爭力,業界也十分認可。”他談到,零跑有潛在的對外技術合作的機會,會積極構建并尋求合作機會。

在提到海外市場機會時,武強還提到,零跑有能力把技術對外分享,中東等地有些機構希望零跑能與其實現技術方面的合作共享。而技術合作的毛利將高于賣車的收入,最終零跑將借此把毛利率提升至20%。

對于合作傳言,敬華補充說,在四葉草電子架構發布的同時,零跑也發布了四種商業合作方式,這些合作方式并非無中生有,也是在溝通中逐步制定出來的。她強調,零跑“技術合作的趨勢非常清晰”,隨著技術合作,零跑自研的三電系統等零部件的對外供應也將帶來收入的增加。

不久前,大眾集團7億美元入股小鵬的案例給自主車企通過技術輸出實現盈利打了一個樣。對于一直強調全域自研的零跑而言,若能夠實現技術變現,一方面證實了自身的技術實力,另一方面能夠助其在汽車業務之外開辟出新的收入來源。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