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電科技虧損1個億 共享充電寶單商業模式存疑
如果說怪獸充電讓市場看到了共享充電寶的盈利前景,剛剛向港股遞交招股書的小電科技,則再一次用虧損向人們證實,共享充電寶單靠一條腿走路的商業模式,仍然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4 月 30 日,趕在五一假期前,小電科技向港股遞交招股書。在小電科技注冊用戶及覆蓋點位均超過怪獸充電的前提下,其營收卻大幅落后于怪獸充電。
2019 年至 2020 年,小電科技營收分別為 16.36 億元和 19.11 億元,均落后于怪獸充電。2020 年,小電科技甚至轉盈為虧,2019 年盈利 1.94 億元,但 2020 年卻虧損 1.07 億元。
小電科技將去年的虧損歸咎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業務擴張后帶來相應成本及開支大幅上漲。但同期,怪獸充電卻連續兩年實現盈利,2019 年盈利 1.67 億元,2020 年雖有所下滑但仍盈利 7540 萬元。
這并非小電科技首次謀求上市,早在怪獸充電向美股遞交招股書之前,小電科技就在 2020 年 7 月與浙商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在創業板上市。但在 2021 年 4 月,小電科技卻終止了輔導協議,轉而謀求港股上市。
不出意外,小電科技將成為港股的“共享經濟第一股”。只是,從怪獸充電在美股的表現來看,市場對共享充電寶的熱情略顯低迷,怪獸充電上市首日僅漲 0.47%,此后一個月股價在 8 美元左右波動,截至發稿,股價報 7.66 美元,較發行價跌去 9%。
昨日(5 月 6 日),街電與搜電共同發布公告,宣布兩家公司已經完成合并,新公司正式定名為“竹芒科技”,稱將繼續深耕共享充電寶市場。按照此前街電公布的數據,兩品牌合計用戶規模突破 3.6 億,日訂單峰值達 300 萬單,市場規模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三電一獸”的市場格局之外,美團也憑借著強大的線下商戶資源重啟充電寶業務。可預見的將來,共享充電寶的戰事仍未結束,隨著行業玩家爭相登陸資本市場,留給后來者的時間已然不多。
與怪獸充電類似,小電科技的營收九成以上均來自于共享充電寶業務,過去 3 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 4.14 億元、16.17 億元及 18.59 億元,占總營收比重始終維持在 97% 以上,怪獸充電該業務占營收比重同樣在 95% 以上。充電寶銷售及廣告業務在兩家的財務報表上,均維持在較低水平上。
支出項上,小電科技的支出大頭同樣來自于分銷及營銷開支,且呈逐年上漲趨勢。過去 3 年,分銷及營銷開支占總營收比重分別為 61.5%、64.4% 及 77%。2019 年至 2020 年,該項支出占怪獸充電總營收比重分別為 67.4% 和 75.5%。
可以說,除卻公司名稱上的不同,兩家共享充電寶的營收結構幾乎毫無差異。
比怪獸充電成立略早一年的小電科技,擁有著比后來者更大的市場規模。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小電科技已覆蓋全國超過 1700 座城市,擁有超過 71 萬個點位,投放共享充電寶接近 600 萬個,累計注冊用戶達 2.37 億。
與之對應,怪獸充電擁有點位 66.4 萬個,覆蓋城市 1500 多座,投放充電寶 536.08 萬個,累計注冊用戶達到 2.194 億。
過去兩年,共享充電寶企業們均迎來營收與規模的飛速增長。小電科技在招股書中稱,2018 年至 2020 年,其營收分別為 4.23 億元,16.36 億元及 19.11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12.5%,增長幅度驚人。
但小電科技同樣受困于激烈競爭下入場門檻的不斷提高。
2018 年至 2019 年,小電科技分銷及營銷開支暴漲 304.1%,其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分成及進場費用不斷提高。
過去 3 年,小電科技激勵費率逐步從 2018 年的 25.2% 上漲至 2020 年 54.5%。其中,分成費率由 2018 年的 24.2% 增長至 2020 年的 38.2%,進場費率則從 2018 年的 1% 猛增至 16.3%。
去年,小電科技單是付給點位合作伙伴及渠道合作伙伴的分成費用就達到 7.1 億元,進場費則達到 3.02 億元,二者相加達 10.13 億元。
激烈費用居高不下讓共享充電寶的盈利能力打上了折扣。2019 年及 2020 年,怪獸充電的激勵費率同樣高達 48.2% 和 58.1%。在一個以線下商家為主要服務場景的商業模式下,共享充電寶運營方的議價權被極大削弱,加之市場競爭環境激烈,線下入場費用的逐步上漲已成定局。
除此之外,小電科技仍需支付大量地推人員成本。
招股書披露,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小電科技共有員工 5992 名,其中 82% 為業務拓展部門,研發人員占比僅為 7%。去年,小電科技為業務拓展部門支付的雇員福利開支高達 3.68 億元,占其分銷及營銷開支比重為 25%。
2019 年,隨著共享充電寶不斷漲價,行業內主要玩家均在當年度宣布盈利。招股書顯示,2019 年,小電科技實現盈利 1.94 億元,略高于同期怪獸充電的 1.67 億元。但在疫情影響之下的 2020 年,小電科技卻扭盈為虧,當年度虧損達 1.07 億元,創下其成立以來的最大虧損額。
疫情肆虐的 2020 年上半年,線下商戶長時間停業,給依賴線下場景的共享充電寶造成較大打擊。小電科技在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 年 2 月份,小電科技日均訂單量直線下滑,較去年同期跌幅達 78.4%。2020 年后三季度,小電科技業務逐步回溫,日均訂單量在今年第一季度達到歷史新高。
但即便如此,仍難掩小電科技去年巨虧 1.07 億元的事實。市場分析認為,小電科技虧損或在于其營銷開支增長過高。去年,小電科技分銷及營銷開支同比增長幅度達 39.8%,遠高于同期營收 16.8% 的同比增幅。
與怪獸充電略有不同,小電科技在一線城市布局較弱。招股書顯示,去年,小電科技一線城市布局點位為 9.05 萬個,較 2019 年的 9.04 萬個略有下降。二線及三線以下城市點位則分別增長至 38.83 萬及 23.63 萬個。小電科技在招股書中稱,計劃提升一線及二線現存市場的滲透率。
共享充電寶仍然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報告顯示,共享充電寶市場規模在 2016 年至 2020 年間快速擴大,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51.1%,并稱將于此后 8 年以 36.9% 的年復合增長率進一步增長,2028 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 1061 億元。
小電科技披露的股本數據顯示,IPO 前,騰訊為小電科技第二大股東,擁有其 9.77% 的股份,為最大機構投資方,金沙江創投、元璟資本、紅杉中國分別持有 7.17%、5.69%、5.66% 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螞蟻集團同樣持有小電科技 4.97% 的股份。此前怪獸充電招股書披露數據顯示,阿里巴巴持有怪獸充電 16.5% 的股份,為怪獸充電第一大股東。
天風證券在其發布的行業調研報告中指出,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增長放緩,行業將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此外,天風證券指出,共享充電寶品牌和網絡效應不明顯,從場景擴展新業務不具備顯著優勢,對共享充電寶企業未來擴張提出擔憂。
小電科技在招股書中稱,他們計劃從股東騰訊及螞蟻集團的生態系統尋找新的機遇,比如根據硬件網絡及用戶數據等信息為點位合作伙伴或用戶提供增值服務。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
安兔兔公布4月Android手機性能榜 前10名均為驍龍888手機
5月6日,安兔兔公布了4月Android手機性能榜,也是其V9大版本的首個性能榜。安兔兔V9公測版發布已有月余...
2021-05-07 -
索尼將使用臺積電6nm工藝PS5芯片 新工藝預計使晶體管密度提升18%
DigiTimes 從產業鏈了解到,臺積電將使用 6nm 制程工藝重新設計制造新款 PS5 游戲機使用的芯片,新...
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