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已經被淘汰的 FM 收音機,為何會在印度被重提 當前熱訊

2023-05-10 21:29:28來源:ZAKER科技  


(相關資料圖)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這里是…… ",相信這一段開場許多 80、90 后不會感到陌生。在這一代人的童年里,由于電視尚未完全普及,收音機也就成為了大眾獲取信息最基本的渠道之一。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少人就連電視都已很久沒有打開、更遑論收音機了,畢竟更加便捷的互聯網早已成為了更好的選擇。甚至不知從何時起,手機里的 FM 收音機也已逐漸不見了蹤影。

然而這一現狀,可能要在印度這一全球智能手機行業最為重要的新興市場得到扭轉。日前,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向印度蜂窩和電子協會 ( ICEA ) 、信息技術制造商協會 ( MAIT ) 以及手機制造商發出通知,敦促他們確保在該國銷售的手機產品中不禁用調頻廣播接收器這一功能或特性,并要求所有在當地銷售的智能手機都必須默認啟用 FM 收音機。

事實上,要想解釋為什么印度監管部門突然要求手機廠商重新推出已經被網絡收音機廣泛替代的 FM 收音機,就需要先了解 FM 收音機被主流廠商一致放棄的緣由。早在功能機時代,FM 收音機、也就是通過采用 FM 調頻載波方式傳輸無線電信號的收音機,曾經是手機上的標配功能,然而引爆了智能手機時代的 iPhone 卻幾乎一直都對 FM 收音機 " 不屑一顧 ",并且從始至終 iPhone 也都沒有支持過 FM 收音機功能。

有了 iPhone 做示范,Android 陣營也有樣學樣,并且幾乎是越高端的智能手機越早去除了 FM 調頻功能,而如今距離最后一款支持 FM 收音機的 Android 機型榮耀 V8 亮相,也已經過去了 7 年。在這長達 7 年的時間里,如果不是此次印度相關部門提出了新的規定,或許大家甚至可能都沒有發覺手機上的收音機功能已經從 FM 調頻早已變為了網絡收音機。

由于智能手機不再集成 FM 收音機成為大勢所趨,因此用戶的損失感知并不強烈,甚至用戶對智能手機更輕、更薄的要求反過來也促使了 FM 收音機從手機上消失。要知道,如今智能手機的基帶芯片并沒有工作在 80MHz~108MHz 的 FM 調頻廣播能力,更沒有模擬 FM 的解調能力,因此要實現這一功能就必須外加調諧 FM 芯片。

按照波長 λ =C ( 光速 ) /F ( 頻率 ) 來計算,FM 調頻廣播的波長在 3m,因此 FM 收音機的天線就需要 75cm,而智能手機的天線長度顯然達不到要求,就必須要使用耳機來作為天線。在當下這個高通、聯發科旗下旗艦平臺發熱量與日俱增,機身內部集成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手機的內部空間必然要留給續航、散熱等用戶感知更為明顯的地方,所以 FM 收音機也就順勢成為了犧牲品。

同時相比網絡收音機所代表的數字廣播流媒體,FM 收音機的音質顯然也沒有優勢,因為受到外界干擾的因素太多,以至于需要不停地調整耳機線來確保收音清晰,而無法被消除的滋滋聲大概率也不會被越來越挑剔的用戶容忍。而隨著國內市場提速降費政策的落地,流量資費已然越來越便宜,再加上 " 縣縣通 5G、村村通 4G" 這樣極為出色基礎設施建設,也就意味著只要能上網、什么樣的電臺都能任選。

根據美國 FTC 在 2017 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 年美國市場的暢銷智能手機中就只有 44% 具備 FM 收音機功能。而作為互聯網行業同樣發達、且播客文化土壤幾乎不存在的中國市場,FM 收音機的受眾群體自然要比美國更小。所以一句話來總結就是,FM 收音機能做到的,現在借助諸如喜馬拉雅等 APP 的網絡收音機功能都可以實現。

然而,FM 收音機在基建建設更好的中國市場并非必要,但在印度卻可能是彌合數字鴻溝的重要方式。 根據愛立信移動報告的印度版顯示,截止 2021 年底,印度 4G LTE 網絡的人口覆蓋率達到了 45%,WCDMA/HSPA 和 LTE 網絡則覆蓋印度用戶總數的 65%,并且印度各邦之間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差距也十分巨大。

但相比之下,FM 收音機則是一種更為可靠的緊急通信方式,移動通訊網絡相較之下則顯得更為脆弱,并且在面對各種自然災害時頗有些力不從心。因此 FM 收音機可以在印度成為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一個重要聯系方式,并且成本也相對更低。

至于說這一則通知的施行,會對印度手機市場造成影響嗎?答案或許是否定的,因為手機廠商其實并不需要為印度市場專門推出特別版本,因為高通、聯發科、博通等芯片廠商其實都在自家的 LTE 調制解調器中內置了一個 FM 調諧器,但如今它并未被包括蘋果在內的手機廠商啟用。而手機廠商也只需要一個固件更新,就能滿足印度市場的合規要求了。

但無論印度監管機構如何要求,FM 收音機作為智能手機的雞肋功能早已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